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0511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451507.X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IPC: C08G65/16 , H01M10/0525 , H01M10/0565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备凝胶电解质的组合物及其电解质与电池,该组合物包含锂盐、环状化合物单体、引发剂、溶剂。本发明首次采用含有取代基的三苯基膦作为引发剂,诱导1,3‑二氧戊环等环状化合物单体发生开环聚合,最终形成凝胶电解质并应用于锂电池中,可显著提高电化学窗口,并能够提高循环稳定性以及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93735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544495.0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 C01G35/00 , C01G25/00 , C01G9/00
Abstract: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电池,复合固态电解质包含锂、镧、锆、M、氧、卤族元素,M包含Zn、Mg、Mn、Cd中的至少一种,卤族元素包含F、Cl、Br、I中的至少一种。该复合固态电解质具有较高的室温电导率,较好的界面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8850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344117.8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IPC: C01G45/12 , C01G53/00 , C01G19/02 , H01M4/04 ,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表面改性方法及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本申请表面改性方法,包括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与亚锡盐溶液混匀,在搅拌条件下,50‑95℃恒温反应2min‑20h;过滤恒温反应产物,对过滤的固体进行洗涤、干燥,300‑800℃烧结30min‑4h,获得表面改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本申请方法制备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表面具有尖晶石相层和SnO2层双层包覆,且材料表面具有氧空位,体相中部分Mn离子被还原;使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首圈库伦效率、放电容量、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本申请方法,不牺牲材料放电容量、工艺简单、重复性较好、资源利用率较高,具有较高经济效益,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27909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826980.0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IPC: D01F9/22 , D01F1/10 , H01M4/587 , H01M4/133 , H01M10/05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孔碳纤维,多孔碳纤维含有至少一条一维孔道,一维孔道位于碳纤维内部,且一维孔道呈线型;多孔碳纤维的层间距为0.35nm‑0.40nm。本申请多孔碳纤维内部具有连续、均匀的一维孔道,在提供活性位点的同时,能够增加电解液在孔道内的流淌速率,有利于电解液的浸润,也有利于离子的扩散和迁移,提高离子的迁移速率,进而能够增加负极材料的克容量,有效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可逆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5383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57901.8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 东莞超霸电池有限公司深圳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旧镍锌电池负极材料的有机酸浸出再生的方法,属于资源回收再利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过程:废旧镍锌电池拆解后分离得到负极片,煅烧后得到负极粉末;将负极粉末置于有机酸溶液中超声搅拌使锌溶解,过滤后得到浸出液;向浸出液中加入氢氧化钠颗粒至产生白色沉淀,静置、过滤、干燥后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煅烧后得到氧化锌粉末。本发明采用无机酸浸出,再生的产品可用于镍锌电池,并且可实现无废液排放。本发明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在于使用对环境危害小的有机酸,且几乎没有液体排放,不但能有效回收锌,还具有流程短,成本低的优势。本发明具有绿色、高效、流程简单的特点,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商业化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523306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1154412.1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含Li3N/LiF的锂合金及其电极与电池,该锂合金是由混合物制备得到,该混合物包含锂、金属氟化物、氮化物。该锂合金既能抑制与电解液的副反应,又能形成稳定的SEI膜,提高界面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57309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585437.2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IPC: C22C24/00 , C22C32/00 , C22C1/02 , C23C26/02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4/40 , H01M4/46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合金及其电极与电池,该合金含有锂、锡、X、氮元素,所述X选自铝、硼、硅、镁中的至少一种。该合金可用于制备电池的负极,附着至金属基底,显著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和界面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5581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584006.4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含氟无序岩盐富锂氧化物及其包覆的富锂正极材料与电池,含氟无序岩盐富锂氧化物具有通式:LixMyOzFu,0≤x≤3;0<y≤1;0<z≤2;0<u≤2;M包含Cr、V、Mo、Ti、Nb、Mn、Zr、Ni、Fe、Ru、Cu、Mg、W、Ta中的至少一种。该包覆材料含氟无序岩盐富锂氧化物可有效解决正极/电解液界面结构稳定性差、高电压下产气的问题,提升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78273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316766.7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IPC: H01M4/40 , H01M4/38 , H01M4/46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固态锂电池的负极材料及其应用。本申请用于固态锂电池的负极材料为锂、锡和镁的合金,其中,锂、锡和镁的质量比为锂:锡:镁=90~99:0.5~9.5:0.5~9.5。本申请用于固态锂电池的负极材料,采用特殊组分和配比的锂、锡和镁三元合金;其中锡和镁的适量掺入能够使锂负极材料在保持较高的容量和能量密度的前提下,可以有效降低锂负极的反应活性,抑制锂负极与电解液的副反应,得到稳定的锂/电解质界面,提高锂的利用率。本申请为固态锂电池提供了一种新的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的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279091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826980.0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研究院)
IPC: D01F9/22 , D01F1/10 , H01M4/587 , H01M4/133 , H01M10/05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孔碳纤维,多孔碳纤维含有至少一条一维孔道,一维孔道位于碳纤维内部,且一维孔道呈线型;多孔碳纤维的层间距为0.35nm‑0.40nm。本申请多孔碳纤维内部具有连续、均匀的一维孔道,在提供活性位点的同时,能够增加电解液在孔道内的流淌速率,有利于电解液的浸润,也有利于离子的扩散和迁移,提高离子的迁移速率,进而能够增加负极材料的克容量,有效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可逆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