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渗透系数的测定装置及其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20663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711386366.7

    申请日:2017-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渗透性测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渗透系数的测定装置及其组建方法,包括纵向渗透测定装置、横向渗透测定装置和测定记录装置;纵向渗透测定装置和横向渗透测定装置均具有各自的渗水部件和集水部件,渗水部件均竖直插入被测土壤区,以形成横向渗透测定中水样横向流通的入渗区和纵向渗透测定中水样纵向流通的入渗区,各集水部件的进水口与其对应的入渗区连接,集水部件的出水口与测定记录装置连接,以使入渗区中渗出的水样流入测定记录装置进行土壤渗透系数的测定。本发明通过渗水部件和集水部件对水流方向进行控制分离为横向和纵向,求出不同深度土壤渗透系数及渗透过程变化。解决了原野外测定和室内测定的局限性,科学高效。

    一种土壤渗透系数的测定装置及其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2066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386366.7

    申请日:2017-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渗透性测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渗透系数的测定装置及其组建方法,包括纵向渗透测定装置、横向渗透测定装置和测定记录装置;纵向渗透测定装置和横向渗透测定装置均具有各自的渗水部件和集水部件,渗水部件均竖直插入被测土壤区,以形成横向渗透测定中水样横向流通的入渗区和纵向渗透测定中水样纵向流通的入渗区,各集水部件的进水口与其对应的入渗区连接,集水部件的出水口与测定记录装置连接,以使入渗区中渗出的水样流入测定记录装置进行土壤渗透系数的测定。本发明通过渗水部件和集水部件对水流方向进行控制分离为横向和纵向,求出不同深度土壤渗透系数及渗透过程变化。解决了原野外测定和室内测定的局限性,科学高效。

    一种径流泥沙和壤中流的测定系统及其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07663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385693.0

    申请日:2017-1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4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径流泥沙和壤中流的测定系统及其组建方法,包括径流泥沙自动测定装置、壤中流自动测定装置和记录装置,径流泥沙自动测定装置包括构建板和第一测定组件,构建板垂直插入地下,构建板插入地下的部分为地下板段,留在地上的部分为地上板段,地上板段通过连接件依次连接围出径流小区,第一测定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样出口、泥沙测定器和径流测定器,构建板与样出口通过通样管连接,径流小区的径流水和泥沙混合样通过样出口进入泥沙测定器,泥沙测定器对其滤出的泥沙样进行测定,径流测定器对流经泥沙测定器后流入径流测定器的径流水样进行测定,记录装置记录径流泥沙自动测定装置和壤中流自动测定装置的测定结果。

    应用于河流生态系统控制水体污染的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87309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210141629.9

    申请日:2012-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河流生态系统控制水体污染的方法,采用生物膜法和物理吸附法相结合的组合方法的方法对水体污染进行控制,所述组合方法通过同一个装置实现。所述用于该方法的装置由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装置和物理吸附处理装置组合而成。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挂膜成功的陶粒装入网袋制成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装置,其能够在气候较为温暖的季节起到良好的净化水体的作用;在气温较低的秋冬季,使用其中的物理吸附处理装置来吸附去除水体中的氨氮及磷将能有效的控制水体污染,可适用于全年自然条件下使用,而且原料易得,不产生二次污染,成本更为经济,更便于推广使用。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数据的防护林退化程度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6025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47137.8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图像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其具体地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多光谱数据的防护林退化程度分析方法,其利用多光谱无人机采集样地防护林的多光谱图像,通过计算样地防护林的多光谱图像中各个局部区域的光谱反射率、植被指数和纹理指数来构建多光谱图像的多源特征矩阵,进而,通过对多光谱图像的多源特征进行深度学习和交互融合处理,以全面获取样地防护林植被状态的综合表征信息,并据此实现对样地防护林退化率的智能解码估计,根据所述样地防护林的退化率,构建风险退化区域,以对所述风险退化区域进行精准管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防护林退化程度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从而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更为科学和精确的决策支持。

