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天器双母线能量平衡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08038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95553.2

    申请日:2016-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双母线能量平衡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测量太阳入射角和太阳电池阵遮挡面积,计算太阳翼输出功率;通过测量线缆损耗功率与用电设备总功率的百分比,计算负载需求功率;通过计算太阳翼输出功率与负载需求功率的差值,确定蓄电池的工作状态;判断蓄电池的充电形式,通过计算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确定蓄电池当前容量;根据蓄电池初始容量、蓄电池当前容量和蓄电池总容量,评估蓄电池能量平衡状态;本发明通过对蓄电池充电状态的判断,区分了双母线下的不同母线电压对蓄电池电量的影响,提高了双母线交叉供电能量平衡的计算精度,解决了双母线交叉供电蓄电池电量计算复杂的问题。

    航天器层次化供配电大图的无级缩放显示方法及显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204448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20588.2

    申请日:2016-0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天器层次化供配电大图的无级缩放显示方法及显示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三维坐标系;获取航天器层次化供配电大图中的不同图层,并按照图层显示顺序,将各个显示图层按照与任意两个坐标轴所在平面平行、顺序并间隔放置于三维坐标系中;根据各个图层在三维坐标系中第三轴方向的坐标,以及最顶层图层、最底层图层的大小关系,获取各个图层分别对应的激活阈值以及缩放比例尺;根据当前浏览的缩放因子比对各个图层对应的激活阈值,获取相应的所述缩放比例尺自动缩放各个图层。本发明无须人工调试,即可实现各个图层的放大与缩小,以及各个图层之间的平滑切换,大大提高了航天器层次化供配电大图的制图效率和质量。

    一种多舱段组合式航天器接地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53381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84656.9

    申请日:2013-05-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舱段组合式航天器接地设计方法,采用开关与电阻并联方式,通过对不同舱段开关分时段控制,实现多舱段组合式航天器组合工作状态和独立工作状态单点接地,确保航天器零电平基准。该系统无需对现有航天器各舱段内部接地方式进行改变,通过一种简单的开关和电阻即可实现整器的接地设计,易于操作和实现。多舱段组合式航天器接地设计方法为当一个舱段或多个舱段与其它舱段分离后,这一个舱段或多个舱段的组合体中一个舱段接地开关闭合,其余舱段接地开关保持断开状态,一次电源回线通过闭合的接地开关所在的舱段实现单点接地。分离剩下的其它舱段同样只有一个舱段的接地开关处于接通状态,确保形成的组合体通过接地开关实现单点接地。

    一种基于下垂控制的航天器电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98049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0187933.6

    申请日:2021-0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下垂控制的航天器电源系统,根据平台母线的输出电压的区间范围,也即负载所需的供电功率范围来决定不同能源——主动功率调节器、并网控制器、充电调节模块以及放电调节模块的对外部负载的供电优先级;同时,本发明所涉及的主动功率调节器、并网控制器、充电调节模块以及放电调节模块,均采用下垂法进行功率控制,且不同的功率调节器采用不同的下垂控制策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提出基于下垂控制的双母线航天器电源系统设计方法,解决了超大功率电源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法难题,系统功率调节能力强,对各类负载的响应速度快,系统控制逻辑简单、可靠。

    一种百千瓦级航天器全调节电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24269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011022792.4

    申请日:2020-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百千瓦级航天器全调节电源系统,能够解决电缆传输重量大,效率低等问题,实现100V太阳电池阵至400V母线的高效升压变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以上并联的光伏模块接入400V全调节母线;一个以上并联的储能模块中的蓄电池经充放电调节后接入400V全调节母线,蓄电池直接接入300V不调节脉冲功率母线;一个以上并联的并网模块连接400V全调节母线和300V不调节脉冲功率母线,实现两条母线间的双向变换;以及综合调度管理模块依据发电能力与负载需求,分级分层调用光伏模块、储能模块和并网模块。

