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404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54920.X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
IPC: G06F30/27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草原生态指标计算领域,具体为结合野外采样和集成机器学习的产草量多时空模拟方法,包括收集野外调查的采样数据,影响天然草地产草量的关键遥感植被指数与周边环境、地形与气候等相关的协变量;集成多个机器学习算法模型进行训练,采用交叉验证评估各算法模型性能;通过优化算法确定各算法模型权重;基于各算法模型的权重建立集成模型;利用集成机器学习模型模拟计算,输出多期产草量空间分布图。本发明采用集成算法构建精准的空间分布模型和时间序列变化模拟,有效集合地理、气候、土壤以及多源遥感数据,利用集成机器学习方法对天然草地产草量进行高分辨率、高精度、多时序的空间模拟,对草畜平衡监测和草地可持续管理极具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32372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174258.3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IPC: G06V20/10 , G06V10/24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山地质灾害检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应用于地质检测技术领域和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实时获取待检测目标区域的第一遥感影像和第二遥感影像,其中,第一遥感影像和第二遥感影像为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影像;利用深度学习模型的第一网络结构对第一遥感影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第一影像特征;利用深度学习模型的第二网络结构对第二遥感影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第二影像特征;利用深度学习模型的第三网络结构对第一影像特征和第二影像特征进行特征融合,得到第三影像特征;利用深度学习模型的第四网络结构对第三影像特征进行地质灾害检测,得到待检测目标区域的地质灾害检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290859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0968924.5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北京天航华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地碳通量原位自动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包括控制箱、气罩、多个点位底座、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控制箱内设置有运动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上传系统和升降旋转装置;气罩与升降旋转装置连接;多个点位底座围绕控制箱设置;运动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上传系统之间能够建立通讯实现信息交互;运动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升降旋转装置回到零位,将升降旋转装置初始化,并根据数据采集上传系统给出的指令,控制升降旋转装置依次运动到各个需要进行土壤碳通量监测的点位,将气罩扣在点位底座上形成密闭气室;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气罩上;数据采集上传系统在各个点位实施数据监测采集,然后将采集的数据上传至云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708111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19075.9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弃矿井光伏抽水蓄能电站的储能配置确定方法和装置。该废弃矿井光伏抽水蓄能电站的储能配置确定方法包括:对光伏发电功率数据进行光伏数据处理,得到目标光伏发电功率序列;利用小波算法对光伏发电功率数据进行分解,得到分解后的光伏发电时间功率数据;对小波基函数和分解层数进行选择优化处理,确定目标小波基函数和与目标基函数对应的变化结果;根据目标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功率和光伏发电功率数据,确定抽水蓄能电站的发电功率时间序列和目标抽水蓄能调节功率;以及根据抽水蓄能电站的发电功率时间序列和目标抽水蓄能调节功率,确定废弃矿井光伏抽水蓄能电站的储能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29085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68924.5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北京天航华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地碳通量原位自动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包括控制箱、气罩、多个点位底座、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控制箱内设置有运动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上传系统和升降旋转装置;气罩与升降旋转装置连接;多个点位底座围绕控制箱设置;运动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上传系统之间能够建立通讯实现信息交互;运动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升降旋转装置回到零位,将升降旋转装置初始化,并根据数据采集上传系统给出的指令,控制升降旋转装置依次运动到各个需要进行土壤碳通量监测的点位,将气罩扣在点位底座上形成密闭气室;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气罩上;数据采集上传系统在各个点位实施数据监测采集,然后将采集的数据上传至云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64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98132.0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漂浮式光伏的高分辨率选址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各区域的自然数据;通过分析自然数据选择适宜部署漂浮式光伏发电的目标区域;分别根据每一目标区域的电力需求数据和现有发电量,计算目标区域是否存在电力缺口;在目标区域存在电力缺口的情况下,基于目标函数分别计算在不同模拟情境下建设漂浮式光伏发电站所需成本;基于计算结果确定在目标区域建设漂浮式光伏发电站的最佳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836602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379029.9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废弃矿山识别方法及相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对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待识别图像;将所述待识别图像和对应的夜间灯光数据输入训练好的废弃矿山识别模型以确定所述待识别图像中特别建筑的位置;所述特别建筑表示可以判断废弃矿山位置的建筑物;根据所述特别建筑的位置,确定所述废弃矿山的位置。本申请通过对废弃矿山的特征总结,将废弃矿山这一粗粒度对象分解为识别特别建筑细粒度任务,从而降低识别难度。通过本申请可以有效提高废弃矿山识别的精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8371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347825.X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V10/764 , G06N20/00 , G06F16/29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样本生成方法,涉及矿井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该样本生成方法包括:针对任意一个废弃矿井,根据与废弃矿井相关的空间信息、自然环境要素信息和社会经济要素信息,确定空间要素信息;根据空间要素信息,确定针对每一个废弃矿井的标签;以及针对任意一个废弃矿井,根据标签,生成样本。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方法,基于多源地理数据的废弃矿井再利用智能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669867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83472.8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陷落柱突水灾害模拟装置及方法,包括支撑箱体和控制机构,支撑箱体上设置有实验主体机构,支撑箱体内设置有水循环单元;实验主体机构包括顶部开放的模拟箱,模拟箱的前侧箱壁上设置有观察窗,模拟箱的内部由带有通孔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由下至上分割为含水层腔室,隔水层腔室和砂岩层腔室,模拟箱内还并列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陷落柱腔体和第二陷落柱腔体,第二陷落柱腔体连接有破坏带腔体,破坏带腔体的顶部设置有煤层模拟单元,整体装置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煤层模拟单元和水循环单元,能够直观形象的模拟现实煤层开采过程中与陷落柱相关的突水灾害的全过程,提升突水灾害数据的预测准确率,对灾害进行预测和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565518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025749.2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北京天航华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树木径向生长自动观测仪及其观测方法,该自动观测仪包括钢带、支架、转轮、扭簧、角位移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传输模块,钢带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绕树干一周后沿着转轮的外侧固定在转轮上,转轮与扭簧和角位移传感器连接;当树干生长导致钢带被撑开进而导致转轮旋转时,转轮的旋转带动角位移传感器的主轴转动,从而使角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给数据采集传输模块,数据采集传输模块通过角位移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得到转轮的旋转角度,树干的直径变化量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树干的直径变化量=Vi/360×d‑L(Ti‑T0)×α/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