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05429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218742.0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无人机检测方法,属于无人机反制领域,包括:对待检测区域的全景图像进行背景建模和阈值设置,得到背景模型和阈值图,并根据背景模型和阈值图,对连续多帧待检测区域全景图像进行前景检测,得到待追踪目标;其中,阈值图用于表征全景图像各区域的复杂度;对光学成像设备进行层级变倍和云台控制,定位和放大待追踪目标,并基于改进的核相关滤波跟踪算法对所述目标进行实时跟踪;对跟踪目标进行识别分类。本发明仅采用单个可见光监控摄像头,即可同时实现目标的检测、跟踪与识别任务,相比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光电成像系统,极大简化了系统结构,缩减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76272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337690.8
申请日:2018-04-16
IPC: G06F7/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7/5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正交磁性隧道结的真随机数发生器,呈多层磁性隧道结结构,包括自下至上呈多层塔状结构布置的电极层、磁性层、隧穿层;磁性层为铁磁材料,隧穿层为金属氧化物。位于上部的二层磁性层均具有面内的单轴的磁各向异性,位于下部的一层磁性层具有垂直于膜面方向的单轴磁各向异性,在写阶段,写电流施加在该真随机数发生器上,磁化方向变为垂直于膜面,处于暂稳态;在读阶段写电流停止,在各向异性场和退磁场的共同作用下,磁性层的磁化方向回到其各向异性轴的方向,热扰动情况下磁化方向即随机偏向任意一边,具体偏向以向各磁性层和隧穿层组成的磁性隧道结中施加读电流得到,从而稳定地产生真随机数。
-
公开(公告)号:CN107764798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941578.0
申请日:2017-10-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1/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金属增材制造质量在线检测系统,其包括电弧增材制造模块、光谱采集头模块、采集光路调节对准模块、光谱采集与焊接同步触发模块等,其中电弧增材制造模块用于按照预定的工艺参数执行电弧增材制造;光谱采集头模块经由采集光路调节对准模块执行XYZ三轴方向上的移动调节,然后对焊接电弧等离子体的弧光执行采集,并传递给光谱仪进行元素烧损量等方面的分析;光谱采集与焊接同步触发模块用于确保光谱分析与电弧增材制造之间的同步触发。通过本发明,不仅可以更高精度地实现金属增材制造过程中的成分在线检测,而且还能够以结构紧凑、便于操控地方式达到电弧增材制造控形和控性的高效同步在线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732005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942056.2
申请日:2017-10-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43/08 , G11C11/161 , G11C11/165 , H01L4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展磁性隧道结、自旋多数门器件及逻辑电路,自旋多数门器件包括三个输入MTJ和一个输出MTJ,三个输入MTJ的自由层和输出MTJ自由层相互连接,三个输入MTJ自由层磁化方向由注入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决定,输出MTJ自由层磁化方向受其他三个MTJ自由层磁化方向的共同影响,输出MTJ自由层磁化方向和固定层磁化共同决定其阻态。通过向重金属层注入平行于膜面的电流改变固定层磁化方向,从而改变输出MTJ的阻态。通过将前一个自旋多数门器件自由层与后一个自旋多数门器件自由层通过连接桥连接,并向前一个自旋多数门器件的输出MTJ注入传递电流,实现两个自旋多数门器件的信息互联。
-
公开(公告)号:CN101458751B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910060432.0
申请日:2009-01-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人工免疫的存储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自然免疫系统中的‘异己’检测机制,对读/写数据请求的合法性判别。通过对读/写数据请求所形成的存储元数据进行监控,实现了针对存储元数据的免疫异常检测。该方法引入了自然免疫系统中自学习和遗忘等工作机制,每次对用户的读/写请求进行检测后,都更新检测器权值,并根据该权值,周期性地淘汰或重建检测器,以应对存储系统中不断出现的新型‘异己’。