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354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501749.X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18/20 , B22F10/38 , B22F10/85 , G01N23/046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合金缺陷内壁氧化膜空间分布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工业CT量化激光粉末床熔融工艺制备的合金的缺陷内壁氧化膜空间分布,采用工业CT对激光粉末床熔融工艺制备的合金进行逐层扫描,明晰合金的缺陷的空间分布,通过不同的线性吸收系数值,采用离散最小二乘分割方法将CT切片逐层分割,重构金属、氧化膜和孔隙的空间分布,可以降低增材制造对于工艺要求的窗口范围,对于推动增材制造技术的产业化落地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186809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463710.7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10 , G06F113/08 , G06F113/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激光粉末床熔融多道多层扫描仿真方法,利用多物理场模型模拟激光粉末床熔融过程中的热场分布和凝固过程,调节优化激光粉末床熔融工艺,最终获取较优的激光扫描策略;本发明基于Flow3D的激光粉末床熔融多道多层扫描仿真方法,相比于传统的以经验和试错为主实验探索,周期更短,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同时,通过优化后的激光重熔和扫描策略的耦合工艺,可以提高熔池稳定性,优化熔体流动性,提高实际打印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16152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1093576.8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耐蚀高强铝合金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晶内纳米级新型析出相弥散分布和晶界处传统η/η΄析出相改进的抗应力腐蚀高强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合金成分优化、轧制和热处理工艺协调制备晶内纳米级析出相弥散分布,同时改性晶界处的η/η΄相。该组织的晶内相可对合金内H原子呈现捕获效用的同时,避免成为点蚀的萌生位点,晶界改性提升了铝合金开裂抗性,可协同实现高强铝合金的强塑性和优良耐蚀性。为不同服役环境下,对承力和耐蚀要求复杂的轻量化结构件提供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3138157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10380130.2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型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针对铝合金挤压型材应力腐蚀敏感性的无损评估方法。本发明根据铝合金型材不同区域的微观组织、力学及腐蚀性能的差异,将不同微观组织对应的显微硬度、腐蚀电位、面电阻及晶粒尺寸形成数据集。基于该数据集用机器学习方法训练预测模型,最终完成了根据待测表面的显微硬度、腐蚀电位以及面电阻确定该表面的晶粒大小,进一步判定铝合金型材应力腐蚀敏感性。针对现有技术在大型铝合金挤压型材表面微观组织识别的精确性和实时性上的不足,提出一种可通过手持装置测量少数点,快速、无损地检测铝合金大型挤压型材的整体应力腐蚀敏感性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230347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97917.2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增材制造裂纹减少的镍基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优化合金成分,建立了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不同成分与凝固析出惯序关系,同时调控凝固温度区间,使得凝固末期液相能充分回填。与标准镍基高温合金相比,打破了同等成分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裂纹敏感性问题,实现强度和塑性协同提高,制备的镍基高温合金的屈服强度≥750 MPa,抗拉强度≥1000 MPa,断后伸长率≥25%,平均晶粒尺寸在20μm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1723034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497917.2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增材制造裂纹减少的镍基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优化合金成分,建立了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不同成分与凝固析出惯序关系,同时调控凝固温度区间,使得凝固末期液相能充分回填。与标准镍基高温合金相比,打破了同等成分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裂纹敏感性问题,实现强度和塑性协同提高,制备的镍基高温合金的屈服强度≥750 MPa,抗拉强度≥1000 MPa,断后伸长率≥25%,平均晶粒尺寸在20μm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1614496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402300.1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激光粉末床熔融高强韧哈氏合金及其制备工艺,通过设计优化激光扫描策略,包括激光熔化次数和激光扫描路径,采用激光重熔和棋盘扫描策略的耦合工艺,细化晶粒,降低了成形态合金内部位错密度,协同提升了哈氏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制备的哈氏合金的相对密度≥99.00%,抗拉强度810MPa,断后延伸率25%。
-
公开(公告)号:CN115161524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93576.8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耐蚀高强铝合金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晶内纳米级新型析出相弥散分布和晶界处传统η/η΄析出相改进的抗应力腐蚀高强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合金成分优化、轧制和热处理工艺协调制备晶内纳米级析出相弥散分布,同时改性晶界处的η/η΄相。该组织的晶内相可对合金内H原子呈现捕获效用的同时,避免成为点蚀的萌生位点,晶界改性提升了铝合金开裂抗性,可协同实现高强铝合金的强塑性和优良耐蚀性。为不同服役环境下,对承力和耐蚀要求复杂的轻量化结构件提供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495950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900252.4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48 , C22C38/44 , B22F10/28 , B22F10/64 , C21D6/02 , B22F1/065 , B33Y70/00 , B33Y10/00 , B33Y4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材制造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织可调控的增材制造高强韧高耐蚀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将合金成分优化到满足增材制造不锈钢合金成分与相组成关系相图的铁素体马氏体相区界面,打印后显微组织主要为大尺寸的铁素体相,采用直接时效处理,可以在铁素体基体中形成纳米级析出相,明显提高增材制造合金的强度;同时,铁素体基体拉伸过程发生明显的变形孪晶,提高其塑韧性。除此之外,采用固溶+时效处理,通过调整固溶温度,实现不同配比的铁素体‑马氏体不锈钢的调控。该类不锈钢可以实现明显优于传统锻造马氏体不锈钢的耐蚀性,最终调控制备出多重相分布的高强韧、高耐蚀不锈钢,为借助增材制造制备显微组织可调控的高性能不锈钢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014462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1910514183.1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激光熔融型不锈钢表面纳米管阵列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激光熔融型不锈钢先用碳化硅砂纸逐级打磨,用去离子水洗涤干净,干燥。步骤2:对激光熔融型不锈钢进行电解抛光预处理。步骤:3:抛光后的激光熔融型不锈钢用丙酮和酒精超声清洗20min,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干燥。步骤4:对激光熔融型不锈钢进行阳极氧化工艺处理,采用磷酸二氢钠0.1~0.5mol/L,高氯酸0.05~0.3mol/L,乙二醇0.3~0.6mol/L,溶剂为去离子水。本发明操作简单,阳极氧化工艺的电源使用方式是单一的恒电流,简单易行,阳极氧化后激光熔融型不锈钢结构完整,实现了对激光熔融型不锈钢表面纳米管阵列的制备,获得较大的电化学表面积,为生物、催化领域提供更大的活性位点,提高了表面耐蚀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