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166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13347.6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力智能安全工器具柜,涉及电力安全工器具存取控制技术领域,工器具柜包括:主柜及至少一个副柜;主柜包括人机交互模块,副柜包括副柜控制模块及多个存储单元格;人机交互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的取操作指令,向用户提供第一交互控件,接收用户通过第一交互控件输入的目标工器具类别及目标工器具使用信息,以及,在确定副柜中存储有多个与目标工器具类别对应的待取工器具的情况下,基于目标工器具使用信息确定目标待取工器具;副柜控制模块用于确定目标待取工器具所对应的第一目标存储单元格,控制第一目标存储单元格开启。本申请能够有效提高电力安全工器具的存取效率和存取安全工器具的准确性,从而降低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48776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47664.2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庐江县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FID标签密钥更新方法、装置、系统、RFID标签读写器、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更新方法包括:上位机根据密钥分散因子的类型获取与待更新的RFID标签对应的密钥分散因子;将该密钥分散因子发送到密码机,以使密码机根据该密钥分散因子和预存的根密钥生成分散密钥,使用预存的保护密钥对该分散密钥进行加密处理生成分散密钥的密文;将该分散密钥的密文发送到RFID标签读写器。由此通过对RFID标签密钥数据进行加密发送的方式,保障了RFID标签密钥数据的安全写入,实现了对RFID标签密钥数据的保护,进而保障了RFID标签中的应用数据不被非法篡改。
-
公开(公告)号:CN11703863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779060.7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L23/525 , H01L21/76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潜望式物理编码芯片及其制作方法,属于芯片技术领域。所述潜望式物理编码芯片包括:绝缘基板;导电金属线,布置在所述绝缘基板内,所述导电金属线在所述绝缘基板内布置有多层;其中所述绝缘基板表面设置有多个激光通路入口,分别连接对应的激光传导光路的一侧,所述激光传导光路的另一侧延伸到所述绝缘基板内部与导电金属线接通。本发明方案一方面通过设置多层金属线以保证信息存储可以扩展存储容量,另一方面,芯片里层金属线的断和连无法被观察到,增强芯片信息存储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3383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709902.1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K19/077 , G06F21/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提供一种电子标签的分离式制作方法及装置、电子标签。所述方法包括:在标签生产的主生产线将追踪号码写入标签的电子产品编码区;在标签应用属地识别标签的追踪号码,对追踪号码进行加密,将加密的追踪号码发送到标签生产的主生产线;在主生产线根据标签应用属地发送的追踪号码生成加密口令,将加密口令返回标签应用属地;在标签应用属地对主生产线返回的加密口令进行解密得到明文口令,通过该明文口令解锁标签的电子产品编码区,将电子产品编码区的追踪号码替换为对应该标签的资产管理编号。本发明实现电子标签分离式制作,同时避免了标签内电子产品编码区的锁定风险,且避免了解锁口令远程传输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04738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210034777.4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FID芯片阻抗及灵敏度的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三个公版标签天线中每个公版标签天线的天线阻抗值和天线增益;依次获取多个芯片中每个芯片与至少三个公版标签天线相连后形成的至少三个标签中每个标签的标签灵敏度,其中,多个芯片包括待测芯片和至少一个与待测芯片同型号的芯片;根据标签灵敏度、天线阻抗值和天线增益获取多个芯片中每个芯片的芯片阻抗值和芯片灵敏度;根据多个芯片中每个芯片的芯片阻抗值和芯片灵敏度,获取待测芯片的芯片阻抗值和芯片灵敏度。由此,能够准确高效的测试出芯片的阻抗值和芯片灵敏度,从而有利于设计出性能更加优异的天线以及获得灵敏度更高的标签。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1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395390.7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K7/10 , G06K17/00 , G06F18/2433 , G08B1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RFID监听系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属于射频识别技术领域。所述RFID监听系统包括:服务器和至少一个监测装置和至少一个RFID标签,所述监测装置与所述RFID标签一一对应;所述监测装置用于实时检测对应RFID标签周围的射频信号,在检测到射频信号为读写器信号时,对所述读写器信号进行解析,得到操作信息,并将所述操作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对所述操作信息进行识别,得到识别结果,并在所述识别结果为异常的情况下,触发预设的报警机制。从而有助于防止未经授权的操作,比如标签信息非法读取或篡改,提高了RFID标签读取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38392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010529848.9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K19/077 , G06K19/02 , H01Q1/22 , H01Q1/52 , H01Q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金属电子标签及其制造方法,抗金属电子标签包括:电子标签本体,所述电子标签本体适于设在设备上;金属隔离件,所述金属隔离件与所述电子标签本体连接,以将所述电子标签本体与所述设备隔离。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抗金属电子标签,通过在电子标签本体上设置金属隔离件,金属隔离件可以有效阻隔设备表面对电子标签本体识读距离的影响,保证了抗金属电子标签在不同安装环境中具有较好的识读性能;由此可以解决由设备表面不同的金属材质、设备表面金属材质的平整性和设备表面金属材质的厚度引起的抗金属电子标签识读距离差异较大问题,制作方便、简单,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48776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947664.2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庐江县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FID标签密钥更新方法、装置、系统、RFID标签读写器、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更新方法包括:上位机根据密钥分散因子的类型获取与待更新的RFID标签对应的密钥分散因子;将该密钥分散因子发送到密码机,以使密码机根据该密钥分散因子和预存的根密钥生成分散密钥,使用预存的保护密钥对该分散密钥进行加密处理生成分散密钥的密文;将该分散密钥的密文发送到RFID标签读写器。由此通过对RFID标签密钥数据进行加密发送的方式,保障了RFID标签密钥数据的安全写入,实现了对RFID标签密钥数据的保护,进而保障了RFID标签中的应用数据不被非法篡改。
-
公开(公告)号:CN11705736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48048.7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联网标签、读取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所述物联网标签包括:无源RFID模块和有源RFID模块;所述无源RFID模块与所述有源RFID模块连接;所述无源RFID模块存放有标签数据。使得该物联网标签同时具有源RFID和无源RFID的优势,从而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同时,通过将标签数据存放至无源RFID模块,采用无源读写器和有源读写器两种方式访问数据均为同一个数据区,使得不管是哪种场景所获取的标签数据的来源都相同,使读取到的标签数据更加可靠,提高了标签数据读取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47385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034777.4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FID芯片阻抗及灵敏度的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三个公版标签天线中每个公版标签天线的天线阻抗值和天线增益;依次获取多个芯片中每个芯片与至少三个公版标签天线相连后形成的至少三个标签中每个标签的标签灵敏度,其中,多个芯片包括待测芯片和至少一个与待测芯片同型号的芯片;根据标签灵敏度、天线阻抗值和天线增益获取多个芯片中每个芯片的芯片阻抗值和芯片灵敏度;根据多个芯片中每个芯片的芯片阻抗值和芯片灵敏度,获取待测芯片的芯片阻抗值和芯片灵敏度。由此,能够准确高效的测试出芯片的阻抗值和芯片灵敏度,从而有利于设计出性能更加优异的天线以及获得灵敏度更高的标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