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9556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859986.8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研究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用于选区激光烧结打印覆膜铜合金及制备和烧结方法。该方法首先将通过ATRP原位聚合方法将甲基丙烯酸丁酯聚合接枝在铜合金粉末上,将所得粒料进行研磨制备出用于选区激光烧结打印的粉料,粉料的覆膜层厚度可达10‑60μ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方法与传统机械法将高分子覆膜在金属粉末表面相比,高分子与粉末之间的作用由物理键合转化为化学键合,并且粉末层厚度有了大大的提升。采用25‑35W的激光功率对其进行打印,即可制备出形状复杂的铜基合金零件,烧结后其致密度可达99%。
-
公开(公告)号:CN11337285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744828.8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9J129/04 , C09J133/02 , C09J11/06 , B22F10/14 , B33Y70/10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粘结剂喷射3D打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粘结剂喷射3D打印的水基粘结剂、制备及应用,所述粘结剂组分包括溶剂、基体、增强体、快干剂、渗透剂和表面活性剂;溶剂为去离子水,基体为PVA,增强剂为PAA,快干剂为IPA,渗透剂为乙二醇丁醚或乙二醇甲醚,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或APG烷基糖苷2000;通过不同快干剂与渗透剂的配比,制备出适应于不同层厚的3D打印产品。本发明粘结剂在保证坯体强度的同时适用于不同层厚的产品,具有重要商业价值;本发明在制备出坯体烧结过程中只产生CO2和H2O,环保清洁;本发明使用相对含量较少的醚类,极大提高粘结剂对金属粉末的浸润性,提高打印坯体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482602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274337.7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D打印领域,提供了一种防堵塞喷头的基于光固化剂喷射的3D打印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喷射系统和粉料供送系统;喷射系统包括喷头和固化光源;喷头位于暗箱结构内,固化光源位于暗箱结构外且紧邻暗箱结构设置;粉料供送系统设置于喷射系统下部。本发明通过引入光固化粘结剂,通过双向刮刀、粉层与上部带有喷头的盖板组成“暗箱”结构,将喷头完全遮光保护,粘结剂从喷头处喷射到粉层过程不受光线照射,在后刮粉刀移开后,喷射到粉层上的光固化粘结剂受到暗箱之外的紫外/蓝光灯照射,达到可控固化目的,本发明可彻底解决传统热固化喷射粘结3D打印过程中由于热积累造成的粘结剂不可控固化造成的喷头堵塞问题,具有巨大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482602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274337.7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D打印领域,提供了一种防堵塞喷头的基于光固化剂喷射的3D打印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喷射系统和粉料供送系统;喷射系统包括喷头和固化光源;喷头位于暗箱结构内,固化光源位于暗箱结构外且紧邻暗箱结构设置;粉料供送系统设置于喷射系统下部。本发明通过引入光固化粘结剂,通过双向刮刀、粉层与上部带有喷头的盖板组成“暗箱”结构,将喷头完全遮光保护,粘结剂从喷头处喷射到粉层过程不受光线照射,在后刮粉刀移开后,喷射到粉层上的光固化粘结剂受到暗箱之外的紫外/蓝光灯照射,达到可控固化目的,本发明可彻底解决传统热固化喷射粘结3D打印过程中由于热积累造成的粘结剂不可控固化造成的喷头堵塞问题,具有巨大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9095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68069.7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9J129/04 , C09J133/00 , C09J139/06 , C09J163/00 , C09J179/02 , C09J175/04 , C09J11/00 , C09J11/06 , B33Y7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领域,提供了一种高强度低残炭的双组元粘结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双组元粘结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第一组分由低分子量聚合物组成,重均分子量范围位于2000‑20000间;第二组分由高分子量聚合物组成,重均分子量范围位于50000‑500000间;低分子量聚合物在打印喷射坯体初期提供结构支撑;高分子量聚合物用于提高坯体强度,并在热处理过程中降低杂质含量。本发明通过优化低分子量和高分子量聚合物的组合及比例,显著提高了坯体的机械强度,降低了坯体的杂质残留,尤其是碳残留。