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8486922U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20407420.5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高背压与蓄热罐结合的热电解耦辅助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汽轮机中压缸、低压缸、蓄热罐、热网加热器、乏汽加热器、热用户及相关管路等组成。当供热机组在高负荷工况时,由常规供热抽汽通过热网加热器对供热回水进行加热以满足热用户的供热需求,同时适当提高汽轮机背压,用较高品质的低压缸乏汽通过乏汽加热器对蓄热罐的蓄热工质进行加热;当机组在低负荷工况时,利用蓄热罐的蓄热工质替代部分常规供热抽汽加热供热回水对热用户进行供热,减少机组的出力。该系统结构简单,具有可操作性,不仅能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还能实现供热机组在低负荷工况的热电解耦,有效地解决新能源消纳过程中“弃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5535923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076090.7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站节能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洁型燃煤锅炉排烟余热提质利用系统,在锅炉内依次连接的炉膛10、过热器11、再热器12、省煤器13;省煤器13通过空气预热器入口烟道8与空气预热器1相连;一次风机2依次通过空气预热器入口风道3与空气预热器1相连,空气预热器出口风道4依次通过热一次风道5、制粉系统与炉膛相连;所述空气预热器出口风道4上设置热一次风旁路6,热一次风旁路6上加装旁路引风机7保持热风压头,并在热一次风旁路6上布置与需供能冷源15相连的旁路热风换热器组14;热一次风旁路6的出口接入空气预热器入口风道3。本实用新型有效利用了锅炉排烟余热,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5481096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077805.0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煤锅炉的送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损旁路型一次风温调节系统,热一次风旁路6为在空预器出口风道4上增设的旁路,由旁路引风机7驱动,空预器出口风道4的旁路出口为热一次风道5,其中的热风流向制粉系统,空气预热器1与空气预热器入口烟道8和空气预热器出口烟道9相连;空气预热器冷风入口风道3中安装有一次风机2;所述热一次风旁路6上装有旁路热风冷却器组10,通过需供能冷源入口管道11和需供能冷源出口管道12与需供能冷源相连。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调节热一次风温度,缓解“掺冷风”的需求,削减一次风温调节过程中非必要的损,并可实现排烟余热的回收、提质与利用,有助于机组热经济性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215055720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293527.3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寒地区变压器安装的保温棚,包括保温棚本体、顶环和支撑柱,所述保温棚本体包括棚体、顶环和支撑柱,所述顶环呈椭圆形环状结构,所述顶环顶部处设置有顶棚,所述顶环底部处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上插接安装有支撑柱,所述底杆呈矩形杆状结构,所述底杆远离连接柱的一端外侧边上一体成型设置有伸出板,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开设有安装腔,所述插接柱插接安装在安装腔内,安装腔内设置有调节结构。该用于高寒地区变压器安装的保温棚,设计合理,能根据需要对保温棚的高度进行调整,并能在需要时完成整体框架的快速搭建,提高整体工作效率,适合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7989086U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721582145.2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易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乏汽余热利用与蓄热罐结合的热电解耦辅助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尖峰加热器、蓄热罐、热网加热器、热力站、热用户以及汽轮机相关部分等组成。白天,汽轮机发电系统处于高负荷时,中低压连通管的常规供热抽汽正常加热一次网供水向热用户供热;同时,利用低品位的乏汽加热蓄热罐内的冷水以完成蓄能过程,在供热参数要求更高的情况下,利用部分常规供热抽汽通过尖峰加热器配合蓄能;夜晚,汽轮机发电系统处于低负荷时,通过蓄热罐放热过程替代部分常规供热抽汽以满足正常供热负荷需求,并由此实现低负荷下供热机组热电解耦。