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06748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175306.6
申请日:2016-12-16
IPC: G01N27/48 , G01N27/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8 , G01N27/327
Abstract: 一种检测孔雀石绿的适配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识别元件是单链DNA适配体,含有38个碱基,5’端修饰‐SH‐(CH2)6‐,在3’端修饰电活性物质亚甲基蓝作为信标分子。适配体通过Au‑S键固定在金电极表面,亚甲基蓝作为电化学响应信号,孔雀石绿与适配体相互作用改变适配体的空间构型,使电化学信号升高,从而实现对孔雀石绿的快速检测。优点在于,适配体价格经济、易于标记,传感器的制备程序和检测方法简单,可应用于水体中现场准确、快速和高灵敏地检测孔雀石绿。
-
公开(公告)号:CN10662985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885380.0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1G4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45/12 , C01P2004/61 , C01P2006/12
Abstract: 一种原位去除锰酸锂电极材料中细粉的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即通过在反应原料中加入微量铌化合物,使高温固相反应过程中锰酸锂细粉熔聚长大,这样不需要对焙烧成品材料进行粒度分级就可以得到具有合适粒度分布的锰酸锂正极材料。优点在于,免除了成品材料粒度分级过程,减少了生产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做到了电解二氧化锰的充分利用;另外,采用本发明方法合成的锰酸锂材料粒度分布集中、比表面积低,电化学性能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4882604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250771.0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ZnS‑Al2O3/N‑C复合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该复合电极材料由硫化锌ZnS纳米晶、无定型氧化铝Al2O3和氮掺杂碳N‑C三部分组成,ZnS为电化学活性物质,粒径为2‑3nm,N‑C提高复合材料导电性,而无定型Al2O3则起到阻隔ZnS在充放电过程中团聚的作用,三种组分的协同作用使复合电极材料表现出高比容量、高倍率性能和高循环稳定性。另外,本发明先制备含硫氮有机阴离子插层的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作为前驱体,然后通过焙烧获得ZnS‑Al2O3/N‑C复合电极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试剂无毒。
-
公开(公告)号:CN106099126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02101.0
申请日:2016-06-11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083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M4/8825
Abstract: 一种花状结构硫化钴/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技术领域。花状结构硫化钴/碳复合材料由直径1‑5微米的花状碳和粒径5‑70纳米的Co9S8组成,Co9S8质量百分含量为30‑80 %;其中,花状碳由相互连接的径向大小为0.5‑3微米,厚度为5‑20纳米的碳纳米片组成,Co9S8颗粒均匀地负载在碳纳米片上。花状结构硫化钴/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将有机小分子的阴离子通过水热反应插入层状氢氧化钴层间以获得插层结构前驱体,再和硫粉混合后经高温煅烧获得花状结构硫化钴/碳复合材料,方法优点在于环保无毒、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495833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018915.X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1B31/04
Abstract: 一种三维结构硫氮共掺杂多级孔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碳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石墨烯由径向尺寸为100?300纳米,厚度为3?8纳米的石墨烯纳米片构成,交叉连接形成具有2?50纳米介孔及50纳米以上大孔的三维结构,石墨烯纳米片上具有小于2纳米的微孔;硫氮共掺杂石墨烯纳米片中硫元素含量为1?4at.%,氮元素含量为5?15at.%且吡啶氮和吡咯氮含量大于90%,硫和氮位于石墨烯纳米片的边缘或石墨烯纳米片上微孔的边缘。制备方法:将含硫氮有机小分子的阴离子通过水热反应插入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层间以获得插层结构前驱体,再经高温煅烧及酸化反应获得石墨烯。优点在于可以调控杂原子掺杂量、氮原子的掺杂类型及位置,并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186033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479019.3
申请日:2015-08-06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8 , B82Y30/00 , B82Y4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5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M10/058
Abstract: 一种多级孔结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解技术领域。该电解质膜由作为支撑体的聚烯烃隔膜、聚合物基体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和无机填料二氧化钛纳米管三部分组成,具有多级孔结构及良好力学性能,吸收电解液后形成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采用水热方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然后将由二氧化钛纳米管、聚合物基体、造孔剂及有机溶剂形成的溶胶刮涂在聚烯烃隔膜两面,再经相转换反应去除造孔剂获得多级孔结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制备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5181769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35670.8
申请日:2015-08-27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肽纳米管/壳聚糖的电化学细胞传感器及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基于肽纳米管/壳聚糖的电化学细胞传感器为制备的肽纳米管/壳聚糖在电极界面形成了类似网状结构,肽纳米管相互交错、均匀的分布在壳聚糖薄膜中,其中肽纳米管直径在100-500nm,长度在100-1000μm范围内。制备步骤包括:肽纳米管/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肽纳米管/壳聚糖修饰电极的制备,基于肽纳米管/壳聚糖仿生界面电化学细胞传感器的制备。优点在于,通过简单的制备方法,构建高性能的界面,从而实现对癌细胞快速、灵敏地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07089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28769.8
申请日:2015-07-20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38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48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氧化钛包覆多孔中空硅球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该复合电极材料内部为多孔中空硅球,直径为200~500纳米;氧化钛包覆在硅球表面,厚度为5~20纳米。多孔中空硅球和氧化钛两种组分的协同作用使复合电极材料表现出高比容量、高倍率性能和高循环稳定性。本发明以廉价的二氧化硅作为硅源,通过镁热还原法将其转化为具有电化学活性的硅材料,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试剂无毒、便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952636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246962.X
申请日:2015-05-14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碳/水滑石阵列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利用表面活性剂处理纳米碳材料,然后原位生长水滑石阵列以制备纳米碳/水滑石阵列复合材料的方法。即用双亲性表面活性剂处理表面疏水的纳米碳材料,以使其具有较好的亲水性,然后通过共沉淀方法在纳米碳材料表面原位生长水滑石纳米阵列。该方法不会破坏纳米碳材料的结构,有利于保持纳米碳材料的优良性能;另外,该方法具有普适性,能够在多种不同纳米碳材料上原位生长水滑石阵列。
-
公开(公告)号:CN104774612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95185.0
申请日:2015-04-22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波长荧光和双波长电致化学发光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碳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活性炭与强碱混合后球磨,然后通过超滤分离得到橙黄色的碳量子点溶液,该量子点具有双波长荧光和双波长电致化学发光性质。优点在于:合成方法简单有效,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且环境友好,易于规模生产碳量子点。另外,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碳量子点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水溶性好,具有双波长荧光和双波长电致化学发光的性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