    基于地回路的供电安全判定方法、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84851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237164.2

    申请日:2021-10-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回路的供电安全性判定方法、设备。方法包括:利用地回路分析法,识别航天器的舱段中的电气设备的第一非设计回流通路;计算第一非设计回流通路上的电缆阻抗,并基于电缆阻抗确定第一非设计回流通路对应的第一电流降额;基于第一电流降额,对第一非设计回流通路进行供电安全性判定。本发明通过对航天器舱段内的电气设备进行地回路分析,以识别电气设备的非设计回流通路,并分析非设计回流通路的电流降额,再基于电流降额来进行非设计回流通路的供电安全判定,可有效提高舱段内的供电安全判定的准确性,且操作简便,易于实现。

    一种适用于野外无人值守站的高可靠中继通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35139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053068.8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野外无人值守站的高可靠中继通信系统,克服了RTU技术整体功耗大,供电系统复杂,野外施工困难的缺点,通过在一个区域内合理配置少量全网通模块和大量低功耗模块,可以显著降低整个监测预警系统的功耗;不需要外加太阳能电池以及蓄电池组,极大降低了系统架设与施工的难度;克服了现有RTU技术缺少中继通信能力,容易出现数据终端,系统监测预警功能丧失的缺点,通过在各个多模通信单元之间组建MESH网络,在多模通信单元与控制中心间组建星型网络,实现高可靠的数据通信能力;克服了现有RTU技术建设成本和通信资费高昂的缺点,通过采用大量价格低廉的低功耗版本与少量高性能全网通版本组合的方案,可有效降低整个系统的建设成本。

    一种航天器锂电池的过放保护和自主恢复供电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87017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710138757.0

    申请日:2017-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锂电池的过放保护和自主恢复供电控制方法,针对部分航天器多舱段、设备集成度高、弧段外飞行过程复杂等特点,由电源系统下位机采用软件控制的方式实现两舱段复用锂离子蓄电池组的过放保护和自主恢复供电控制,通过下位机自主检测蓄电池组电压和单体电压,并与预设的过放阈值相比较,采取不同舱段分级断电保护控制;当整星再次上电后,通过预设过放恢复电压阈值,自主接通放电开关,从而恢复供电,提高了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和自主管理能力,有效防止在轨锂离子蓄电池组过放电,实现了过放保护后的自主恢复供电控制,延长了锂离子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一种航天器双母线能量平衡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08038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610695553.2

    申请日:2016-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双母线能量平衡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测量太阳入射角和太阳电池阵遮挡面积,计算太阳翼输出功率;通过测量线缆损耗功率与用电设备总功率的百分比,计算负载需求功率;通过计算太阳翼输出功率与负载需求功率的差值,确定蓄电池的工作状态;判断蓄电池的充电形式,通过计算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确定蓄电池当前容量;根据蓄电池初始容量、蓄电池当前容量和蓄电池总容量,评估蓄电池能量平衡状态;本发明通过对蓄电池充电状态的判断,区分了双母线下的不同母线电压对蓄电池电量的影响,提高了双母线交叉供电能量平衡的计算精度,解决了双母线交叉供电蓄电池电量计算复杂的问题。

    应用于航天器的图、表转换方法及转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168995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10520586.3

    申请日:2016-0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航天器的图、表转换方法及转换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航天电缆网接点表;加载预设的配置文件模板,获取所述航天电缆网接点表中的参数以填补所述配置文件模板,生成配置文件;提取所述配置文件中的电缆网接点数据;根据所述电缆网接点数据,获取电缆分支图实体对象数据结构;根据所述电缆分支图实体对象数据结构绘制电缆分支图,并进行显示输出。本发明的应用于航天器的图、表转换方法及转换系统,基于电缆网接点表自动生成电缆分支图,实现了电缆分支图的标准化自动生成,避免了手工引入错误的问题,且只需要维护电缆网接点表数据,减少了设计师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