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6651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711455843.0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超声/荧光双模态成像及光动力治疗/化疗于一体的多功能微泡,涉及这类多功能微泡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肿瘤诊疗方面的用途。集超声/荧光双模态成像及光动力治疗/化疗于一体的多功能微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膜成份包括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含光敏剂功能基团的脂质、用于化疗的双亲性药物共轭体以及常规磷脂,光敏和化疗药物的比例各根据需要进行调控,载药量大大提高。在超声作用下,该多功能微泡可在肿瘤部位实现定点靶向爆破转变为纳米粒子,极大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富集及摄取,有效改善了光动力/化疗联合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56861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710903950.9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A61K49/22 , A61K31/4745 , A61K31/707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超声成像及化疗于一体的多功能微泡,涉及这类多功能微泡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肿瘤诊疗方面的用途。集超声成像及化疗于一体的多功能微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膜成份包括用于化疗的Janus药物共轭体以及常规磷脂,Janus药物共轭体和常规磷脂的比例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控,载药量大大提高。在超声作用下,该多功能微泡可在肿瘤部位实现定点靶向爆破转变为纳米粒子,极大提高了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富集及摄取,有效改善了化疗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638566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710731080.1
申请日:2017-08-2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近红外荧光成像及化疗/光热治疗于一体的多功能纳米胶囊,涉及这类多功能纳米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肿瘤诊疗方面的用途。集近红外荧光成像及化疗/光热治疗于一体的多功能纳米胶囊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膜成份包括用于光热治疗的近红外染料、用于化疗的双亲性Janus药物共聚体以及常规磷脂,近红外吸收剂和化疗药物的比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控,载药量大大提高。该多功能纳米胶囊可以通过EPR效应在肿瘤部位实现靶向富集,有效地提高了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富集及摄取,显著改善了光热/化疗联合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064062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810058028.9
申请日:2018-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检测生物体内炎症反应的生物发光/超声双模态显影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这种显影剂有效地结合了生物发光成像的高灵敏度、低背景的优势以及超声成像成像深度大、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通过构建荧光能量转移体系,实现了对深层炎症反应的灵敏检测。这种显影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材料安全性高,在动物实验科学研究、临床上炎症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96651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711455843.0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超声/荧光双模态成像及光动力治疗/化疗于一体的多功能微泡,涉及这类多功能微泡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肿瘤诊疗方面的用途。集超声/荧光双模态成像及光动力治疗/化疗于一体的多功能微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膜成份包括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含光敏剂功能基团的脂质、用于化疗的双亲性药物共轭体以及常规磷脂,光敏和化疗药物的比例各根据需要进行调控,载药量大大提高。在超声作用下,该多功能微泡可在肿瘤部位实现定点靶向爆破转变为纳米粒子,极大提高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富集及摄取,有效改善了光动力/化疗联合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76664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040302.4
申请日:2019-01-1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稀疏通道回波数据重建的超声成像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超声探头激发的阵元接收稀疏的通道回波向量数据y;S2,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构造字典D;S3,对所述回波向量y建立数学模型,求解重建回波信号在字典D中的系数c;S4,利用所述系数c,根据Y=Dc得到重建后的回波数据Y;S5,对所述重建后的回波数据Y进行成像,得到超声图像。本发明与传统的基于压缩感知的稀疏采样方法相比,可以降低系统的通道数,而不影响图像的质量。
-
-
公开(公告)号:CN104096243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310120111.1
申请日:2013-04-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聚吡咯纳米粒子的一种新用途,将其用作光声成像的造影剂。该类材料包括实心、介孔和中空结构,在波长为500-1300nm的近红外区域具有强吸收,是一种高效的近红外光热剂。使用聚吡咯纳米粒子作为光声成像的造影剂,其能有效增加近红外激光对组织的穿透深度,具有显著的造影增强效果。此外,聚吡咯纳米材料具有高的导电性、出色的稳定性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其制备方法简单、绿色、成本低,将其用于光声成像造影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096242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310119420.7
申请日:2013-04-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普鲁士蓝纳米粒子的一种新用途,将其用作光声成像的造影剂。该类材料包括实心、介孔和中空结构,在波长为500-1300nm的近红外区域具有强吸收,是一种高效的近红外光热剂。使用普鲁士蓝纳米粒子作为光声成像的造影剂,其能有效增加近红外激光对组织的穿透深度,具有显著的造影增强效果。此外,普鲁士蓝是一种临床药物,具有很好的体内生物安全性,其制备方法简单、绿色、成本低,将其用于光声成像造影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083779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310109639.9
申请日:2013-04-0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新型的近红外光/超声双模式淋巴结靶向造影剂,涉及这类造影剂的合成方法,以及其在作为肿瘤引流淋巴结示踪方面的用途。近红外光/超声双模式淋巴结靶向造影剂的结构式如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的近红外光/超声双模式淋巴结靶向造影剂其特点是将亲淋巴结特异性配体和波长较长(750-900nm)的近红外荧光染料组装到超声造影剂中,使造影剂能够选择性结合于肿瘤相关淋巴结,从而使淋巴结组织得到特异性的“标记”。其不仅实现了近红外光/超声双模式显像,并且取长补短,提供了一种深浅兼顾的示踪肿瘤引流淋巴结的新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