改性薇甘菊生物炭及其制备和在环境改良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9339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03211.9

    申请日:2025-01-02

    Inventor: 王瑞龙 任绒节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性薇甘菊生物炭及其制备和在环境改良中的应用。本发明以入侵植物薇甘菊为原料,通过多途径改性方法制备改性薇甘菊生物炭;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这些改性薇甘菊生物炭在处理吸附实验中显示出对溶液中磷酸盐的高效吸附性能。此外,改性薇甘菊生物炭还具有抑藻作用,这为控制水华提供了新的思路。本发明还探究了吸磷后生物炭作为肥料进行资源再利用的潜力,这不仅为磷污染治理提供了新途径,也为入侵生物的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领域。通过这项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磷污染水体的治理提供一种创新的生物炭基解决方案,并为入侵生物的管理提供新的思路。这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还能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种稳产减磷并提高水稻磷吸收与利用效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1695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130897.3

    申请日:2024-01-31

    Inventor: 王瑞龙 邓仕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稳产减磷并提高水稻磷吸收与利用效率的方法,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利用入侵植物薇甘菊制备生物炭,育秧时将薇甘菊生物炭添加至水稻育秧基质或育秧营养土中,并在移栽时随水稻一同移栽至大田,利用薇甘菊生物炭疏松多孔的结构,将土壤中的磷吸附至土壤根系周围,同时将杂交稻与常规稻混播,利用其根系形态的差异增加水稻根系的吸收范围,能有效提高水稻对磷肥的吸收利用效率,不仅操作简便,同时将入侵植物薇甘菊进行了资源化利用,且相较于直接向土壤中添加生物炭的方式而言大幅度降低了生物炭用量,减小了制备生物炭的能源消耗,在稳产的同时降低磷肥投入,减小化肥对环境危害的风险。

    一种含乙烯利的防除薇甘菊的药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248208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90650.2

    申请日:2020-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乙烯利的防除薇甘菊的药剂及其应用,涉及入侵植物防控领域。本发明的药剂中有效成分为莠灭净、莠去津与乙烯利;莠灭净、莠去津与乙烯利三者之间的质量比为100:40:0.875~7。本发明利用乙烯利对植物的生理调节作用,提高除草剂莠灭净和莠去津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性,使得莠灭净与莠去津的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和喷施次数,节省人力和物资资源,可为薇甘菊大面积入侵地有效地清除薇甘菊提供可靠保障,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本发明操作方法简便,适宜在薇甘菊入侵地大面积推广应用,加快薇甘菊的防除,更好地促进薇甘菊入侵地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恢复。

    一种含赤霉素的防除薇甘菊的药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226975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0190866.9

    申请日:2020-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赤霉素的防除薇甘菊的药剂及其应用,涉及入侵植物防控领域。本发明的药剂中有效成分为草甘膦、草铵膦与赤霉素;草甘膦、草铵膦与赤霉素三者之间的质量比为100:55:1.125~9。本发明利用赤霉素对植物的生理调节作用,提高除草剂草甘膦和草铵膦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性,使得草甘膦与草铵膦的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和喷施次数,为大面积的薇甘菊入侵地有效地清除薇甘菊提供可靠的保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发明操作方法简便,适宜在薇甘菊入侵地大面积推广应用,加快薇甘菊的防除,促进入侵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健康发展。

    一种处理水稻种子和秧苗以提高水稻抗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82271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19541.5

    申请日:2015-06-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1/00 A01G7/06 A01G22/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水稻种子和秧苗以提高水稻抗性的方法。本发明通过模拟干旱和低温分别处理水稻种子和秧苗,从而增强了水稻植株抗病虫害的能力。在水稻灌浆期和乳熟期,经模拟干旱和低温处理的水稻植株,其叶瘟病病叶率分别比未经处理的水稻植株降低了22.1%和28.7%;同时在水稻灌浆期和乳熟期,经模拟干旱和低温处理的水稻植株,其植株上褐飞虱数量分别比未经处理的水稻植株降低了19.4%和24.1%。水稻种子经模拟干旱和秧苗经低温处理后,显著增强了水稻抗叶瘟病和抗稻飞虱的能力,同时水稻的产量显著增加了9.2%,减少了水稻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确保水稻安全、优质、绿色无公害生产。

