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07584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38747.5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山东理工大学
IPC: E21F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井下逃生系统,逃生系统包括逃生装置:逃生装置包括设置于巷道掘进迎头面附近的水平储车滑道,储车滑道上端设置安装吊架,储车滑道远离巷道掘进端的一侧平滑连接设有倾斜向下的脱钩滑道,脱钩滑道上设有向下开放的脱钩槽,脱钩槽内插设有牵引索;逃生装置还包括活动架设于储车滑道上的倒“V”字型夹板,夹板的四周边缘处设有与储车滑道、脱钩滑道滚动连接的滑轮,夹板的一侧延伸设有拉臂,拉臂末端设有“┓”状的连臂,连臂下端固定设有水平的载人板,夹板的内板面上固定设有抱索板。本发明的井下逃生系统,单人即可进行撤离;负重小,撤离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1919063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00093.7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台矿 ,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存储多种煤样且对煤样进行固定存储且便于堆叠的煤样储存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开采煤样储存罐,包括圆柱形存储罐体,存储罐体设有多个圆周均布的扇形存储腔,各个存储腔上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压紧口,压紧口外侧设有弹性层,存储罐体内设有同轴布置的圆柱形抽气腔,抽气腔分别与各个扇形存储腔靠近存储罐体轴向方向的侧面相对应,各个扇形存储腔与抽气腔之间分别开设有抽气孔,抽气腔上端设有封闭板,封闭板上设有单向阀,抽气腔内竖向密封滑动连接有调节盘,调节盘上端面与封闭板下端面之间通过压力弹簧进行连接,所述抽气孔位于靠近封闭板的一端,抽气腔下端设有通气口。
-
公开(公告)号:CN11310758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0438747.5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山东理工大学
IPC: E21F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井下逃生系统,逃生系统包括逃生装置:逃生装置包括设置于巷道掘进迎头面附近的水平储车滑道,储车滑道上端设置安装吊架,储车滑道远离巷道掘进端的一侧平滑连接设有倾斜向下的脱钩滑道,脱钩滑道上设有向下开放的脱钩槽,脱钩槽内插设有牵引索;逃生装置还包括活动架设于储车滑道上的倒“V”字型夹板,夹板的四周边缘处设有与储车滑道、脱钩滑道滚动连接的滑轮,夹板的一侧延伸设有拉臂,拉臂末端设有“┓”状的连臂,连臂下端固定设有水平的载人板,夹板的内板面上固定设有抱索板。本发明的井下逃生系统,单人即可进行撤离;负重小,撤离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1904189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0978707.3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尹尚先 , 井庆贺 , 连会青 , 宋文杰 , 王桦 , 李寿君 , 尹慧超 , 焦扬 , 曹敏 , 艾文彬 , 徐斌 , 张晓锋 , 夏向学 , 于斌 , 晏涛 , 赵金来 , 王旭 , 王金浩 , 梁满玉 , 李秋实 , 孟浩鹏 , 陈培友 , 李书乾 , 孟庆友 , 姚辉 , 郭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安全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定向钻探测技术的导水裂隙带探测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单煤层导水裂隙带探查区域、多煤层导水裂隙带探查区域和单煤层定向水平钻进区域和多煤层定向水平钻进区域,并选取第一地表钻孔位置和第二地表钻孔位置;从第一地表钻孔位置和第二地表钻孔位置进行钻孔,设置分支造斜点,钻进到达多煤层导水裂隙带探查区域进行探查;从第一地表钻孔位置和第二地表钻孔位置继续进行钻孔,设置分支造斜点,从分支造斜点钻进到达单煤层导水裂隙带探查区域进行探查;获取单煤层导水裂隙带探查区域和多煤层导水裂隙带探查区域的裂隙带发育情况。本发明能够避免导水裂隙带受探查位置的影响,提高探查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4189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978707.3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尹尚先 , 井庆贺 , 连会青 , 宋文杰 , 王桦 , 李寿君 , 尹慧超 , 焦扬 , 曹敏 , 艾文彬 , 徐斌 , 张晓锋 , 夏向学 , 于斌 , 晏涛 , 赵金来 , 王旭 , 王金浩 , 梁满玉 , 李秋实 , 孟浩鹏 , 陈培友 , 李书乾 , 孟庆友 , 姚辉 , 郭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安全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定向钻探测技术的导水裂隙带探测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单煤层导水裂隙带探查区域、多煤层导水裂隙带探查区域和单煤层定向水平钻进区域和多煤层定向水平钻进区域,并选取第一地表钻孔位置和第二地表钻孔位置;从第一地表钻孔位置和第二地表钻孔位置进行钻孔,设置分支造斜点,钻进到达多煤层导水裂隙带探查区域进行探查;从第一地表钻孔位置和第二地表钻孔位置继续进行钻孔,设置分支造斜点,从分支造斜点钻进到达单煤层导水裂隙带探查区域进行探查;获取单煤层导水裂隙带探查区域和多煤层导水裂隙带探查区域的裂隙带发育情况。本发明能够避免导水裂隙带受探查位置的影响,提高探查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7990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110501326.2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Inventor: 张科学 , 亢磊 , 王晓玲 , 何满潮 , 李首滨 , 李旭 , 尹尚先 , 孙健东 , 李东 , 符大利 , 张玉良 , 王炯 , 毛明仓 , 高文蛟 , 程志恒 , 杨正凯 , 赵启峰 , 殷帅峰 , 任怀伟 , 庞义辉 , 许雯 , 李海涛 , 马振乾 , 王琦 , 杨军 , 王亚军 , 李悬 , 朱俊傲 , 杨海江 , 吴永伟 , 闫星辰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透明工作面智能开采大数据分析决策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构建采煤工作面的透明地质模型和规划截割模板;基于“CT”切片技术,对透明地质模型进行剖切,得到透明地质模型的切眼顶板界面曲线和切眼底板界面曲线,并基于惯性导航技术、雷达定位技术,根据综采设备的工况监测数据,对截割模型进行实时修正;综采机械根据修正后的规划截割模板,对采煤工作面进行实时自动截割。