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0481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38865.9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2F9/02 , C02F101/3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性一体化净水装置,属于给水处理装置领域。包括进水管、手动加压装置、聚酯纤维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和超滤膜过滤器;所述手动加压装置包括扳杆、连杆、活塞、密封圈和活塞缸;所述手动加压装置用于通过上下按压扳杆的手持端实现活塞的上下运动;所述聚酯纤维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和超滤膜过滤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依次实现净水。本发明通过对几种处理单元的组合可有效去除水中的各种污染物,也可以在同一水源条件下根据不同的用水需求实现不同的出水水质。本发明提供了电动和手动两种加压设备,可适用于各种场景,尤其是可以在用电困难的地区和野外发挥较大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978846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331867.9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E03F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控制面源污染功能的防堵塞截污挂篮,包括导流框架和防堵塞截污篮,防堵塞截污篮与导流框架相连。当带有固体颗粒或悬浮性污染物的废水进入雨水口,通过导流框架后进入截污篮,污染物被拦截过滤,过滤后的废水通过截污挂篮的滤孔或清水槽汇入雨水管道流走。当滤网堵塞,水位上升至一定高度后,虹吸管内形成虹吸,开始反冲洗,滤网堵塞得到缓解。本发明使固体颗粒污染物和悬浮性污染物在雨水口截污挂篮内被拦截而不会积水,具有反冲洗功能,能起到防止面源污染、防止淤积、防止臭气、防止蚊蝇的四防作用,对于保护水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发明还具有自清洗功能,能有效防止挂篮堵塞,使用寿命和维护清理间隔长。
-
公开(公告)号:CN107879479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344334.0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2F3/32 , C02F3/34 , C02F3/02 , C02F101/30 , C02F1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2 , C02F3/106 , C02F3/109 , C02F3/34 , C02F2101/105 , C02F2101/16 , C02F2101/30 , C02F2103/007 , C02F2201/009 , C02F2203/006 , C02F2203/008 , C02F2209/22 , C02F230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黑臭水体治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五维净化组合式生态浮岛,该五维净化组合式生态浮岛是一种集生态浮岛、太阳能供电曝气、太阳能供电发光、沉水悬盘、活性炭纤维生物膜五种净化方式于一体的五维净化组合式生态处理装置。结合生态浮岛净化黑臭水体的原理和特点,针对性地对生态浮岛的关键组件组成、具体结构和设置方式进行改进,并充分考虑各组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促进作用,实现整体性达到最大化的净化效果,由此解决现有技术的生态浮岛净化黑臭水体存在的植物吸收能力尤其是在一定深度的水体中吸收净化能力不佳、溶解氧降低不利于微生物生长、沉水植物不易存活、黑臭水体深水区污染难治理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794511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28627.4
申请日:2016-03-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 A01G9/00 , A01G9/02 , A01G22/00 , A01G25/02 , E02D29/0266 , E03B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径流雨水分级截流利用功能的花园,包括:种植梯田、砖砌隔墙、溢流口、穿孔花管、回用水箱、循环泵、回用水管、喷头,所述种植梯田间通过砖砌隔墙隔开,砖砌隔墙上开有溢流口,穿孔花管埋设于种植梯田下方,并最终连接至回用水箱,循环泵安装在回用水箱内,循环泵出水管即为回用水管,回用水管由回用水箱引出,埋设于种植梯田之下,并设立管伸出种植梯田表层,立管上安装有喷头。本发明不但可以通过下渗作用,控制雨水径流量,补充地下水,同时对初期雨水进行过滤,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面源污染,还可以对一部分雨水进行收集、回用,实现雨水的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979348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1010533634.5
申请日:2010-11-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兼性生化-强化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1)兼性生化处理步骤,(2)强化人工湿地处理步骤和(3)回流处理步骤,待处理污水首先进入兼性生化反应器进行兼性生化反应,完成兼性污泥、出水与产生的少量气体的分离,经上述步骤处理后的出水流入强化人工湿地进一步处理,强化人工湿地出水中的50%-100%回流进入兼性生化反应器,进行反硝化脱氮。该发明可以有效提高湿地有机物、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适应小水量水质、水量变化大的特点,投资费用低,调试运行方便,管理简单,不需要专人职守。
