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57398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07881.3
申请日:2015-07-1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4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站节能领域的一种适用于空冷机组的两级原煤干燥系统及原煤干燥方法。该系统主要由锅炉、汽轮机、凝汽器/空冷岛、回热加热单元、发电机、冷却塔/乏汽-循环水换热器和两级原煤干燥单元等部分组成。在燃用中高水分煤的空冷机组中,原煤经碎煤机破碎后依次进入两级原煤干燥单元,两级干燥单元分别以凝汽器或乏汽-循环水换热器出口的热循环水和汽轮机低压抽汽作为干燥热源对原煤进行干燥,经充分干燥后的原煤通过磨煤机研磨后送入锅炉燃烧。本发明通过布置两级原煤干燥单元,充分利用电厂的废热,可大幅降低入炉煤的水分,提高入炉煤的能量密度,从而提高锅炉燃烧效率,降低电站设备投资,进而提高机组热效率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706239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294191.2
申请日:2013-07-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站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吸附技术的低温回转式电站烟气脱硝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在脱硫单元与烟囱之间设置回转式吸附脱硝装置,锅炉排烟经除尘器除尘和脱硫单元安装引风机,脱硫后的烟气在回转式吸附脱硝装置中进行脱硝处理,最后直接送往烟囱排放。回转式吸附脱硝装置的热源取自空气预热器后的热空气,热空气对回转式吸附脱硝装置一侧进行吹扫后进入处理回收设备。本发明采用了可重复利用的吸附材料和体积较小的脱硝设备,减少了吸附成本和电厂投资,既实现了低温低尘条件下的高效脱硝工艺,又回收了烟气中的水分和NOx气体,制取出硝酸盐等工业原料,同时提高了排烟温度,达到了节能、节水、高效、环保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713113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041280.5
申请日:2015-0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212 ,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高钠煤洁净燃烧发电技术领域的一种集成太阳能、余热利用的高钠煤脱钠提质燃煤发电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碎煤机、洗煤装置、煤液分离装置、脱钠煤干燥装置、废液蒸馏装置、钠浓缩液回收装置、太阳能集热岛以及锅炉、汽轮机、回热给水系统和发电机。该系统通过将高钠原煤和水在洗煤装置中混合,使高钠原煤中的碱金属溶于水,从而大大降低原煤中的碱金属含量。同时,以太阳能为热源对洗煤废水进行加热蒸馏,以回收利用其中的水份;以锅炉排烟余热为热源对脱钠煤进行干燥,以提高入炉煤的热值。该系统工艺简单、运行安全,可有效改善燃高钠煤发电机组所出现的炉内结焦与受热面沾污问题,并有望大幅提高高钠煤电站综合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767817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210215794.4
申请日:2012-06-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高参数塔式电站锅炉蒸汽轮机发电领域的一种沉降式塔式电站锅炉系统。在安装电站锅炉处开挖50-100米深的地下空间,将塔式电站锅炉主体部分的1/2-2/3沉入地表以下,沉降式塔式电站锅炉的顶部距离地面仅有20-40米,烟道经转向后仅需10-30米就直接连接地面的空气预热器、引风机至脱硫;在高压缸前面再串联超高压缸;大幅缩短了连接烟道、减少了烟气阻力与投资。空气预热后经送风管道送入位于塔式电站锅炉下部的风口;汽轮机平台和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平台在同一水平面,大幅缩短了锅炉过热、再热蒸汽管道长度,减少了锅炉的钢架悬吊结构成本。可应用于超临界/超超临界、一次再热/二次再热发电机组。
-
公开(公告)号:CN103277155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87597.0
申请日:2013-05-2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站节能领域的一种褐煤预干燥-预热空气-余热利用复合燃煤发电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褐煤干燥系统分别与汽轮机回热系统和空气预热系统连接,烟气加热凝结水系统与汽轮机回热系统和空气预热系统连接,汽轮机回热系统与汽轮机发电装置连接构成,空气预热系统连接在褐煤干燥系统和锅炉尾部烟道之间,完成空气的全程加热,干燥后褐煤直接进行燃烧发电。本发明既增加了褐煤的能量密度,提高了锅炉效率;又回收了干燥尾气中的热量与水分,提高了空气预热器入口空气温度;同时布置在炉膛分割烟道内的烟-水换热器回收了烟气热量,机组煤耗有望大幅降低,达到了高效、节能、节水、减排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767822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16896.8