最终制备的坯体在干燥后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且杂质含量极低,大幅提升了增材制造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8662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42143.7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难熔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难熔金属三维异形件及增材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前驱体制备、增材制造浆料制备、增材制造和热处理。本发明采用难熔金属的氧化物前驱体为湿化学法合成的纳米粉体,可还原出纳米难熔金属粉体,经过打印和热处理后,可获得致密的难熔金属三维异型件。本发明在无压条件下即可烧结出致密金属件,保证了难熔金属的优异性能;在脱脂阶段不会分解放出气体,结合两步脱脂法,可以完全避免裂纹和孔隙的引入;各类金属盐制备可制备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在相同的工序下即可获得相应的金属构件;能够生产非薄壁件,具有工业化应用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55099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42142.2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固化间接增材制造金属铜异形件的方法及金属铜异形件,所述方法包括:光固化浆料制备、光固化增材制造、热处理。本发明无需高能激光束熔化铜粉,可以制备组织均匀、性能优异的金属铜构件;使用的设备相较于其他增材制造工艺成本都更低,具有批量化生产的能力;在脱脂阶段不会分解放出气体,结合两步脱脂法,可以完全避免裂纹和孔隙的引入;本发明采用铜的氧化物作为前驱体,相较于纯铜粉体密度降低了近30%,制得的光敏浆料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而不沉降。
-
公开(公告)号:CN113770375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858254.7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F10/16 , B22F1/102 , B22F1/065 , B22F3/10 , B22F9/04 , B22F10/64 , B33Y10/00 , B33Y40/10 , B33Y70/10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先进复合材料制备研究领域,特别提供一种复杂形状陶瓷基复合材料零件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将陶瓷粉末和硬质合金粉末按照比例均匀混合,在混合粉末表面包覆均匀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层,得到改性粉末;然后,将改性粉末均匀地分散在乙醇溶液中,加入苯乙烯、引发剂、石蜡,加热搅拌均匀,烘干研磨过筛后得到PS/EVA双覆膜粉末,采用悬浮式整形对双覆膜粉末进行整形处理;进行低温打印,得到具有复杂形状打印坯体,通过脱脂和烧结获得具有复杂形状的硬质合金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零件。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方法为制备复杂形状的陶瓷基复合材料零件提供了可能,具有设计灵活、近净成形、低成本制备较大尺寸零件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751704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859987.2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研究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用于选区激光烧结打印覆膜钨合金及制备和打印方法。该方法首先功能化的碳纳米管与聚酰胺复合,并通过溶解沉淀的方法将其覆膜在钨合金粉末上,将所得粒料进行研磨制备出用于选区激光烧结打印的粉料。因使用了功能化的碳纳米管,增加了改性粉末对激光的吸收率,采用30‑40W的激光功率便可对其进行打印,即可制备出形状复杂的钨基合金零件;坯体强度可达15‑25MPa。烧结后其致密度可达95%,本发明为钨合金零件的增材制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可以低成本制备单件或小批量零件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603163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111116.7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增材制造成型系统及3D打印方法,所述增材制造成型系统包括可旋转成型缸、保护气循环系统、激光模块、工作台和控制模块;可旋转成型缸的旋转轴线垂直于工作台;保护气循环系统形成稳定的风场,风场覆盖可旋转成型缸;控制模块控制可旋转成型缸的旋转位置、激光的扫描及风场的开闭;激光扫描方向始终垂直于风场的吹风方向。所述3D打印方法利用了上述增材制造成型系统。本发明利用建模配合成形缸的旋转,使得零件的激光扫描方向垂直于风场,从而提高去除飞溅物的效率;与现有设备相比,提高风场对飞溅物的承载能力,更高效地除去飞溅物,提高零件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