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镁能氢能发电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003698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293903.5

    申请日:2010-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的一种利用镁能氢能发电的系统。该系统是镁与水反应产生热能,同时燃烧反应所产生的氢气,共同加热工质水,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进行发电。镁能氢能蒸汽发生装置主要分为制氢腔和燃烧腔。在制氢腔中镁与蒸汽反应产生氢气,同时发出热量加热换热器内的工质水;在燃烧腔中,利用制氢腔制成的氢气,与空气混合燃烧,进一步加热换热器内的工质水,从而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该系统避免了有害气体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实施方便,控制简单,容易进行市场推广。

    一种利用镁能氢能发电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003698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293903.5

    申请日:2010-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的一种利用镁能氢能发电的系统。该系统是镁与水反应产生热能,同时燃烧反应所产生的氢气,共同加热工质水,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进行发电。镁能氢能蒸汽发生装置主要分为制氢腔和燃烧腔。在制氢腔中镁与蒸汽反应产生氢气,同时发出热量加热换热器内的工质水;在燃烧腔中,利用制氢腔制成的氢气,与空气混合燃烧,进一步加热换热器内的工质水,从而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该系统避免了有害气体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实施方便,控制简单,容易进行市场推广。

    一种可视化窄矩形通道气溶胶运动沉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599793U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20235906.8

    申请日:2012-05-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多相流技术领域的一种可视化窄矩形通道气溶胶运动沉积系统。在此系统中,主流气体由风机供给并由加热器加热;气溶胶发生器通过支路加入固体小颗粒或液体微液滴,形成弥散系;弥散系经过可视段时被冷却,最后通过尾气净化装置排出;利用气溶胶观测设备通过可视段实现对细微粒子实时的观察与测量。该系统的主要特征为:可视段拥有长达1000mm的石英玻璃视窗,实现了对细微粒子整段连续运动的观察与测量;系统安全可靠,并可以对温度、流量、浓度等多个参数进行调节。该系统有助于总体机械设备构造、多相流、环境保护、气溶胶运动、热泳效应等学科方面的研究。

    一种充氦气体颗粒物脱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771812U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20421779.0

    申请日:2012-08-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核电站安全和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的一种充氦气体颗粒物脱除系统。在核电站出现严重事故时,安全壳内压力上升,连接阀门打开,颗粒物通过管道输运至氦气箱,氦气箱是具有水冷壁承压不锈钢箱体,由于热泳及湍流效应,颗粒物在箱内发生沉积;同时,氦容积箱有外部设备输水管进行冷却,以在氦容积箱内形成有一定梯度的温度场,并且氦气由于较高热导率促使热泳沉积具有较高效率。该脱除装置可安装核电站安全壳外,实施方便,控制简单,由此保障核电站安全高效可靠运行。

    核电站充氦加压严重事故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771811U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20428855.0

    申请日:2012-08-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核电站安全领域和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的一种核电站充氦加压严重事故处理系统。其包括两部分:充氦加压输送系统和安全壳壁面冷却系统;充氦加压输送系统包括氦气供应源、加压装置和加温装置,氦气供应源经氦气输出管道与加压装置相连,所述加压装置经双输气管道与所述加温装置相连,所述双输气管道穿过安全壳,所述氦气供应源和所述加压装置设置在安全壳外,所述加温装置设置在安全壳内,所述加温装置上安装有喷放管道;所述安全壳壁面冷却系统包括:喷淋水箱、喷淋驱动结构、上喷淋喷头和下喷淋喷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电站充氦加压严重事故处理系统具有能动和非能动双系统特点、满足单一故障准则,细颗粒物的沉积效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