-
公开(公告)号:CN101054253A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710051329.0
申请日:2007-01-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生物/生态湖滨带污水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不足,充分利用生物处理和生态处理优势互补来处理污水,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本发明步骤为:(1)在生化反应器内进行生物处理,得到混合液;(2)混合液在生化反应器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后,出上清液;(3)上清液进入湖滨净化带处理,湖滨净化带植有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或沉水植物,湖滨净化带水底湖床铺垫吸附粒料与酶促填料,在湖床底0.4m水深悬置挂膜骨料;(4)净化处理后的出水排入自然水体。本发明能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悬浮固体、总氮及部分磷酸盐;集中生物处理的高效性与生态处理的低能耗性,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普遍适用各种水质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201835375U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20594498.6
申请日:2010-11-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nventor: 任拥政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控制面源污染功能的雨水口,包括井身(1)、井底(2)、雨水箅(3)、雨水斗(4)和支架(5),所述井身(1)底部用井底(2)封闭,井身(1)上口装有所述雨水箅(3),所述雨水斗(4)设置在井身(1)内,通过支架(5)与井身(1)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使固体颗粒污染物和悬浮性污染物在雨水口内被雨水斗拦截而不会积水,清除拦截污染物非常便利而减轻湖泊的清淤负担;不积水,晴天时拦截物比较干燥,不会厌氧消化产生臭气;因而也不会滋生蚊蝇;起到防止面源污染、防止淤积、防止臭气、防止蚊蝇的作用,对于保护水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00974788Y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620163631.6
申请日:2006-12-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填料模块化人工湿地,所述湿地填料按多个模块纵横交错设置,模块的外框呈盒状、无盖,在外框中装有填料,各个模块之间相互固定,模块外框外围的尺寸:长、宽和高均为100mm~1000mm,模块外框的壁厚2mm~4mm,在模块外框上开有多个穿孔。本实用新型的填料模块可实现规模生产,质量稳定,便于现场安装施工,所用模块有多种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装和拆卸,能够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8218613U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20453416.2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体化多功能湿地处理系统,包括用于输入待处理污水的进水管(1)、依次用于对待处理污水进行处理的预处理区(2)、集泥区(3)、好氧反应区(4)、异养反硝化区(6)、硫自养反硝化区(7)、过渡处理区(8)、TiO2负载陶粒消毒区(9),用于输出处理水的出水管(10),曝气管(5)用于向好氧反应区(4)和异养反硝化区(6)曝气。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处理系统内关键组件的连接关系、各部件内在结构等进行改进,综合硫自养技术与波形潜流人工湿地技术,形成一体化消毒工艺,能够为污水处理提供一种成本较低、运行管理容易,集预处理+净化+脱氮+消毒+自动防堵塞于一体的处理系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738519U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721749770.1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2F3/32 , C02F3/34 , C02F3/02 , C02F101/30 , C02F1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黑臭水体治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五维净化组合式生态浮岛,该五维净化组合式生态浮岛是一种集生态浮岛、太阳能供电曝气、太阳能供电发光、沉水悬盘、活性炭纤维生物膜五种净化方式于一体的五维净化组合式生态处理装置。结合生态浮岛净化黑臭水体的原理和特点,针对性地对生态浮岛的关键组件组成、具体结构和设置方式进行改进,并充分考虑各组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促进作用,实现整体性达到最大化的净化效果,由此解决现有技术的生态浮岛净化黑臭水体存在的植物吸收能力尤其是在一定深度的水体中吸收净化能力不佳、溶解氧降低不利于微生物生长、沉水植物不易存活、黑臭水体深水区污染难治理等技术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