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4356056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20099553.2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监测的距离量测装置,设置钢轨上,包括驱动控制装置、移动轮和夹板,移动轮设在驱动控制装置的底部,并位于钢轨顶面上,夹板设在驱动控制装置的两侧,并位于钢轨的左右两侧;驱动控制装置包括外箱体、控制器、驱动电机、移动电源和距离控制器,控制器设在外箱体顶面上,驱动电机、移动电源和距离控制器设在外箱体内,驱动电机与移动轮连接,并驱动移动轮移动,驱动电机、移动电源和距离控制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将测量设备设置在钢轨上并控制其自动沿钢轨行进实现对距离的测量,克服了传统的人工测量时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测量精度低的缺点,同时具有控制方式多样,方便人员操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4622145U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20628245.4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区印章的自动布置装置,包括布置装置和定位装置,布置装置包括移动底座、调节座、滑杆、测区印章和控制系统;调节座设在移动底座上,滑杆设在调节座上,测区印章设在滑杆顶端,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装置、控制板和传感器,控制板设在移动底座上,控制板与移动底座、调节座、滑杆和测区印章之间信号连接,定位装置和控制系统信号连接。设置定位装置和传感器进行配合,实现测区位置的精准定位,通过移动底座移动进行位置调整,并通过调节座、滑杆和测区印章的调整将测区印章调整至要求位置处进行测区标记,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进行测区布置,并具有布置位置精确、工作效率高、工作强度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4138513U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22376911.8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交运智联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铁隧道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单元、走行机构、电源单元、鱼眼全景相机、结构光扫描仪和移动终端;其中,控制单元对走行机构、电源单元、鱼眼全景相机、结构光扫描仪进行通讯控制,对走行机构、电源单元、鱼眼全景相机、结构光扫描仪进行指令发送和数据采集;并且控制单元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210376676U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21183123.8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S13/8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质探测雷达。其中,所述地质探测雷达包括:频率可重构天线模块,用于接收或发送各个频段的信号;其中,频率可重构天线模块的材质包括石墨烯材料。本实用新型通过可重构天线可以随环境的不同,动态地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从而使一个天线实现了多个天线的功能。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电磁干扰及系统小型化问题,所采用为基于石墨烯材料的频率可重构天线,该天线的工作频率在特定的频带范围内具有连续可调的特性,其他辐射特性如远场方向图和极化方式保持不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6432946U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22764052.4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激光准直仪,包括激光准直仪本体、竖板和箱体,所述激光准直仪本体位于竖板的顶部,所述竖板的底部与箱体的顶部滑动连接,并且竖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竖杆延伸至箱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牙板,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准直仪技术领域。该新型激光准直仪,通过激光准直仪本体位于竖板的顶部,对激光准直仪进行调节即可,而且水平距离的调整,角度的调节,都不会影响激光准直仪光束的水平性,通过连接杆的底端与底箱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水平方向的调节和角度的调节都是通过手动推动进行调节,可以更好地控制调整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06246201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99189.7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0 , E21D9/00 , E21D9/001 , E21D11/10 , E21D11/14 , E21D11/152 , E21D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小型溶洞位于开挖隧道四周时隧道的开挖与溶洞处理方法,其具体步骤为:处理隧道四周的溶洞;在隧道拱部设置超前支护,环向开挖弧形导坑,并预留核心土;开挖左侧中台阶、右侧中台阶、左侧下台阶、右侧下台阶,开挖循环进尺量不超过1.5m,其与初期支护钢架间距配合设置;上台阶、中台阶及下台阶的位置预留核心土;循环开挖隧底,开挖进尺量为2-3m,开挖后,施作仰拱初期支护,完成两个隧道开挖、支护循环后,及时施作仰拱,仰拱分段长度为4-6m。本发明提供的小型溶洞位于开挖隧道四周时隧道的开挖与溶洞处理方法,其能够减少不均匀应力对隧道沉降收敛的影响,有效控制隧道变形,保障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及隧道施工的质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