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93592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371240.3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463 , C02F1/467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絮凝原位耦合电芬顿溢流污水快速净化技术,其特征在于电絮凝工艺阳极产生的Fe2+与Fe3+,经过一系列水解和聚合过程,形成多种羟基络合物和氢氧化物,通过电化学诱导絮凝过程实现快速处理溢流污水中悬浮物和非溶解态污染物的目的,同时磷原子和铁原子掺杂多孔碳阴极能够通过3电子迁移行为,强化溶解氧还原产生过氧化氢,在阳极产生Fe2+和Fe3+原位催化作用下产生羟基自由基,氧化去除溢流污水中存在溶解态COD和氨氮,最终实现溢流污水的快速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486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75033.X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初雨弃流分质处理的混凝‑低压膜滤装置及其运行方法,该水处理方法由雨水收集装置、混凝剂药池、混凝‑超滤一体化膜池共同构成,所述初雨主要指降雨初期(0‑5min),前2‑5mm的降水;所述混凝‑超滤一体化膜池包括混凝反应与过滤过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初期雨水高效回收利用的处理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混凝‑膜滤联用工艺,在有效去除初期雨水中的多种污染物的同时,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运行成本,具有应用绿色能源、占地面积小、设备构造简单、易于维护等优势,适用于雨水的分散式处理与资源化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2390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82570.2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9/00 , C02F1/52 , C02F1/72 , C02F1/00 , C02F10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固定化材料界面电子迁移介导过氧化物去除残留药物的制药废水深度处理方法。以多孔、高稳定性、高机械强度的SiC泡沫为载体,界面原位、高分散负载CuBi2O4、CuCo2O4、Cu/MnO2、Fe/C3N4高活性组分,有效解决粉体活性成分易团聚、难分离和回收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加入盐酸羟胺、抗坏血酸强化活性成分界面电子转移,解决高价态金属离子还原速度慢和自由电子再生难的问题,达到高效活化过氧化氢、单过一硫酸盐、过二硫酸盐和臭氧,介导高氧化能力羟基自由基、硫酸盐根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单线态氧的产生,实现饮用水和污废水难降解有机物高效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40905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122346.3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72 , C02F1/70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化过硫酸盐去除有机污染物协同控制卤代副产物的水处理方法。采用铁碳复合材料,将其与过硫酸盐同时投加于水体中,铁碳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产生羟基自由基、硫酸根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单线态氧以及高铁酸盐等活性氧物种,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同时,通过铁碳复合材料界面还原作用,抑制活性卤以及卤素自由基产生,削减卤代副产物产生,有效解决了高级氧化技术产生卤代副产物的技术问题。该水处理方法自由基生成速度快,有机物降解效率高,卤代副产物削减幅度大,操作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因此,铁碳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非均相高级氧化技术在去除有机污染物协同控制卤代副产物生成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55755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371111.4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00 , C02F1/463 , C02F1/78 , C02F101/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初期雨水和城市溢流污染的电絮凝耦合臭氧催化氧化快速净化水处理装置及运行方法,该一体化装置内部多对片状电极平行放置,电极下方为催化剂层,在催化剂顶部设置格网固定催化剂,底部用承托架支撑,承托架下端配有曝气装置。