由于检测器更新机制,使得该方法区别于现有存储异常检测技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异常检测,并具备了自学习和自适应等人工智能特点,有效地识别新出现的‘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1609873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248620.6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D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瘢痕模型制作工具,具体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两个装片固定板分别缝合在动物伤口的两侧,使得整个工具得以固定,此时旋转遮挡组件暴露通气口进行通气,使得伸缩结构伸缩运动可控制齿杆与传动结构之间啮合传动,使得传动结构带动凸块运动,使得凸块沿着环形螺旋槽进行运动,并驱动撑开轴进行位移运动,使得撑开轴通过连接柱和燕尾滑动块增加两个装片固定板的位置,使得两个装片固定板间距调节可以起到调整动物伤口的牵张距离,且通过调节通气口的通气数量,则可以限定进气量,则可以实现控制传动结构的传动速度,进而便于根据需求定时定点调整牵张距离,使其可以准确对人体皮肤自动收缩性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192953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699934.4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接地故障转移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及系统,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发生弧光接地故障时,将故障相母线主动接地可有效抑制弧光过电压并消除弧光故障。同时,故障转移前后故障点上游测点零模电流极性相反,故障点下游测点零模电流极性相同,可由此来识别故障区段。对各馈线两次接地后各测点零模电流分别进行S变换,在奈奎斯特频率下按模极大值原则确定故障行波首波头达到时刻,并计算该时刻所对应的相位,进而得到各测点的极性系数;利用区段两端测点极性系数的乘积构造区段系数,实现故障区段定位。该方法可避免因数据采集不同步而造成的故障误判,且不受零序CT极性反接的影响,提高了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732005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710942056.2
申请日:2017-10-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旋多数门器件及逻辑电路,自旋多数门器件包括三个输入MTJ和一个输出MTJ,三个输入MTJ的自由层和输出MTJ自由层相互连接,三个输入MTJ自由层磁化方向由注入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决定,输出MTJ自由层磁化方向受其他三个MTJ自由层磁化方向的共同影响,输出MTJ自由层磁化方向和固定层磁化共同决定其阻态。通过向重金属层注入平行于膜面的电流改变固定层磁化方向,从而改变输出MTJ的阻态。通过将前一个自旋多数门器件自由层与后一个自旋多数门器件自由层通过连接桥连接,并向前一个自旋多数门器件的输出MTJ注入传递电流,实现两个自旋多数门器件的信息互联。
-
公开(公告)号:CN110681949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10828748.3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3K9/0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弧焊电流峰值和基值状态的方法、系统及应用,属于电子电路和电弧焊接交叉领域。该方法包括:采集非变极性弧焊的弧焊电流信号或弧焊电压信号并获取相应的传感电压信号峰值的x%作为阈值电压U1;将传感电压信号作为单限电压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电压U;将U1作为单限电压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电压;在焊接过程中,在U>U1的时刻,在弧焊电流峰值时刻产生触发信号,实现弧焊电流峰值状态的识别;将U和U1对调,调整U的数值,当U达到弧焊电流基值时,产生触发信号,即可实现弧焊电流基值状态的识别。本发明具有成本优势且可移植性好,便于设备系统集成,不受计算机、数据采集卡等硬件的性能限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兼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756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913365.7
申请日:2024-07-09
IPC: A23L33/21 , A23L33/16 , A23L33/15 , A23P10/28 , A61K31/4415 , A61K31/198 , A61K31/715 , A61K47/26 , A61K9/20 , A61P3/10 , A61P19/02 , A61P29/00 , A61P37/00 , A61P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膳食纤维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重量份计,所述复方膳食纤维咀嚼片包括以下各重量份原料:900份膳食纤维、1‑3份维生素B6、0.01‑0.03份有机硒、70‑80份粘合剂、5‑10份柠檬酸、3‑5份木糖醇、5‑15份硬脂酸镁;所述膳食纤维由魔芋膳食纤维、洋姜膳食纤维、竹笋膳食纤维和小麦麸皮膳食纤维混合而成。该复方膳食纤维咀嚼片形态良好,酸甜可口,便于携带,食用方便,能很好的补充维生素B6,硒以及膳食纤维;并能够重塑肠道菌群,显著提高Lactobacillaceae与Akkermansiaceae菌属丰度,增强肠道菌群乳酸及丁酸代谢,调节机体免疫状态,预防及缓解1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同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功能,是一种纯天然、安全、无糖的功能性咀嚼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