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拟森林坡面枯落物层水文动态的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3234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358859.3

    申请日:2017-05-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模拟森林坡面枯落物层水文动态的测量装置,包括枯落物承接框架、第一测量装置与第二测量装置,枯落物承接框架第一端设有可伸缩的第一支撑件,第二端设有可伸缩的第二支撑件,第一端为开口结构,并与第一测量装置连接;枯落物承接框架上铺设承接筛网,承接筛网上方设有降水装置,承接筛网下方设有集水袋,集水袋底部设有与第二测量装置连接的出流口。本发明通过可伸缩的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调节枯落物承接框架的倾斜度,模拟不同坡度;通过第一测量装置与第二测量装置测定垂直下渗量和沿坡面产生的侧向迁移量,从而间接测定在不同降雨条件与不同坡度条件下枯落物层的截留量,对坡面枯落物层对降雨的分配进行动态监测。

    测量树枝吸附的可入肺颗粒物数值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80992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210430010.X

    申请日:2012-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质量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树枝吸附的可入肺颗粒物数值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密闭容器内的可入肺颗粒物数值,记为X;S2.在密闭容器内使用风力将所有附着颗粒物质从树枝上分离;S3.测量密闭容器内的可入肺颗粒物数值,记为Y;S4.根据X与Y的差值计算得到树枝吸附的可入肺颗粒物数值。本发明提供的测量方法通过采用风力使所有PM2.5从树枝上分离,避免了水洗方法会造成PM2.5在水中溶解的问题,能够准确的测量各种树枝吸附的PM2.5数值,为量化各种树种对PM2.5的吸附能力以及选择造林树种提供了准确依据。

    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方法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83072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110131329.8

    申请日:2011-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方法,涉及林业垂直配置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待配置区域的植被分布情况,对候选建群物种进行聚类分析;S2.根据步骤S1的聚类分析结果,确定所述区域的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本发明的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方法,由于根据该区域的植被分布情况对候选建群物种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在任一环境因子梯度上,候选物种被分为3-5个簇,并根据每个组群的分布特点,选定最佳分布物种,进而确定出该区域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能够合理的确定出该区域防护林体系垂直配置。

    一种防护林林分结构的量化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74006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010621103.1

    申请日:2010-12-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业科学技术领域,公开了防护林林分结构的量化研究方法,包括步骤:将目标林分结构中每木检尺的数据整理为csv格式;将csv格式数据转换为相对应的可视化彩图;对可视化彩图进行灰度处理;将处理之后的图像进行叠加,获得一幅彩图;对叠加得到的彩图进行灰度处理,得到一幅灰度图;利用得到的灰度图确定林分结构的信息指数和林分结构的稳定性。本发明利用R软件、Photoshop软件和ENVI软件将林分结构数据转换为图像进行处理,最终得出林分结构指标的综合体现信息,以此来评价林分结构的复杂程度和稳定性,该方法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适宜性更广,在评价森林结构,尤其是三维空间结构方面简易、快速且结果可信度高。

    一种防护林林分结构的量化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74006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621103.1

    申请日:2010-12-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业科学技术领域,公开了防护林林分结构的量化研究方法,包括步骤:将目标林分结构中每木检尺的数据整理为csv格式;将csv格式数据转换为相对应的可视化彩图;对可视化彩图进行灰度处理;将处理之后的图像进行叠加,获得一幅彩图;对叠加得到的彩图进行灰度处理,得到一幅灰度图;利用得到的灰度图确定林分结构的信息指数和林分结构的稳定性。本发明利用R软件、Photoshop软件和ENVI软件将林分结构数据转换为图像进行处理,最终得出林分结构指标的综合体现信息,以此来评价林分结构的复杂程度和稳定性,该方法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适宜性更广,在评价森林结构,尤其是三维空间结构方面简易、快速且结果可信度高。

    一种野外土壤孔隙网络结构动态变化观测系统及观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883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0967031.8