    不同辣椒品种间作缓解连作障碍和控制病虫害的种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88709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662315.8

    申请日:2013-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同辣椒品种间作缓解连作障碍和控制病虫害的种植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生长高度、抗病、抗虫性不同的辣椒间作;所选辣椒品种存在生长高度差异,依照辣椒的生长高度依次循环间作;地块畦面宽170cm,沟宽30cm、深25cm;每畦六行,行距34cm,穴距25-30cm;每畦间作不同品种的辣椒。所述种植方法提高了辣椒的产量和品质。不同辣椒品种间作栽培可有效地缓解辣椒连作障碍,实现辣椒常年连续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土地资源。同时使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达76~89%,辣椒烟青虫的防治效果达73~91%,确保辣椒生产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达到增效、增产和增收的目的。

    不同辣椒品种间作缓解连作障碍和控制病虫害的种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88709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62315.8

    申请日:2013-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同辣椒品种间作缓解连作障碍和控制病虫害的种植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生长高度、抗病、抗虫性不同的辣椒间作;所选辣椒品种存在生长高度差异,依照辣椒的生长高度依次循环间作;地块畦面宽170cm,沟宽30cm、深25cm;每畦六行,行距34cm,穴距25-30cm;每畦间作不同品种的辣椒。所述种植方法提高了辣椒的产量和品质。不同辣椒品种间作栽培可有效地缓解辣椒连作障碍,实现辣椒常年连续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土地资源。同时使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达76~89%,辣椒烟青虫的防治效果达73~91%,确保辣椒生产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达到增效、增产和增收的目的。

    一种利用薇甘菊萎蔫病毒和氯吡嘧磺隆防除薇甘菊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73847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461328.X

    申请日:2021-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薇甘菊萎蔫病毒和氯吡嘧磺隆防除薇甘菊的方法,涉及入侵植物防控领域。该方法利用薇甘菊萎蔫病毒对杂草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了除草剂氯吡嘧磺隆的除草效果,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和喷施次数,有效减轻薇甘菊对入侵地的危害。薇甘菊经过本方法的治理后其竞争能力、扩散能力和危害性显著下降,实现彻底防除薇甘菊,进而有利于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恢复与增加,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为大面积薇甘菊入侵地有效地清除薇甘菊危害提供可靠的保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发明操作方法简便,适宜在薇甘菊入侵地大面积推广应用,加快薇甘菊的防除,促进入侵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健康发展。

    一种利用薇甘菊萎蔫病毒和氯吡嘧磺隆防除薇甘菊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7384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461328.X

    申请日:2021-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薇甘菊萎蔫病毒和氯吡嘧磺隆防除薇甘菊的方法,涉及入侵植物防控领域。该方法利用薇甘菊萎蔫病毒对杂草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了除草剂氯吡嘧磺隆的除草效果,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和喷施次数,有效减轻薇甘菊对入侵地的危害。薇甘菊经过本方法的治理后其竞争能力、扩散能力和危害性显著下降,实现彻底防除薇甘菊,进而有利于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恢复与增加,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为大面积薇甘菊入侵地有效地清除薇甘菊危害提供可靠的保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发明操作方法简便,适宜在薇甘菊入侵地大面积推广应用,加快薇甘菊的防除,促进入侵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健康发展。

    一种含乙烯利的防除薇甘菊的药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248208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0190650.2

    申请日:2020-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乙烯利的防除薇甘菊的药剂及其应用,涉及入侵植物防控领域。本发明的药剂中有效成分为莠灭净、莠去津与乙烯利;莠灭净、莠去津与乙烯利三者之间的质量比为100:40:0.875~7。本发明利用乙烯利对植物的生理调节作用,提高除草剂莠灭净和莠去津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性,使得莠灭净与莠去津的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和喷施次数,节省人力和物资资源,可为薇甘菊大面积入侵地有效地清除薇甘菊提供可靠保障,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本发明操作方法简便,适宜在薇甘菊入侵地大面积推广应用,加快薇甘菊的防除,更好地促进薇甘菊入侵地的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恢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