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66860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02486.7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床变温吸附气体净化系统及工艺,属于气体净化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至少三个吸附床,每个吸附床均设有进料端和出料端,原料管线和排气管线连接吸附床的进料端,集气管线连接吸附床的出料端,加热管线连接吸附床的进料端和出料端,加热管线上设置加热器。原料气通过原料管线进入每一个吸附床,每个吸附床均重复执行吸附步骤、加热步骤、预冷步骤和冷却步骤的循环。本发明可减小变温吸附气体净化系统的余热排放并提高其产品气回收率,在空气干燥和天然气处理等工业场合具有重大节能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527409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83492.8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5J15/00
Abstract: 一种自适应被夹持物形状的气动软体机械手及其使用方法,包含可控弯曲壁面、颗粒物质充排气口一、充排气口二、柔性膜、多孔板、固定底座以及相应的气源;可弯曲壁面内部含有气囊,气囊与充排气口一相连接,充气时向内弯曲、抽气时壁面向外弯曲,分别实现对被抓取物的夹持和释放;可控弯曲壁面、柔性膜和多孔板组成封闭腔体——即柔性袋,柔性袋内装有颗粒物质,抓取过程中柔性袋自适应被抓取物体形状,并作为垫子增加壁面与被抓物体接触面积,从而增强夹持力。本发明在气动软体机械手内侧设置柔性袋的作用:可以增加与被抓取物体的接触面积,以增加夹持力。在外壁设置可弯曲度柔性壁面,通过柔性壁面弯曲变形以克服抽气引起的颗粒收缩。
-
公开(公告)号:CN10410120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354431.8
申请日:2014-07-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95 , Y02P60/853 , Y02P7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耦合变温交变气流和振动的厚层谷物干燥系统和方法,能够根据谷物颗粒内部的传热传质特性控制进入干燥室的热量、气流温度、气流速度和气流方向,使热输入与谷物干燥动力学过程相匹配。所述方法包括:对干燥室送入正向高温干燥气体直到中部测温器测得的温度达到预设的干燥温度;将气体温度降低送入中温缓苏气体,直至对端的测温器测得的温度也达到预设的干燥温度;此时改变气体方向,对干燥室送入逆向高温干燥气体直到中部测温器测得的温度达到预设的干燥温度;将气体温度降低送入中温缓苏气体,直至对端的测温器测得的温度也达到预设的干燥温度;如此重复,直到干燥室内谷物含湿量达到预设的含湿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790817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18528.1
申请日:2014-01-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式液体泵,该振动式液体泵包括振动驱动装置、振动头、振动泵管和自动启闭阀,所述振动驱动装置通过振动头与振动泵管相连,振动泵管下端部装有自动启闭阀;所述自动启闭阀由薄片状自动启闭阀阀体和自动启闭阀阀座组成。该液体泵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损耗低,造价低廉,易于制造与维护,使用寿命长,操作简便,携带方便,同时可以用机械、动力设备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代替振动驱动装置,用于吸收机械、动力设备的振动余能,并对机械、动力设备起到减震的作用。应用于该液体泵上的自动启闭阀可以有效提高振动式液体泵的工作效率,提升液体泵的输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060544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41470.0
申请日:2010-11-1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4B35/626 , C04B35/584
Abstract: 一种利用硅粉做添加剂实现非晶氮化硅粉体的快速晶化方法,属于超细氮化硅粉末的制备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将非晶氮化硅粉和作为添加剂的硅粉按照氮化硅粉∶硅粉=(98~50)∶(2~50)的质量比例充分混合,再经过筛分、干燥工序后,装入高温氮气炉内进行非晶氮化硅的晶化;添加剂硅粉在有效缩短非晶氮化硅晶化时间的同时,与氮气发生燃烧合成反应生成α相氮化硅,最终产品为高α相氮化硅粉体,产品中硅含量在0.1%以下。硅粉作为晶化添加剂,可以在有效促进非晶氮化硅粉晶化过程,大大缩短晶化时间的同时,完成硅粉自身的氮化。该方法生产效率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快速节能、且产物纯度高,特别适合通过非晶氮化硅粉来批量生产高α相含量的优质氮化硅粉。
-
