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72501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895607.4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产率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酵母粉分散在水中,超声混匀,得到酵母粉悬浮液;将酵母粉悬浮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密封;在120~200℃中反应4~36h,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后收集滤液;将滤液干燥得到碳量子点。本发明采用过滤进一步优化提纯,有效去除了未反应的大分子,且处理简便。制备的碳量子点具有高产率,优良的分散性,水溶性和强的荧光性,可实现碳量子点大规模生产和在吸收与荧光等方面的工业化应用。本发明采用水热法制备碳量子点,所用溶剂为水,方法绿色环保,工艺简单,一步即实现了碳量子点的制备,所需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工艺条件易于实现,生产成本低,应用范围广,利于工业化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5112044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477647.8
申请日:2015-08-0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1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功能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荧光碳量子点复合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在LED上的应用。本发明的荧光碳量子点复合发光材料主要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有机硅烷化合物预热搅拌,再加入有机酸,反应,冷却,得硅烷功能化荧光碳量子点溶液;(2)称取硅烷功能化荧光碳量子点溶液,加入无水乙醇,加酸调节至pH=4.0~7.0,随后加入硅酸酯溶液搅拌,再加入荧光粉,反应,干燥,研磨,得所需荧光碳量子点复合发光材料。通过荧光碳量子点与无机荧光粉不同浓度的掺杂,得到了从红‑紫到浅绿‑蓝范围内发光可调的荧光碳量子点复合发光材料。当在375nm紫外芯片的激发下,能成功获得白光,可很好的应用在LED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112044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477647.8
申请日:2015-08-0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1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功能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荧光碳量子点复合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在LED上的应用。本发明的荧光碳量子点复合发光材料主要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有机硅烷化合物预热搅拌,再加入有机酸,反应,冷却,得硅烷功能化荧光碳量子点溶液;(2)称取硅烷功能化荧光碳量子点溶液,加入无水乙醇,加酸调节至pH=4.0~7.0,随后加入硅酸酯溶液搅拌,再加入荧光粉,反应,干燥,研磨,得所需荧光碳量子点复合发光材料。通过荧光碳量子点与无机荧光粉不同浓度的掺杂,得到了从红-紫到浅绿-蓝范围内发光可调的荧光碳量子点复合发光材料。当在375nm紫外芯片的激发下,能成功获得白光,可很好的应用在LED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21320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53895.0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光充电阴极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锌离子混合电容器,属于新型储能技术领域。本申请所提供的光充电阴极复合材料由类囊体和碳点组成,其中,类囊体上含有光合色素和电子传递链组分,当光能照射类囊体上时,光合色素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且化学能中的电子可自由在在类囊体上传递,并且碳点将光合色素吸收较少的绿光转化为光合色素可吸收的红光,从而提升光电转化效率,且其发光性能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19769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809603.0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波段紫外吸收的白光碳点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碳点为近球形,碳点的粒径为1nm‑5nm;碳点的晶格间距为0.23nm‑0.27nm;碳点的紫外吸收峰为200nm‑400nm。本发明公开的碳点不仅能吸收全波段紫外光,还能发白光,从而保证了白光LED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本发明公开的碳点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成本低廉,可进行工业化生产;该碳点可应用于生物成像、药物递送、生物传感、能量转换或光学器件中,该碳点制备的光学器件能有效消除紫外激发光,提高发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79843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1564691.4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生物医药和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光动力治疗和杀菌功能的新型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苯胺化合物和氨基酸用去离子水溶解,溶解后加入浓硫酸,搅拌混匀;将混匀的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进行水热反应,即得新型的螺旋结构的大分子荧光纳米材料。该荧光纳米材料经紫外光、可见光和激光等的光照后可以立即产生羟基自由基、单线态氧、超氧根阴离子根自由基,具有极强的氧化特性;在产生自由基的同时还伴随着体色和荧光的转变,可以根据体色和荧光特征判断自由基的产生,根据其光敏剂特性,可将其用于光动力治疗和光动力抑菌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385143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110435929.7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B01J20/22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9K11/02 , C09K11/65 , B82Y20/00 , B82Y25/00 , B82Y30/00 , B82Y40/0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磁性纳米碳点/四氧化三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碳点;磁性纳米Fe3O4制备过程中加入碳点,得到复合材料;反复洗涤干燥得到磁性纳米CDs/Fe3O4复合材料。该方法利用碳点多功能特性,添加到磁性纳米Fe3O4的制备过程中,使最终产品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粒径变小和提高其吸附速度等特点。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且环保,得到的复合材料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和稳定性。在吸附污染物,光磁共振成像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626632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84964.4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广东碳紫科技有限公司 ,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氮掺杂碳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氮掺杂碳点的制备方法为,将碳源和氮源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氮掺杂碳点;所述碳源包括有机羧酸化合物,所述氮源包括5~12元含N杂环化合物。该方法制得的碳点具有在全紫外波段的广谱吸收性能,吸收效率高,并且在400~800nm的可见光区透过率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519769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09603.0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波段紫外吸收的白光碳点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碳点为近球形,碳点的粒径为1nm‑5nm;碳点的晶格间距为0.23nm‑0.27nm;碳点的紫外吸收峰为200nm‑400nm。本发明公开的碳点不仅能吸收全波段紫外光,还能发白光,从而保证了白光LED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本发明公开的碳点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成本低廉,可进行工业化生产;该碳点可应用于生物成像、药物递送、生物传感、能量转换或光学器件中,该碳点制备的光学器件能有效消除紫外激发光,提高发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1699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34423.1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9K11/02 , C09K11/65 , G02F1/133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氧化铝限域的窄带绿光碳点复合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液晶背光源中的应用,介孔氧化铝限域的窄带绿光碳点复合荧光粉通过将窄带绿光碳点材料与介孔氧化铝通过物理共组装的方式制备得到。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无毒害,能够大量生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窄带绿光碳点复合荧光粉具有半峰宽窄、热稳定性好、光稳定性好、水稳定性好、环境友好等优点。将窄带绿光碳点复合荧光粉应用于液晶背光源,具有宽色域,流明效率高等特点;以液晶背光源为灯源封装的液晶显示器呈现了色彩饱和度高、画面生动的效果。因此,本发明填补了碳点在液晶背光源中应用的研究空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