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联式基于菌藻共生的生物脱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055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640973.6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串联式基于菌藻共生的生物脱氮方法,涉及污水治理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废水脱氮处理工艺中,能耗较大,且效率较低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短程硝化菌与微藻等自养脱氮微生物耦合,在一号反应器中构建菌藻共生系统,在一号反应器中生物膜外层的微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生物膜内层的短程硝化菌利用水中氧气实现短程硝化,短程硝化所产生NO2‑‑N,为二号反应器中的厌氧氨氧化提供反应基质;将厌氧氨氧化菌培养在二号反应器中,在二号反应器中建构了厌氧氨氧化生物膜系统,与短程硝化菌分开培养,避免了短程硝化所需的高溶解氧条件,对厌氧氨氧化的抑制作用,提高了厌氧氨氧化利用氨氮的效率,实现高效脱氮。

    一种生活源有机固废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1836886U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20068825.6

    申请日:2024-0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活源有机固废处理系统,通过使厌氧消化室、固液分离器、储液罐、藻类培养室及分离储气罐几个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利用厌氧消化室对生活源有机固废进行厌氧处理,可将其中的有机物消解,有效降低了后续处理过程的处理压力;通过分离储气罐对厌氧处理后得到的沼气中的气体进行分离,分离得到的二氧化碳被输送到藻类培养室中,用于藻类的光合作用;通过利用固液分离器对厌氧处理后得到的液体和固体废渣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后的液体输送到藻类培养室中,为藻类培养室内藻类的培养提供营养物质。通过上述方式,有效提高了对有机固废的处理效率,并实现了回收利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将有机固废对环境的污染降至最小。

    一种串联式利用菌藻共生的生物脱氮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910032U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21417215.X

    申请日:2022-06-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串联式利用菌藻共生的生物脱氮装置,涉及污水治理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脱氮设备无法实现生物高效低成本脱氮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号反应装置和二号反反应装置分开培养不同的菌种,提高了程硝化与厌氧氨氧化地反应效率,提高了生物脱氮速率;一号反应装置采用玻璃材质,提高了光线透射率,同时在一号反应装置周围安装了照明装置,照明装置中的光源可以额外补充光源,提高了一号反应器中微藻产氧速率,大大加快了短程硝化的反应速率,提高了装置处理效能,同时光照生物膜时,利用光热效应也给反应器提升了温度,促进微生物反应活性,进一步降低了处理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