本实用新型不仅利用低品位热源替代高品位热源供热的方式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有效地降低机组能耗;同时,利用蓄热罐白天蓄热、夜晚放热过程实现低负荷下供热机组的热电解耦,有效提高机组的深度调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07184066U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621229724.4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易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变参数供热的热电厂高机动调峰辅助系统。该系统包括热蒸汽发生系统、多汽源切换与调节系统和带缓冲设备的“热网-建筑物”广义蓄能系统三个主要部分。该系统接收到电网AGC变负荷指令后,在利用常规的机炉协调控制系统(CCS)调节机组负荷的同时,通过多汽源切换与调节系统控制电站热力系统内相关抽汽管路的控制阀组,以控制进入热网的供热蒸汽流量和参数,从而在维持热网供热参数基本稳定的同时,达到提高热电厂变负荷速度、实现高机动调峰的目的。该系统改造成本低、运行安全,有效地提高了燃煤机组的变负荷速率,可对缓解新能源消纳过程中“弃风”“弃光伏”的现象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6572541U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621108963.4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回热理论的高效全燃准东煤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准东煤碱金属盐脱除子系统、废液提质回收子系统、燃前预干燥子系统、低品位蒸汽回收提质子系统、发电与站内供能子系统五个主要部分。通过增加水洗煤环节实现了碱金属盐脱除,通过设置入炉煤预干燥环节实现了燃料热值的提升,通过针对洗煤、干燥环节的水分回收有效降低了洗煤装置的补水率,通过基于自回热理论的系统设计实现了低能耗的水分回收,通过水回收、干燥系统与电站热力系统的耦合实现了能量梯级互补。对于燃用准东煤的发电机组,在有效避免掺烧、有效改善炉内结焦与受热面沾污问题、有效提高燃料净热值的同时,可实现洗煤、干燥、水回收装置的低能耗、低水耗。
-
公开(公告)号:CN206188759U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20731644.2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C10L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回收水分的准东煤脱碱系统。该系统包括准东煤燃前预处理子系统、干燥过程供能与水分回收子系统、废液提质与分级利用子系统、高品质水集中再分配子系统四个主要部分。该系统针对准东煤的洗煤、干燥环节进行了水分回收,并通过引入热泵干燥循环高效回收了脱碱煤的残余水分,可大幅降低脱碱系统的补水率;同时借助分级蒸馏装置与水分回收装置的协同利用,降低了机组对高品质补充水输入的需求。该系统工艺简单、过程安全,对于燃用准东煤的发电机组,在有效提高燃料净热值、有效改善炉内结焦与受热面沾污问题的同时,可实现显著的节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5535743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076857.6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2D1/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站节能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围绕一次风的燃煤电站能级匹配热集成系统,在空气预热器热一次风出口后设置了热一次风旁路,并增设数级风水换热器和数级抽汽冷凝式暖风器。按照能级匹配、梯级利用的原则,本实用新型利用低温烟气和汽轮机低压缸抽汽置换出高温一次风参与回热过程。与传统电站汽水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打破了传统机炉界限,创新性地利用热一次风参与汽轮机回热过程,提高了机组热力系统的热集成水平,实现了汽水系统多环节传热效率的提高,更充分地挖掘了高品位能量的做功潜力,达到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机组能耗水平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7674554U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721581676.X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易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泵与蓄热罐结合供热的热电解耦辅助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热泵、蓄热罐、热网加热器、热力站、热用户以及汽轮机相关部分等组成。该系统在机组高负荷运行时期,来自中低压缸连通管的供热抽汽由热网加热器通过热网系统正常向热用户供热,同时,热泵由一部分供热抽汽驱动,利用低品位的汽轮机乏汽加热蓄热罐工质以满足供热需求且完成蓄热罐的蓄热过程;在机组低负荷时,减少中低压缸连通管的供热抽汽,且蓄热罐释放热量共同加热一次网回水,然后通过热网系统向热用户供热以充分满足供热需求。本实用新型通过实现热电解耦,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热电联产机组的变负荷效率,从而对缓解新能源消纳过程中“弃风”“弃光伏”的现象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而且利用了低品位乏汽,实现能量的阶梯利用,减少高品位能量损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