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4774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49326.7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7/18 , G06F18/23213 , G06N3/0442 , G06N3/086 , H02J3/00 , H02J3/38 , H02J3/32 , G06F123/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虚拟电厂的日前响应能力评估方法、调度优化方法及设备,涉及及智能电网技术领域。该方法基于数据驱动思想,采用LSTM‑GA组合方法,捕捉虚拟电厂海量历史运行数据中的时间依赖关系,实现EV单体非固定特性参数的精确辨识,首先将EV群体(即电动汽车虚拟电厂)作为评估对象,进行电动汽车虚拟电厂的日前响应能力的评估,提高了日前响应能力评估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优化调度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949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82251.X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河北建投海上风电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5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寿命预测的海上风电机组动态成组维修调度方法,利用寿命预测模型与可靠度模型进一步精细化实现海上风电机组的动态维护决策,经过案例验证,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机组的停机时间,进而减少机组停机损失,提高海上风电机组的经济效益与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8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62510.5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985 , G06N3/045 , G06F18/15 , G06F18/2135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热、冷系统负荷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贝叶斯优化的提高供热、冷系统负荷预测精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步骤:基于物联网与自动化设备采集热、冷负荷参数以及供热、冷系统所在区域的外界自然环境参数与天气预报数据;数据预处理步骤: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提高数据质量,保证数据可靠性;数据类型分类步骤:按照神经网络模型的要求对数据类型进行分类,本发明解决供热、供冷系统中能耗偏高、源荷匹配度低等问题,提高预测准确度,该种方法的输出结果可以为供热、供冷系统运行调控提供参考,使供热、供冷系统实现按需供能,提高源荷匹配度,降低能耗并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56204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91401.8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08 , G06F16/215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理模型驱动的建筑热容修正方法,涉及识别修正建筑物性参数技术领域。一种机理模型结合实验数据驱动的建筑热容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建筑的热量传递的机理过程,建立建筑热平衡相关机理模型;S2:安装实验设备,采集和建筑负荷相关的各种历史数据,随之进行数据清洗,形成虚拟储能相关的建筑负荷数据库;S3:将n组建筑数据(组数和未知的热容值数量一致)带入建筑热平衡相关机理模型,获取n/7组建筑热容值C;S4:通过优化算法对获取的热容值进行修正,生成最优建筑热容值Ce;S5:将剩余数据带入建筑热平衡相关机理模型,对最优建筑热容值Ce进行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了建筑热相关机理模型的精度,更符合工程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404913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240775.2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消费为主背景下能源结构与碳排放量关系分析方法,包括:获取清洁能源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以及各类能源的碳排放总量;对获取的变量取对数,获得时间序列数据;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到检验结果;基于检验结果建立VAR向量自回归模型,根据LR似然比检验、FPE最小最终预报误差准则、AIC赤池信息准则、SC施瓦兹准则、HQ准则,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生成具体模型;以及验证具体模型的稳定性,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得到不同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量的影响,通过方差分解分析得到能源消费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贡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9924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30134.9
申请日:2019-0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电网投资规划预算系统,包括电量需求模块、投资规划决策模块、输配电价模块、电网利润模块;所述电量需求模块对电网未来的电量需求进行预测;所述投资规划决策模块对电网未来的计划投资与实际投资进行预测;所述输配电价模块确定未来电网每年的资产增量,对输配电价进行预测,并确定输配电利润;所述电网利润模块测算电网的保底利润和售电利润,进而得到电网的总利润;本发明能在输配电价改革环境下,综合考虑电量需求、投资规划、电网利润、投资能力之间的关联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5447281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511032000.0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相似层级多胞材料能量吸收控制方法。具体包括:通过使用新的更小形状的自相似胞元微结构替代原传统多胞材料的各胞壁连接点,提出自相似层级多胞材料的设计方法;引入用于反应自相似层级多胞材料动态敏感性的层级结构影响因子;引入用于反应冲击速度与自相似层级多胞材料能量吸收相关性的速度相关因子;通过调节层级结构的阶数、层级结构影响因子和相对密度,控制自相似层级多胞材料的动态承载能力和能量吸收效率。本发明用于控制材料的能量吸收能力,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比刚度和动态承载能力,提高了材料的能量吸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033530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410167960.7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F16F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多胞材料能量吸收效率的设计方法,用于控制多胞材料受到撞击时的能量吸收能力和动态承载能力。本发明综合了两种类型能量吸收结构的优势,提出一种高能量吸收能力且低输出应力的设计方法。包括:设计高效吸能结构让轴力与弯曲变形共同参与能量吸收;引入用于反应不同类型能量吸收结构动态敏感性的微结构影响因子;引入用于反应多胞结构速度敏感性的速度相关因子;通过调节各段内的微结构几何构型、相对密度和段长,控制多胞材料的能量吸收效率。本发明控制材料的能量吸收能力,具有较高的动态承载能力和较低的输出应力,在冲击过程中可对人员和贵重物品实施有效地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886496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03882.6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80 , G06V10/776 , G06V10/44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电网复杂应用场景的绝缘子及缺陷检测方法,涉及目标及缺陷识别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电网复杂应用场景绝缘子数据及其缺陷数据并构建数据集;S2、结合YOLOv5、尺度序列特征融合、三重特征编码、通道和位置注意力机制和嵌入CoTA注意力机制的C3模块构建网络模型;S3、采用迁移学习方法,分类损失函数、置信度损失函数、定位损失函数与优化算法训练网络模型,并使用SIoU损失来替换定位损失函数,调节网络模型参数;S4、通过评估指标对网络模型进行综合对比分析,选择最优网络模型用于电网复杂应用场景绝缘子及其缺陷的检测。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法,实现了对电网复杂应用场景下绝缘子及缺陷的高精度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13751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35033.8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供电分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正定县供电分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14 ,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配电网充裕度保供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根据典型负荷物理模型的特征约束进行单独建模,并根据建模结果计算各需求侧响应用户的出力范围;根据各需求侧响应用户的出力范围构建约束条件,并建立上层优化模型;根据所述上层优化模型优化有序用电与需求侧资源削减的负荷量,并判断是否满足用户安全风险约束;当满足用户安全风险约束时,以用户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下层优化模型;根据所述下层优化模型优化有序用电与需求侧资源恢复的顺序。本发明能够择优选择有序用电与需求侧资源恢复的顺序,削减二次高峰,抑制反弹效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