申请日:2012-06-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2D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83 , Y02P80/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利用余热的节约能源设备领域的一种利用锅炉烟气余热分级加热空气与汽轮机凝结水的集成系统,本发明中锅炉尾部的300-400℃左右的烟气分别进入常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两个烟气凝结水加热器和前置式低温空气预热器,直至降至60-100℃左右排出系统,可以使不同温度等级的烟气得到合理的利用。同时,本发明通过巧妙的管路与阀门设计、提出一套灵活的汽轮机凝结水低压回热加热系统,可实现烟气凝结水加热器中的凝结水灵活地从多个位置抽取,确保各工况下烟气余热均可获得较好应用。进而确保整个电站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在多种工况下、在空气侧与凝结水侧均处于最佳的余热回收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4129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81179.9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8D2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回收数据中心余热的液‑液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该,包括二氧化碳液态储罐、储能组件、释能组件及数据中心冷却循环回路。在电力低谷期,通过相变蓄冷器回收低压液态二氧化碳冷能,两级压缩机消耗富余电力,两级间冷器回收高压气体热量#imgabs0#为释能过程提供能量;在电力高峰期,通过相变蓄热器匹配热容,回收利用数据中心余热,对高压液态二氧化碳进行预热,优化再热器换热,提升#imgabs1#效率,同时回收部分透平排气废热用于储能过程气体预热。本发明可以在满足数据中心冷却需求的同时回收余热,减少数据中心能量损失,同时提高系统的储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86893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1810789770.7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站脱碳节能技术领域的集成超临界CO2和热泵的燃煤脱碳及余热利用发电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燃煤发电子系统、脱碳子系统和CO2循环发电子系统。为减少脱碳系统热量损失,提高脱碳燃煤电站发电效率,本系统做出了以下优化:(1)以超临界CO2作为吸热工质,依据热量品位依次吸收脱碳过程废热和脱碳用抽汽的过热度,驱动CO2透平发电,抵消一部分因脱碳用抽汽而减少的机组有效出功;(2)利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回收部分脱碳过程废热,并替代部分脱碳用抽汽为再沸器提供热量;(3)利用CO2透平排汽去预热空气,节省出部分较高温烟气去加热给水,减少汽轮机回热抽汽。
-
公开(公告)号:CN109682099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710558089.7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发电节能领域的利用烟气与CO2余热的增强地热发电与封存一体化系统。该系统的低温烟气-CO2加热器的进口与生产井出口连接,出口与高温烟气-CO2加热器连接,高温烟气-CO2加热器出口与CO2透平入口连接,CO2透平与发电机连接;CO2透平出口的CO2依次经过CO2-给水加热器、CO2-空气预热器,加热汽轮机回热系统的给水并预热空气,预热后的空气进入主空气预热器加热至所需温度;CO2补充系统补充CO2,经地热升温并部分封存。本发明通过利用锅炉尾部烟气及CO2排气余热,提高系统热效率,用于预热环境空气,并可实现CO2的部分封存,环境效应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935672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342746.5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煤基发电领域的集成太阳能煤气化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零排放发电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太阳能气化炉、燃烧室、透平、回热器、空气分离装置等部分组成。在该系统中,聚集的高温太阳能为煤气化提供热量,产生的合成气与氧气燃烧直接加热驱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燃烧产物可从尾气中分离实现零排放;煤气化产生的多余合成气储存在储气室内,用于储能;合成气净化、空气分离等过程的废热通过加热循环工质、产生蒸汽、干燥原煤实现回收利用。该系统通过高效的系统集成耦合,有望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拓宽太阳能的利用途径,实现煤基燃料高效清洁发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