    申请日:2024-0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试多孔材料的渗透性,孔隙体积或孔隙表面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野外土壤孔隙网络结构动态变化观测系统及观测方法,采用可模拟土壤的一个断面上出现的相互作用的透明遮挡系统来隔开埋在土中的摄像机与土壤,使摄像机能够拍到土壤的动态变化过程的同时,确保拍到的结果不因壁效应而失真。其中力学性能与土壤一致的透明仿土使土壤受力不发生变化,防掺混半透膜在确保透明仿土不与土壤掺混影响观测的前提下,使土壤中生物及水分迁移不受影响,透明隔离板使摄像机不受干扰地拍摄。透明遮挡系统和摄像机都可在野外使用,配合无线变送器和太阳能电池板就能确保摄像机拍摄的结果实时传递给观测者,实现野外土壤孔隙网络结构动态变化观测。

    枯落物层水分垂直下渗量及水平迁移量的测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76251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210585895.0

    申请日:2012-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枯落物截留降雨后层内水分垂直下渗量及水平迁移量的分离测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钢环、圆桶、漏斗、集流筒以及电子天枰,其中:钢环嵌套在圆桶中,且底部铺设有尼龙网,用于盛装枯落物;漏斗位于圆桶内部,且位于钢环下方,并通过圆管与集流筒相连,用于将枯落物层垂直下渗的水分传送到集流筒中;集流筒位于圆桶外部,用于接收漏斗传送过来的水分;电子天枰分别位于圆桶及集流筒的下方,用于测定枯落物层水分的水平迁移量及垂直下渗量。本发明提出的装置能够在天然降雨或人工降雨条件下,对枯落物层水分垂直下渗量和水平迁移量进行分离测定,从而对枯落物层水分运动方式进行量化研究。

    枯落物层水分垂直下渗量及水平迁移量的测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7625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585895.0

    申请日:2012-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枯落物截留降雨后层内水分垂直下渗量及水平迁移量的分离测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钢环、圆桶、漏斗、集流筒以及电子天枰,其中:钢环嵌套在圆桶中,且底部铺设有尼龙网,用于盛装枯落物;漏斗位于圆桶内部,且位于钢环下方,并通过圆管与集流筒相连,用于将枯落物层垂直下渗的水分传送到集流筒中;集流筒位于圆桶外部,用于接收漏斗传送过来的水分;电子天枰分别位于圆桶及集流筒的下方,用于测定枯落物层水分的水平迁移量及垂直下渗量。本发明提出的装置能够在天然降雨或人工降雨条件下,对枯落物层水分垂直下渗量和水平迁移量进行分离测定,从而对枯落物层水分运动方式进行量化研究。

    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18423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07291.4

    申请日:201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和方法,该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包括第一薄壁桶、第二薄壁桶和上下开口的漏斗,以及用于固定支撑所述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的支撑架;所述第一薄壁桶的下端口与所述漏斗的上开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薄壁桶的下端口与所述漏斗的下开口密封连接;所述漏斗的侧壁底部设有若干个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雨量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薄壁桶的内径大于灌木的冠幅,所述漏斗下开口的内径大于灌木的地径直径。本发明适用于野外长期观测自然状态灌木层对自然降雨的截留过程,既不破坏灌木层原生状态,又能方便测量和记录灌木层在自然降雨状态下的降雨截留过程。

    测量树枝吸附的可入肺颗粒物数值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80992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430010.X

    申请日:2012-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质量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树枝吸附的可入肺颗粒物数值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密闭容器内的可入肺颗粒物数值,记为X;S2.在密闭容器内使用风力将所有附着颗粒物质从树枝上分离;S3.测量密闭容器内的可入肺颗粒物数值,记为Y;S4.根据X与Y的差值计算得到树枝吸附的可入肺颗粒物数值。本发明提供的测量方法通过采用风力使所有PM2.5从树枝上分离,避免了水洗方法会造成PM2.5在水中溶解的问题,能够准确的测量各种树枝吸附的PM2.5数值,为量化各种树种对PM2.5的吸附能力以及选择造林树种提供了准确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