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22003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810989004.5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利用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利用生物质制备高热值燃气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热解设备、催化设备和加热设备,其中挥发份经过一级催化装置中半焦催化剂的催化重整获得初级燃气并送入二级催化装置中,镍基催化剂对初级燃气再次催化重整制得高热值燃气;加热设备通过失活的半焦催化剂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对系统供热;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工艺方法。本发明对热解获得的挥发份进行两步催化,有益于提高镍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和使用寿命,并且无需外部供能,因此系统的经济性较好,运行成本较低;同时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只通过独立的烟气换热系统供热,因此产生的燃气中没有杂质气体,制备的燃气热值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240147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460344.3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1B32/184 , C10B55/00 , B01J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利用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质热解油制备石墨烯的装置。该装置中进料单元置于制备单元上方,制备单元置于底部开口的反应器中,第一加压柱位于第二加压柱的上方,并且第一加压柱的下表面和第二加压柱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卡槽,用于放置金属箔,孔板置于第二加压柱的下方并与滑道连接,通过该滑道带动孔板和第二加压柱进行上下移动,方便更换金属箔;加压单元用于带动第一加压柱进行上下移动并对其施加压力,加热单元用于将第一加压柱和第二加压柱加热到预设温度,供气单元与反应器连接。本发明供的装置结构简单并且易于操作,可实现生物质热解油的高值化利用,并且极大降低了石墨烯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666494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910068188.6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10B5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能利用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热解油制备海绵状炭材料的方法及产品。该方法包括S1选取生物质进行热解,以获取热解油作为原材料,并使用非极性溶剂对所述热解油进行萃取分离,获取水相组分;S2将所述水相组分进行热解;S3将所述S2热解后的产物自然冷却后,收集固体产物,即为海绵状炭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方法制备获得的海绵状炭材料产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原材料价廉易得,且为可再生资源,实现了生物质热解油向海绵状炭材料的高效转化,且该方法原料适应性强,任何种类的生物质均能使用,无须前处理,且反应条件温和,工序简单,成本低,最终制备的海绵状炭材料应用前景广阔,整体方法经济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86519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14746.X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能利用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制备高强度炭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选取生物质作为原材料,一部分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第一次热解,获得包括有固态焦和液态焦油的热解产物,另一部分水解并过滤后,获得富含糠醛和5‑羟甲基糠醛的水解液;(b)将固态焦、液态焦油和水解液混合获得混合溶液,将该混合溶液进行第二次热解,该过程中,糠醛和5‑羟甲基糠醛作为促进剂使得液态焦油和固态焦发生交联聚合反应,生成的固体物质冷却后即为所需的炭材料。通过本发明,提出了全新的原料为价廉易得的生物质制备高强度炭材料的方法,制备的炭材料强度高,实现了生物质能的高值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764796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851832.8
申请日:2017-09-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1/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用基线漂移量检测原煤水分、挥发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多种不同煤阶、不同灰分的标准煤,分别对每种标准煤进行拉曼光谱测试及工业分析,计算拉曼光谱基线漂移量,计算拉曼光谱基线漂移量与水分、挥发分特征参数的映射关系;使用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及基准对待测原煤进行拉曼光谱测试,计算待测原煤的拉曼光谱基线漂移量,根据拉曼光谱基线漂移量与水分、挥发分特征参数的映射关系,获得待测原煤的水分、挥发分。本发明提供的基线漂移量计算方法简单,可实现计算机的自动识别,适用于智能化控制;本发明采用原煤拉曼光谱基线漂移量即可检测原煤水分及挥发分,无需复杂的分峰解析,速度更快,也可排除因分峰引起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5674257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610125265.3
申请日:2016-03-0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可调的水蒸汽等离子体旋流燃烧器,包括第一级等离子体点火装置、第二级等离子体调节器和水蒸汽供气系统。第一级等离子体点火装置包括一次风管道、内燃烧室、浓淡分离器、旋流发生器、第一级水蒸汽进气管道、中心风管道和第一级等离子体发生器;第二级等离子体调节装置包括第二级水蒸汽进气管道、第二级等离子体发生器、内二次风进气管道和外二次风进气管道。本发明通过两级水蒸汽等离子体发生器解决燃烧难以稳定和NOx污染物排放高的问题。特别适用于贫煤、无烟煤等难以着火点燃、NOx生成量高的煤种,具有低氮稳燃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34237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0594006.0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煤流煤质在线监测的灵活混合式煤粉供应系统,包括磨煤机、燃烧器、一次风机、一级分离器、二级分离器、精煤斗、风粉混合器和乏气风机,磨煤机连接一级分离器,一级分离器通过第一通道连接燃烧器,一级分离器的出料口通过第二通道依次连接二级分离器、精煤斗、风粉混合器和燃烧器,磨煤机的进煤口连接有煤输送系统,一次风机分别通过管线连接磨煤机和风粉混合器,二级分离器的乏气出口连接乏气风机的进风口,乏气风机的出风口分别通过管线连接磨煤机、风粉混合器与燃烧器之前的第二通道管段以及燃烧器。优点:能减少磨煤机和燃烧器之间匹配时间差;对锅炉低负荷燃烧炉火不稳定性响应速度较快;对锅炉调峰响应速度较快。
-
公开(公告)号:CN11540412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1105294.5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能利用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利用二氧化碳提高生物质热解油中有机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将含有不饱和键的生物质热解油、溶剂和电解质按预设比例混合得到电解液;S2:将所述电解液设于电解池内,在预设温度和预设电流下向所述电解池内持续通入二氧化碳以进行电化学反应;S3:将电化学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旋蒸、酸化和萃取得到高有机酸含量的生物质热解油。本申请通过将二氧化碳固定在有机底物的不饱和键上生成有机酸,显著提高现有的生物质热解油中的有机酸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618515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0260645.3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01J23/889 , C01B3/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低温制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制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洁净的具有高电阻率的泡沫金属板;2)制备负载Mn和Co的泡沫金属板;3)在所述负载Mn和Co的泡沫金属板上原位生长纳米碳成分,得到待纯化催化剂材料,其中,Mn和Co分散在纳米碳成分的表面,纳米碳成分负载在泡沫金属板上;4)将所述的待纯化催化剂材料进行纯化,得到所述的低温制氢催化剂。泡沫金属板和纳米碳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和导电性能,在泡沫金属板两端通电发热,热量和电流同时作用于分散在纳米碳材料上的Mn‑Co活性位上,从而发生热‑电协同催化制氢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568589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53430.8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升锅炉灵活性的输配储给煤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锅炉的历史用电负荷,并根据历史用电负荷和预训练的用电负荷周期预测模型,预测设定时间段对应的预测用电负荷;根据煤质相关参数,确定煤粉的当前入炉煤质;根据预测用电负荷和当前入炉煤质,通过锅炉最优燃烧策略耦合模型,确定锅炉的目标最优燃烧状况;根据实时用电负荷和当前实时入炉煤质,确定锅炉的实时燃烧状况;基于锅炉最优燃烧策略耦合模型,根据实时燃烧状况和目标最优燃烧状况,调整当前输配储给煤策略,确保煤质与实时负荷的最优匹配,实现锅炉低负荷下的稳定燃烧。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优化燃烧,提高锅炉燃烧稳定性并进一步提升锅炉的灵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