基于本发明,电絮凝产生的絮体可以高效去除雨水中的悬浮物及其表面的非溶解态污染物,同时其阳极产物能够协同固相催化剂催化臭氧分解产生·OH,提高对溶解性COD和氨氮的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效果,具有占地面积小、设备构造简单、易于维护等优势,能够实现初期雨水中悬浮物、有机物和氨氮的同步快速去除,提供了面向初期雨水和城市溢流污染净化的一体化装置系统及运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55755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11371111.4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00 , C02F1/463 , C02F1/78 , C02F101/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初期雨水和城市溢流污染的电絮凝耦合臭氧催化氧化快速净化水处理装置及运行方法,该一体化装置内部多对片状电极平行放置,电极下方为催化剂层,在催化剂顶部设置格网固定催化剂,底部用承托架支撑,承托架下端配有曝气装置。基于本发明,电絮凝产生的絮体可以高效去除雨水中的悬浮物及其表面的非溶解态污染物,同时其阳极产物能够协同固相催化剂催化臭氧分解产生·OH,提高对溶解性COD和氨氮的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效果,具有占地面积小、设备构造简单、易于维护等优势,能够实现初期雨水中悬浮物、有机物和氨氮的同步快速去除,提供了面向初期雨水和城市溢流污染净化的一体化装置系统及运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98668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068739.1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72 , C02F10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制药尾水原位电芬顿自氧化电活性膜深度净化方法。本发明采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前驱体热解和盐酸刻蚀方法制备得到铁基单原子碳材料,通过真空负压法将单原子材料负载在陶瓷膜表面制备得到电活性膜,利用电活性层中碳基质上锚定大量分散的铁原子,形成铁‑碳‑氯不饱和配位的电子结构,避免了金属溶出的现象,克服了电芬顿中铁离子还原受限的问题,并作为催化活性位点向外提供电子强化阴极电子转移特性,促进氧气的吸附和活化,加快羟基自由基的产生,同时耦合膜分离过程提高电芬顿氧化的传质效率,实现原位电芬顿自氧化制药尾水的高效去除,减缓膜污染因子产生,在制药废水深度处理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21549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0921579.X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9/00 , C02F1/72 , C02F1/78 , B01J23/34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23/755 , B01J23/83 , B01J23/889 , C02F101/30 , C02F103/34 , C02F1/46 , C02F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制药废水残留药物去除的电絮凝‑臭氧催化氧化‑陶瓷膜耦合水处理技术。本发明阳极采用铁片,阴极采用铁电极、不锈钢电极、碳基气体扩散电极铁、磷掺杂石墨烯电极,以CuMn2O4、CuFe2O4、MnFe2O4等粉体催化剂和赤泥负载铈、CuMn2O4负载型催化剂、MnO2‑Co3O4负载型催化剂等负载型催化剂作为高效催化臭氧分解催化剂,用于促进臭氧分解成·OH,提高臭氧利用率,强化制药废水残留药物的降解、脱毒与矿化;采用陶瓷膜完成泥水分离;电絮凝与臭氧催化氧化工艺能够通过絮凝、臭氧氧化和臭氧催化氧化等作用显著缓解膜污染,维持系统长效运行,实现制药废水尾水中残留药物高效去除,达到水质净化和再生回用的目的,在制药废水深度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8616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26027.6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5B19/418 , C02F1/00 , C02F1/72 , C02F1/78
Abstract: 本发明智慧水厂运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级氧化水处理工艺智慧管控方法,旨在解决传统水厂面临的技术老旧、监控不足、资源利用低下等问题。该方法通过高精度传感、物联网、机器学习和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实现对水处理过程的实时监控与智能调节。具体包括数据采集、上传、清洗、可视、处理及下发等步骤,利用多种传感器采集水质数据,通过边缘网关加密上传至大数据中心,并采用动态箱型图法清洗数据。同时,构建三维可视化数字孪生体模型展示实时数据,运用MLR、SVR、RF和LSTM等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出水水质并生成调节指令。采用了贝叶斯算法对超参数进行细致调优,从而实现了对工艺参数的精确调整与智能化管理。该方法显著提升了处理效率与精度,降低了运营成本,确保了出水水质稳定达标,为水处理行业带来了显著的进步和新的突破。
-
公开(公告)号:CN11843970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349343.2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絮凝‑臭氧催化氧化水处理工艺、装置及其深度净化制药废水方法。本发明通过电絮凝工艺产生的絮凝体,原位强化去除水中悬浮物,减轻了悬浮物对臭氧催化氧化的负面影响,阳极牺牲产生的铝、铁、锌多羟基氧化物催化臭氧分解产生·OH,原位催化臭氧氧化净化制药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与固相催化臭氧氧化协同作用,强化对制药废水中残留药物的降解、脱毒和矿化,外加电场即可以实施电絮凝,也可以通过阴极提供电子催化臭氧氧化,进一步强化制药废水中残留药物的降解,实现悬浮物和难降解有机物的同步去除以及制药废水深度净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