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448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62510.5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985 , G06N3/045 , G06F18/15 , G06F18/2135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热、冷系统负荷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贝叶斯优化的提高供热、冷系统负荷预测精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步骤:基于物联网与自动化设备采集热、冷负荷参数以及供热、冷系统所在区域的外界自然环境参数与天气预报数据;数据预处理步骤: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提高数据质量,保证数据可靠性;数据类型分类步骤:按照神经网络模型的要求对数据类型进行分类,本发明解决供热、供冷系统中能耗偏高、源荷匹配度低等问题,提高预测准确度,该种方法的输出结果可以为供热、供冷系统运行调控提供参考,使供热、供冷系统实现按需供能,提高源荷匹配度,降低能耗并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56204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91401.8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08 , G06F16/215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理模型驱动的建筑热容修正方法,涉及识别修正建筑物性参数技术领域。一种机理模型结合实验数据驱动的建筑热容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建筑的热量传递的机理过程,建立建筑热平衡相关机理模型;S2:安装实验设备,采集和建筑负荷相关的各种历史数据,随之进行数据清洗,形成虚拟储能相关的建筑负荷数据库;S3:将n组建筑数据(组数和未知的热容值数量一致)带入建筑热平衡相关机理模型,获取n/7组建筑热容值C;S4:通过优化算法对获取的热容值进行修正,生成最优建筑热容值Ce;S5:将剩余数据带入建筑热平衡相关机理模型,对最优建筑热容值Ce进行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了建筑热相关机理模型的精度,更符合工程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03115749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035468.X
申请日:2013-01-3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槽式太阳集热器热性能动态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属于太阳能热利用领域。该装置通过电动三通阀进行流量调节,通过两级循环工质进口温度控制装置(冷却器、电动三通阀、加热器)进行温度调节;利用上述系统可调整控制流量、进口温度保持恒定;在集热器采光平面一侧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直射辐射计,在测试台的附近安装有风机、风速仪、白色百叶箱;由数据采集仪采集有关流量、集热器进、出口温度、直射辐射强度、环境温度、风速;用双轴跟踪平台实时跟踪太阳位置,使入射角保持在所需要的角度。本发明适用于对槽式太阳集热器进行热性能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3455004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400649.8
申请日:2013-09-0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和电力调配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光煤互补电站的光煤贡献度评价方法和电力调配系统。系统包括:分别与分散控制子系统相连的太阳能侧设备和火电侧设备,还包括光煤贡献度评价子系统、云端资源中心、电网公司调度子系统和电厂集中控制室;其中,分散控制子系统、光煤贡献度评价子系统、云端资源中心、电网公司调度子系统和电厂集中控制室顺序相连;方法包括:获取基础数据,分别根据不同的方法计算太阳能发电量,根据计算结果及方案确定最终的太阳能发电量。本发明为光煤互补电站上网电价补助政策的制定提供详实可靠的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1871811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1010201885.3
申请日:2010-06-0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集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光集热管的辐照测量装置及其扫描分析方法。聚光集热管辐照测量装置由集热管卡套、轴向扫描驱动器、周向扫描器和光谱辐射仪构成,装置固定在被测集热管上组成集热管总成,将集热管总成置于抛物槽面反射镜焦线上,轴向扫描驱动器实现周向扫描器的轴向运动,周向扫描器实现光纤的周向扫描运动,光纤将接收到的辐照能流传输到光谱辐照仪,实现集热管表面的辐照能流的精细测量;本发明的扫描分析方法利用光纤逐点采集和传输集热管壁面聚焦辐照能流,利用光谱辐射仪测量光学参数,对集热管壁面辐照能流进行包括光强、光功率谱密度、色温等多参数光学检测。本发明适用于太阳能热发电等需要进行高倍聚光的场所。
-
公开(公告)号:CN101260815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810104849.8
申请日:2008-04-2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电设备范围,特别涉及一种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辅助燃煤锅炉的混合热发电系统。太阳能集热器场与给水泵和第二或第三高压加热器相连,凝汽器、凝结水泵、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高压加热器、燃煤锅炉、汽轮机依次串联,汽轮机驱动发电机且排汽排往所述凝汽器。凝结水自凝汽器流出后通过低压加热器升温升压,除氧器除氧,经给水泵引出部分给水进入太阳能集热器场吸收热量,达到某级高压加热器的抽汽参数后,返回和本级加热器的抽汽汇合;另一部分给水经过高压加热器进入燃煤锅炉,成为高温、高压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后流入凝汽器,完成热力循环。减少了燃煤机组的耗煤,提高了太阳能热发电的热效率,减少了单纯抛物面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的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767009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81557.1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的CHP负荷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的CHP负荷预测管理系统,系统包括仿真单元、预测单元、协同单元、总控制单元和集成单元;仿真单元包括互补系统的动态仿真平台和仿真系统,仿真系统包括热电联供系统中各工质模型和各关键部件的动态数学模型,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预测单元和协同单元,针对系统终端用户侧的多用户多种用能需求,在综合分析用能数据特征基础上,建立了用户用能行为分析算法,进而完成建立了用户用能短期负荷和中期负荷的负荷预测模型,通过协同单元实现能源侧和终端用户侧的实时动态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659625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01612.5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06 , H02J3/00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互补钢厂供电系统电力调度方法,涉及供电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钢厂逐时用电负荷、电网分时电价及所在地区逐时光照条件;S2、建立以钢厂经济性能最优为目标的电力调度优化模型,所述优化模型以最小化钢厂用电成本为目标建立目标函数,S3、求解S2所建立的调度优化模型,得到最优解,输出钢厂最优逐时供电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减少自备电站燃煤成本及向电网购电成本,实现钢厂供电成本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582128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26221.6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C25B1/04 , C25B9/19 , C25B9/65 , C07C1/04 , C07C9/04 , B01J19/00 , C10J3/00 , F23J15/06 , F24D17/02 , F25B15/06 , F28D20/00
Abstract: 一种电解水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生物质太阳能联供系统,包括:太阳能聚光光伏光热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电解水装置、生物质气化系统、甲烷化反应器、内燃机、热泵、溴机、除水装置、储热装置、储水箱。本发明提出基于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可再生能源“零碳”合成天然气系统概念。本申请将光伏电解水产生的H2和O2引入生物富氧定向气化与甲烷化的过程,赋能生物质,合成天然气;本申请既不需要常规生物质富氧气化中的空分装置,也不需要对生物质气化合成气进行提纯,提高了能源利用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92775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10573665.7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所述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包括吸收器、溶液换热器、发生器、蒸汽换热器、冷凝器以及蒸发器。本发明将冷凝器出来的溴化锂稀溶液分成两路,分别被发生器出来的溴化锂浓溶液和高温蒸气加热,提高了进入发生器的溴化锂稀溶液的温度,降低了发生器中高温热量的消耗以及低温热源的热量要求,优化了热泵的换热结构,充分合理地利用了发生器中产生的水蒸气和溴化锂浓溶液的高温热量;降低了溶液换热器的换热温差,实现了高温热量利用的最大化,减少了高温热量的品质损失,从而提高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制热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