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78686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302494.3
申请日:2015-06-04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建工路桥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一种防止曲线梁桥水平侧移的装置及施工方法,其装置包括含有下构件的外组件和含有上构件的内组件。下、上构件均呈由平面连接板和垂直主支撑构成的L形。垂直主支撑左右两面是上下曲率相等并与曲线梁桥的水平弯曲方向和弯曲半径一致的曲面。内、外组件和它们之间充填的橡胶钢板结合体均置放在桥墩和梁体之间并传递梁体水平位移。梁体的小位移由橡胶钢板结合体阻止;大位移由下构件约束并吸收允许量值。位移破坏橡胶钢板结合体时,更换据计算重新设计制作的橡胶钢板结合体来阻止过大的位移。用本发明方法安装的装置可有效阻止梁体水平位移和地震引起的掉梁,它维护保养方便。本发明的装置在原有墩台、帽上安装,降低了增大墩台、帽尺寸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06962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010976964.5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营盾构区间隧道整体式道床脱空病害评价及分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道床脱空病害评价指标,其中,确定道床脱空病害评价指标包括确定道床施工病害评价指标和确定床道运营病害评价指标;确定道床施工病害评价指标包括道床的外观检测评价与道床的无损检测评价;确定床道运营病害评价指标包括进一步确定道床脱空厚度评价指标、道床脱空长度评价指标、道床翻浆冒泥评价指标;选取各病害评价指标分值和权重;选取隧道地层影响系数;计算道床病害最终得分;以及确定道床病害评价分级并给出治理建议。本发明的运营盾构区间隧道整体式道床脱空病害评价及分级方法的道床脱空评价检测项目丰富,能够全面反映道床的脱空病害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206962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76964.5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营盾构区间隧道整体式道床脱空病害评价及分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道床脱空病害评价指标,其中,确定道床脱空病害评价指标包括确定道床施工病害评价指标和确定床道运营病害评价指标;确定道床施工病害评价指标包括道床的外观检测评价与道床的无损检测评价;确定床道运营病害评价指标包括进一步确定道床脱空厚度评价指标、道床脱空长度评价指标、道床翻浆冒泥评价指标;选取各病害评价指标分值和权重;选取隧道地层影响系数;计算道床病害最终得分;以及确定道床病害评价分级并给出治理建议。本发明的运营盾构区间隧道整体式道床脱空病害评价及分级方法的道床脱空评价检测项目丰富,能够全面反映道床的脱空病害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206545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75071.9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知行天佑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洞室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承压地层衬砌壁后注浆头及注浆方法,包括直管,直管外自前端开始依次套设有防脱出限位圈、遇水膨胀止水套管、无倒刺膨胀管、以及紧固螺母,直管远离防脱出限位圈的一端连接有隔水阀;注浆时先将承压地层衬砌壁后注浆头锚固在衬砌上,然后从承压地层衬砌壁后注浆头内钻透衬砌,此时若发生涌水涌沙现象,只需关闭隔水阀即可隔绝涌水涌沙,之后只需连接注浆管路并打开隔水阀即可进行注浆,整个注浆过程操作简单且安全,且注浆头在注浆完成后可拔出并重复使用;本发明中,在无倒刺膨胀管膨胀的同时,遇水膨胀止水套管被压缩并紧密地贴合在孔壁上,不仅使锚固更牢,而且隔水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246191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610698813.1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文华 , 杨东波 , 张晗 , 李宁 , 贺美德 , 叶春琳 , 刘波 , 王书云 , 王丽萍 , 赵辉 , 张春发 , 吕嘉 , 刘继尧 , 魏英华 , 柳飞 , 尹鹏涛 , 谭磊
Abstract: 一种洞体深浚、充填丰满的大型溶洞处理及隧道开挖方法,包括溶洞处理、预注浆、开挖上部弧形导坑、开挖中台阶、开挖下台阶以及开挖中部三层台阶的三台阶七步法。本发明的施工空间大,方便机械化施工,可以多作业面平行作业,工效较高;方便在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便于灵活、及时地转换施工工序,调整施工方法;适应不同跨度和多种断面形式,初期支护工序操作便捷;在台阶法开挖的基础上,预留核心土,左右错开开挖,利于开挖工作面稳定;当围岩变形较大或突变时,在保证安全和满足净空要求的前提下,可尽快调整闭合时间,广泛适用于在溶洞的特殊地质条件的地层,需要快速、安全、有效的通过该地质条件的隧道开挖施工,保证施工与隧道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6246191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98813.1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00 , E21D9/001 , E21D11/00 , E21D11/10 , E21D11/14 , E21D11/152 , E21D20/00