公开(公告)号:CN101566404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910130802.3
申请日:2007-04-1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 Y02B30/62
Abstract: 一种中低温余热转化为蒸汽的系统及方法,属于能源技术、热能工程以及材料工程等相互交叉的技术领域。所述系统由蒸发器、吸收器和发生器组成热泵开路循环系统,并在吸收器和发生器之间设置冷却晶析器和固液分离器。将发生器蒸汽引至外部加以利用并冷凝,实际上是将冷凝器置于外部。用250-1300℃的热源作为热泵循环系统发生器的热源,而用90-500℃的中低温余热作为蒸发器的热源,同时从吸收器和发生器得到蒸汽。其优点在于,热回收效率高,每一份热值的热源与一份热值的中低温余热可产生2份热值的蒸汽,流程简单,设备造价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373839A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710138771.7
申请日:2007-08-20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CO的去除方法及装置和质子交换膜电池发电方法及系统。该CO的去除方法,是将所述重整氢气进行两段催化甲烷化反应,第一段甲烷化,采用第一甲烷化催化剂,在温度330-180℃的条件下去除CO,在保持CO2的转化率小于5%的同时,使CO体积百分含量降低到0.1%以下;以及第二段甲烷化,采用第二甲烷化催化剂,在温度220-110℃的条件下去除CO,在保持CO2的转化率小于5%的同时,使CO体积比含量降低到30ppm以下。本发明还提出了实现上述方法的CO的去除装置,以及包含上述方法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方法和系统。该方法CO脱除深度高,避免了PEMFC的阳极中毒,且只有少量的CO2发生甲烷化,因而效率高;每段甲烷化反应器的操作温度范围较宽,有利于装置和控制系统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1219321A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710175591.6
申请日:2007-10-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01D53/00
Abstract: 一种利用导磁轭铁加强层叠磁体阵列实现空气中氧气富集的装置及方法,属于气体分离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层叠磁体阵列、导磁轭铁、磁场空间、磁场空间开放边界上的流动阻尼层、空气源、缓冲器、空气输送管、入口过渡段、出口过渡段、富氧空气输送管、阀门、富氮空气输送管、容器外壳以及富氧气体出口气体电加热器。方法是使空气注入一个具有开放边界、在边界上存在梯度方向指向内部的梯度磁场的磁场空间,在空气从开放边界流出时,利用梯度磁场对氧气分子产生的作用力将空气中的氧气分子束缚在磁场空间内,在磁场空间内形成氧的富集区,把该区域内的气体引出得到富氧空气。优点在于:操作方便,造价低廉,能耗低,使用寿命长,适用性广,磁污染小等。
-
公开(公告)号:CN100386587C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610012196.1
申请日:2006-06-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F28D1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66
Abstract: 一种无泵自循环非真空分体式重力热管,属于泵循环技术领域。包括:集水箱、内循环管道、控制阀、蒸发器、热源、蒸发器入口、水封弯头、冷凝器、压力传感器和气库。集水箱(1)上方安装压力传感器(9),下方设有控制阀(3);控制阀(3)与蒸发器入口(6)前面的水封弯头(7)连接;蒸发器(4)埋在热源(5)中,通过内循环管道(2)连接至冷凝器(8);冷凝器(8)位于蒸发器(4)的上方,其出口与集水箱(1)连接,也可增设气库(10),气库(10)连接在集水箱(1)的上方。优点在于:采用集水箱和蒸发器入口之间的液位差所产生重力作为循环动力,实现无泵自循环;热管系统内部无需抽真空,工程上安装、使用和维护方便,工作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919417A
公开(公告)日:2007-02-28
申请号:CN200610112538.7
申请日:2006-08-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01D53/04
Abstract: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的三分子筛变温吸附空气纯化工艺及装置,属于空分装置节能降耗新工艺的技术领域。该空气纯化装置采用三个分子筛吸附器并联工作,分别用卸压阀、增压阀和自动控制阀与需纯化的空气和解吸再生用的污氮气管道相连,阀门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开关。采用三吸附器纯化工艺流程:第一台吸附器工作时,第二台吸附器加热解吸和冷吹降温,同时用第二台吸附器冷吹过程出口的温度较高的污氮气加热第三台吸附器,以充分利用分子筛吸附器冷吹过程出口污氮气的余热。节能率达到50%~60%,从而可有效降低空气纯化装置的能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