    基于人工智能视觉识别的防护林退化调查和评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28944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51907.8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护林退化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人工智能视觉识别的防护林退化调查和评估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还包括与数据获取模块输出端连接的风险范围确定模块。通过指定区域来构建虚拟指定平面区域,以在虚拟指定平面区域中确定指定坐标,基于所确定的指定坐标明确无人机所要在指定区域下采集的防护林的图像数据,以实现对防护林内图像数据采集方式的规划,实现对防护林全面且高效的图像数据采集;基于图像数据判定目标图像数据,借助于所确定的指定坐标判定目标指定坐标,结合目标指定坐标和等分线以及退化线构建风险退化区域,以对防护林内的风险退化区域执行精准管控。

    多通道均匀进气溶胶实验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388255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747073.1

    申请日:2015-1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5 G01N33/0004 G01N33/0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均匀进气溶胶实验检测系统,包括进气部分,用于产生均匀的且具有特定粒径的气溶胶,并通过通风管道输送到实验气室部分;实验气室部分包括:多个实验气室,以及分别设置在每一实验气室前端和后端的检测室,通过检测室来检测进入实验气室前后的气溶胶浓度;所述多个实验气室中至少有一个空白实验气室,用于测量空白背景值,剩余的实验气室中均放置不同的实验材料,用于测量实验前后对应的材料实验值;根据每一实验气室测量的材料实验值、空白背景值及对应实验材料的面积计算所述对应实验材料的气溶胶吸附能力。本发明公开的系统,可以准确测量气溶胶在不同物质上的滞留吸附特性,对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种防护林生态环境效应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224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84145.2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护林生态环境效应监测方法,涉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结果展示,本发明在数据采集上,全面涵盖防护林内部及周边区域的气象、土壤和植被数据,为准确评估提供丰富基础;经过预处理得到标准化数据,增强了数据可比性与分析准确性;通过计算多个时间节点的平均值与变化率,反映长期影响和短期动态。综合防风固沙系数、水土保持系数和气候系数得出生态效应综合指数,结合预设权重值和阈值,全面评估防护林生态效应,将展示信号传输至监测中心,便于相关部门及时了解状况并采取措施。该方法对防护林管理和生态保护意义重大,能及时发现问题,指导科学管理和维护。

    一种基于EEMD方法对气象输入数据频率分解的统计降尺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907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00659.4

    申请日:2023-10-1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EEMD方法对气象输入数据频率分解的统计降尺度方法,属于气象与水文交叉技术领域。针对目前存在的小尺度气象数据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及相关性丧失问题,本发明通过EEMD将小尺度气象和大尺度气候的时间序列拆分为趋势、季节、周期等多个单分量信号,使每个分量信号只包含一种成分以减少其他成分的干扰,提升拟合效果,利用MLP模型解决小尺度气象因子与大尺度气候变量的非线性问题,以BMA方法根据模拟与实测数据的一致性自适应赋值各GCM的权重,降低低性能GCM的影响,构建SWG将空间降尺度模型输出的月尺度数据降为日尺度,通过SP算法重构多站点间日尺度数据的相关性,为模拟未来情景提供有效驱动数据。

    基于大数据的生态环境智能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3096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93836.0

    申请日:2023-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大数据的生态环境智能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每个预设时刻下的溶解氧浓度,以及构成每个组合力传感器的每个目标力传感器在每个预设时刻下采集的目标力值;对构成每个组合力传感器的所有目标力传感器进行划分;确定每个组合力传感器在每个预设时刻下的正面生物活动指标、反面生物活动指标和整体生物活动指标;确定生物影响指标;根据生物影响指标,对当前时刻下的溶解氧浓度进行修正,得到目标氧浓度,并基于目标氧浓度,判断藻类含量是否超标。本发明通过对采集的所有溶解氧浓度和目标力值进行数据处理,提高了藻类含量是否超标判断的准确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