Abstract: 一种洞体深浚、充填丰满的大型溶洞处理及隧道开挖方法,包括溶洞处理、预注浆、开挖上部弧形导坑、开挖中台阶、开挖下台阶以及开挖中部三层台阶的三台阶七步法。本发明的施工空间大,方便机械化施工,可以多作业面平行作业,工效较高;方便在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便于灵活、及时地转换施工工序,调整施工方法;适应不同跨度和多种断面形式,初期支护工序操作便捷;在台阶法开挖的基础上,预留核心土,左右错开开挖,利于开挖工作面稳定;当围岩变形较大或突变时,在保证安全和满足净空要求的前提下,可尽快调整闭合时间,广泛适用于在溶洞的特殊地质条件的地层,需要快速、安全、有效的通过该地质条件的隧道开挖施工,保证施工与隧道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487868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302494.3
申请日:2015-06-04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建工路桥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一种防止曲线梁桥水平侧移装置的施工方法,其装置包括含有下构件的外组件和含有上构件的内组件。下、上构件均呈由平面连接板和垂直主支撑构成的L形。垂直主支撑左右两面是上下曲率相等并与曲线梁桥的水平弯曲方向和弯曲半径一致的曲面。内、外组件和它们之间充填的橡胶钢板结合体均置放在桥墩和梁体之间并传递梁体水平位移。梁体的小位移由橡胶钢板结合体阻止;大位移由下构件约束并吸收允许量值。位移破坏橡胶钢板结合体时,更换据计算重新设计制作的橡胶钢板结合体来阻止过大的位移。用本发明方法安装的装置可有效阻止梁体水平位移和地震引起的掉梁,它维护保养方便。本发明的装置在原有桥墩台帽上安装,降低了增大桥墩台帽尺寸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875516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636050.X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穿墙管部位渗漏水治理方法,涉及运营期轨道交通结构病害治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在墙体上开设第一注浆孔,第一注浆孔斜向延伸至穿墙管的外壁且位于穿墙管上设置的止水法兰的一侧;S2、在第一注浆孔内安装第一注浆管,对第一注浆孔注浆,在穿墙管的外壁形成第一注浆封堵圈;S3、在墙体上开设第二注浆孔,第二注浆孔斜向延伸至穿墙管的外壁且位于穿墙管上设置的止水法兰的另一侧;S4、在第二注浆孔内安装第二注浆管,对第二注浆孔注浆,在穿墙管的外壁形成第二注浆封堵圈。本发明对止水法兰两侧的穿墙管周围的混凝土进行注浆补强,形成第一注浆封堵圈和第二注浆封堵圈,能够有效封堵穿墙管周围的渗漏水通道,提高防水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246201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99189.7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0 , E21D9/00 , E21D9/001 , E21D11/10 , E21D11/14 , E21D11/152 , E21D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小型溶洞位于开挖隧道四周时隧道的开挖与溶洞处理方法,其具体步骤为:处理隧道四周的溶洞;在隧道拱部设置超前支护,环向开挖弧形导坑,并预留核心土;开挖左侧中台阶、右侧中台阶、左侧下台阶、右侧下台阶,开挖循环进尺量不超过1.5m,其与初期支护钢架间距配合设置;上台阶、中台阶及下台阶的位置预留核心土;循环开挖隧底,开挖进尺量为2-3m,开挖后,施作仰拱初期支护,完成两个隧道开挖、支护循环后,及时施作仰拱,仰拱分段长度为4-6m。本发明提供的小型溶洞位于开挖隧道四周时隧道的开挖与溶洞处理方法,其能够减少不均匀应力对隧道沉降收敛的影响,有效控制隧道变形,保障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及隧道施工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121675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99191.4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03 , E21D9/00 , E21D1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小型溶洞位于开挖隧道仰拱底时隧道开挖与溶洞处理方法,具体步骤为:填充隧道仰拱底部的溶洞;在隧道拱部设置超前支护,环向开挖弧形导坑,并预留核心土;开挖左侧中台阶、右侧中台阶、左侧下台阶、右侧下台阶,开挖循环进尺量不超过1.5m,与初期支护钢架间距配合设置;上台阶、中台阶及下台阶的位置预留核心土;循环开挖隧底,开挖进尺量为2‑3m,开挖后,施作仰拱初期支护,完成两个隧道开挖、支护循环后,及时施作仰拱,仰拱分段长度为4‑6m。本隧道施工方法适用于仰拱底部有小型溶洞的情况,能够减少不均匀应力对隧道沉降收敛的影响,有效控制隧道变形,平衡隧道施工的安全性、经济性、施工速度,保障隧道施工的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