籍此,通过开采过程中切眼揭露的煤层以及生产过程中新产生的地质数据不断的对透明地质模型进行修正更新,得到综采设备的精准控制决策信息,利用大数据对规划截割模型进行实时修正,实现了采煤工作面的智能精准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14021356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18442.7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IPC: G06F30/2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项式法的地表移动变形改进计算方法,涉及地表移动变形技术领域。该方法将岩体看成颗粒介质,把颗粒按埋深高度不同分层划分,抽出下一层颗粒,预测上一层各分层中颗粒的移动规律,对地表移动变形进行预测;然后构建地表移动变形预计模型并确定输入参数;最后计算地表移动变形预计模型的预计参数,并采用多项式法,对地表移动变形预计模型中各移动变形值的预计参数进行修正;将修正后参数代入修正后的模型,再计算出各个修正后变形值。该方法揭示地表最大下沉值预计结果和实测结果差值与各移动变形值之间的关系,构建基于多项式法的修正计算模型,实现对地表移动变形的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329837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60571.0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Inventor: 张科学 , 杨海江 , 朱俊傲 , 何满潮 , 王晓玲 , 亢磊 , 王襄禹 , 李首滨 , 张瑞新 , 李旭 , 尹尚先 , 孙健东 , 李东 , 符大利 , 张玉良 , 陶志刚 , 王炯 , 任怀伟 , 庞义辉 , 高文蛟 , 李勇军 , 程志恒 , 杨正凯 , 赵启峰 , 许雯 , 马振乾 , 李海涛 , 王琦 , 杨军 , 王亚军 , 闫星辰 , 吴永伟
IPC: G06Q10/06 , G06Q10/10 , G06Q50/02 , G06Q50/26 ,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工作面智能化程度评价方法和系统,评价方法包括,步骤S101、获取工作面的影响因素的评分数据;步骤S102、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根据工作面的影响因素的评分数据,构建工作面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以对工作面智能化程度进行评价。本发明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工作面智能化程度评价模型,选取五个一级因素和三十一个二级因素对工作面的智能化程度进行评价,综合考虑了围岩探测、开采装备、生产系统、配套生产系统、组织管理这五大系统,构建起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工作面智能化程度评价模型,实现了对煤矿工作面智能化程度评价,进而推动工作面的智能化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3187538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38762.X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山东理工大学
IPC: E21F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井下掘进工作面逃生与运输系统,包括设于巷道顶部的导轨机构、设置于远离掘进端的驱动机构、脱索机构;导轨机构上固定设有多组牵引机构,巷道掘进端的导轨机构上设置有转向轮、逃生机构,所述牵引机构、转向轮、驱动机构上活动套设有牵引索;导轨机构上活动设有多组平移机构,平移机构上固定设置有人车机构、起吊机构,平移机构上固定设置有穿设于牵引索上的抱索机构。本发明的井下掘进工作面逃生与运输系统,系统化地整合多种常用设备,优化井下环境;施工人员在分散事故时方便逃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3332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68560.2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山西朔州平鲁区国强煤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曹敏 , 张金福 , 尹尚先 , 付文刚 , 连会青 , 吴传实 , 尹慧超 , 孙召旺 , 夏向学 , 吴晓康 , 王旭 , 史勇 , 李书乾 , 李超 , 张庆 , 梁满玉 , 孟浩鹏 , 王浩瑞 , 王国安 , 邸宇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水文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定向钻水体下采煤动态裂隙发育的联合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导水裂隙带预计高度,根据导水裂隙带预计高度得到目标层位;根据所述目标层位确定关键层的位置,并在地面布置地面钻孔位置;根据所述地面钻孔位置、关键层和目标层位进行钻孔;当钻孔到目标层位时获取待测工作面的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记为钻探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布置井下检波器,根据井下检波器确定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记为微震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基于钻探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和微震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获取探测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本发明将定向钻探和微震监测进行结合,综合分析导水裂隙带,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