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昆虫诱捕升降装置及其升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9286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407527.0

    申请日:2018-1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园林树木及林业昆虫防治领域,公开了一种昆虫诱捕升降装置及其升降方法。该昆虫诱捕升降装置包括:调节机构和诱捕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绳索和滑动机构;所述绳索绕经所述滑动机构,所述绳索的第一端与所述诱捕器连接,所述绳索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预定位置;所述滑动机构设置在第二预定位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昆虫诱捕升降装置及其升降方法,节省人力和时间,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高效、作业安全等优点。

    一种昆虫捕获装置及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73880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13205.1

    申请日:2017-04-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M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昆虫捕获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呈裙摆状或圆柱状固定在树干上的网片,所述网片的上端设有用于将所述网片固定在树干上的固定元件,所述网片的下端设有用于支撑网片的支撑组件,在所述网片与所述树干之间设有夹层。本发明提供的昆虫捕获装置及方法,基于害虫具有上树取食、下树产卵、聚集的生物习性设计而成,具有环保、无公害、防治效果显著、制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持效期长的优点,能够持久有效地捕获害虫,阻止害虫上树取食、下树产卵及聚集,尤其对沟眶象防治效果非常明显,防治效果达到92.08%。

    一种新型农药牛血清白蛋白‑噻虫啉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1963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25293.2

    申请日:2017-0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25/26 A01N25/10 A01N4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血清白蛋白包裹噻虫啉新型农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牛血清白蛋白包裹噻虫啉的过程采用了乳化固化法,首先,一定量牛血清白蛋白溶于双蒸水中配制成水相,噻虫啉溶解于乙腈做油相,高速搅拌下,将油相逐滴加入水相中,乳化一段时间,迅速冷却,超声粉碎得到超微乳液,冷冻,冷干得到噻虫啉白蛋白纳米粒。该方法采用的新型白蛋白纳米制备技术是在不改变白蛋白结构的前提下,将药物载入其中,增加载药量,同时具有缓释功能。纳米科技的利用可以使农药产品微型化,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显著地提高药效,有效增加药剂与靶标害虫的接触面积,更易被吞食和吸收,更好地发挥触杀和胃毒作用,实现纳米生物农药的高效、低毒、安全。

    香梨优斑螟的人工饲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09531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594494.6

    申请日:2013-1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香梨优斑螟的人工饲养方法,包括筛选梨树腐烂病菌的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培养成菌饼状态备用;然后将香梨优斑螟蛹羽化成成虫,按照雌雄比1:1放入备有蜂蜜水的养虫笼中进行交配,取出交尾后的雌虫在保鲜盒内产卵;最后将卵常规消毒后孵化出幼虫,将幼虫接入长成菌饼的培养皿内,直至幼虫化蛹。本方法简单方便,以梨树腐烂病菌菌饼做为香梨优斑螟的饲料,完成香梨优斑螟的生活史,在不伤害卵和幼虫的情况下可得到大量完好的卵、准确的各龄幼虫和蛹,具有发育历期短、存活率高等特点,为香梨优斑螟的生物学、生态学和防治技术等领域的深入系统研究提供了实验种群。

    一种红脂大小蠹驱避剂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96595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10074702.0

    申请日:2011-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脂大小蠹驱避剂,该驱避剂包含壬醛、3-辛醇、反-2-己烯醛、水杨醛和马鞭草烯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治红脂大小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红脂大小蠹引诱剂和驱避剂相结合来防治红脂大小蠹的技术。本发明的驱避剂可以有效驱赶红脂大小蠹成虫的靠近,且本发明通过在装有引诱剂的诱捕器悬挂位置的周围,按使用要求放置驱避剂,对红脂大小蠹的诱捕效果可以比单独使用引诱剂提高约1倍,同时能控制红脂大小蠹对诱捕器周围油松的危害,保护范围达40×40m2以上。

    一种害虫捕杀装置及方法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3004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104534.1

    申请日:2019-0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害虫捕杀装置及方法,害虫捕杀装置包括可套设于树干基部的筒体,筒体具有顶端开口和底端开口,底端开口的口径大于顶端开口的口径,顶端开口处设有固定组件,以使顶端开口与树干基部的表面紧贴,筒体的表面涂覆粘性物及复合杀虫剂。本发明基于害虫上下树习性和面对阻碍物特定的逃逸行为设计而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高效的捕获杀死害虫的同时,也适于大面积推广使用,将极大的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化学农药滥用造成的昆虫抗药性提高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环保、无公害、防治效果显著、制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持效期长的优点,能够持久有效地捕杀害虫。

    一种沟眶象诱捕器及其制作和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09907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890213.0

    申请日:2015-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M1/103 A01M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沟眶象诱捕器及其制作和应用方法,可作为诱杀臭椿专一钻蛀性害虫沟眶象的有效防治装置。该沟眶象诱捕器从上至下依次由帽、漏斗、桶体三部分构成,所述帽由帽体和帽臂构成,帽体呈顶端封闭,底部开口的圆柱状,圆柱的侧面以圆柱轴线对称的位置向下延伸形成两个凸缘,该凸缘即为帽臂,所述帽臂宽2.5-3.5cm,漏斗为上下均开口的圆台状,上开口大于下开口,所述帽臂与漏斗的上开口固接,漏斗下开口插接入桶体,桶体上缘与漏斗上开口边缘平行,漏斗下开口位于桶体内。本发明针对沟眶象的特点,设计的地埋式防逃逸型诱捕器提高了沟眶象的诱捕率,而且使用废弃的可乐或雪碧瓶的塑料瓶体等原料制作诱捕器,即对废弃物进行了利用,减少污染,节省了成本,也便于在防治诱捕虫害的现场进行快速、便捷地制作诱捕器,获得了显著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一种沟眶象食物源引诱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79696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891277.2

    申请日:2015-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沟眶象食物源引诱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可作为监测诱杀臭椿专一钻蛀性害虫沟眶象的有效防治手段。该引诱剂的成分包括苹果、绵白糖、乙酸或陈醋、95%酒精、大豆油、尼泊金甲酯,山梨酸钾,蒸馏水。将以上成分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引诱剂装入80ml缓释诱芯瓶内,制成诱芯,置于2L雪碧或可乐瓶制作成的地面诱捕器内,用于诱杀处于产卵期和补充营养期的沟眶象雌、雄成虫。本发明所提供的引诱剂及其应用,不仅有效地减少的林间虫口密度,而且无公害、制作及操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持效期长,1瓶诱芯持效期可达23天以上。

    香梨优斑螟的人工饲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09531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10594494.6

    申请日:2013-1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香梨优斑螟的人工饲养方法,包括筛选梨树腐烂病菌的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培养成菌饼状态备用;然后将香梨优斑螟蛹羽化成成虫,按照雌雄比1:1放入备有蜂蜜水的养虫笼中进行交配,取出交尾后的雌虫在保鲜盒内产卵;最后将卵常规消毒后孵化出幼虫,将幼虫接入长成菌饼的培养皿内,直至幼虫化蛹。本方法简单方便,以梨树腐烂病菌菌饼做为香梨优斑螟的饲料,完成香梨优斑螟的生活史,在不伤害卵和幼虫的情况下可得到大量完好的卵、准确的各龄幼虫和蛹,具有发育历期短、存活率高等特点,为香梨优斑螟的生物学、生态学和防治技术等领域的深入系统研究提供了实验种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