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44955A
公开(公告)日:2006-03-08
申请号:CN200480003328.3
申请日:2004-01-28
Applicant: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通过对利用满乃斯曼制管法热精加工的钢管施行简单的内表面切削及其后的冷拔,规定形成钢管内表面的凹凸形状的凹部深度(d)、表面粗糙度(Ra)、凹部入口宽度(w),或者,同样地,规定凹凸形状的凹部深度(d)、内表面层的维氏硬度(Hv)、凹部入口宽度(w),可以制造疲劳强度优异、并且最适合于车身轻量化的驱动轴用的中空构件。从而,可以以低廉的制造成本高效率地制造汽车用驱动轴,所以,在工业上获得很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778680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880103486.4
申请日:2008-07-31
Applicant: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拉拔用加工芯棒和金属管的制造方法。芯棒(1)具有第1圆柱部(20)、锥形部(30)以及第2圆柱部(40)。第1圆柱部(20)具有外径D1。第2圆柱部(40)具有比外径D1大的外径D2。锥形部(30)形成在第1圆柱部(20)和第2圆柱部(40)之间。锥形部(30)具有外径从第1圆柱部(20)向第2圆柱部(40)渐渐增大的锥形表面(31)和轴向长度L。芯棒(1)的外径D1和D2、轴向长度L还满足下式(1)-(4)。因此本发明的冷拉拔芯棒能够降低冷拉拔加工后的金属管的外表面的残余拉应力。0.25≤ρ≤2.00(1)0.06≤L/D2≤0.8(2)L/D2≤0.3×ρ+0.575(3)L/D2≥0.1×ρ(4)其中,ρ=(D2-D1)/D1×100。
-
公开(公告)号:CN101778680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880103486.4
申请日:2008-07-31
Applicant: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拉拔用加工芯棒和金属管的制造方法。芯棒(1)具有第1圆柱部(20)、锥形部(30)以及第2圆柱部(40)。第1圆柱部(20)具有外径D1。第2圆柱部(40)具有比外径D1大的外径D2。锥形部(30)形成在第1圆柱部(20)和第2圆柱部(40)之间。锥形部(30)具有外径从第1圆柱部(20)向第2圆柱部(40)渐渐增大的锥形表面(31)和轴向长度L。芯棒(1)的外径D1和D2、轴向长度L还满足下式(1)-(4)。因此本发明的冷拉拔芯棒能够降低冷拉拔加工后的金属管的外表面的残余拉应力。0.25≤ρ≤2.00…(1),0.06≤L/D2≤0.8…(2),L/D2≤0.3×ρ+0.575…(3),L/D2≥0.1×ρ…(4),其中,ρ=(D2-D1)/D1×100。
-
公开(公告)号:CN100534653C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580002993.5
申请日:2005-01-20
Applicant: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住友钢管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17/14 , B21B27/024
Abstract: 本发明的减径轧制装置,包括沿轧制轴线排列的多个轧制机,使管沿轧制轴线通过多个轧制机来进行减径轧制。每个轧制机包括绕着轧制轴线配置的n个(n≥3)轧辊,且n个轧辊被配置成绕着轧制轴线与前级轧制机中包括的n个轧辊错开180°/n。除了最末尾轧制机之外的轧制机所包含的n个轧辊分别具有在横截面形成为弓形的槽。槽的底部由在横截面上以轧制轴线为中心的具有第1半径的圆弧形成,且位于槽底部与槽边缘部之间的轧辊凸缘部的表面与轧制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1半径,而槽边缘与轧制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前级轧制机中所包含的轧辊的槽的第1半径。因此,本发明的减径轧制装置可以同时抑制发生内面变方和棱状伤痕。
-
公开(公告)号:CN100493762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580002032.4
申请日:2005-08-30
Applicant: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C37/18 , B21C3/04 , B21C5/00 , Y10T29/49446
Abstract: 一种模具、阶梯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及阶梯金属管,该模具的通孔具有从入口侧依次由引导锥孔、减径部、矫正部连续地形成的内面。减径部的直径在入口侧为D1,在出口侧为D2,从入口侧朝出口侧逐渐减小,且满足式(1)。另外,直径D3=D2/0.97的内面的模具半角R1大于等于比D3的内面更处于出口侧的内面的模具半角R2,而且从D3的内面到D2的内面的轴向距离LR满足式(2)。矫正部处的通孔的直径为D2且恒定,长度为LB,而且满足式(3),0.7≤D2/D1<0.97 (1),20≤LR/((D3-D2)/2)≤115 (2),0.3≤LB/D2≤10 (3)。
-
公开(公告)号:CN100384553C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480003328.3
申请日:2004-01-28
Applicant: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通过对利用满乃斯曼制管法热精加工的钢管施行简单的内表面切削及其后的冷拔,规定形成钢管内表面的凹凸形状的凹部深度(d)、表面粗糙度(Ra)、凹部入口宽度(w),或者,同样地,规定凹凸形状的凹部深度(d)、内表面层的维氏硬度(Hv)、凹部入口宽度(w),可以制造疲劳强度优异、并且最适合于车身轻量化的驱动轴用的中空构件。从而,可以以低廉的制造成本高效率地制造汽车用驱动轴,所以,在工业上获得很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909992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580002032.4
申请日:2005-08-30
Applicant: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C37/18 , B21C3/04 , B21C5/00 , Y10T29/49446
Abstract: 一种模具、阶梯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及阶梯金属管,该模具的通孔具有从入口侧依次由引导锥孔、减径部、矫正部连续地形成的内面。减径部的直径在入口侧为D1,在出口侧为D2,从入口侧朝出口侧逐渐减小,且满足式(1)。另外,直径D3=D2/0.97的内面的模具半角R1大于等于比D3的内面更处于出口侧的内面的模具半角R2,而且从D3的内面到D2的内面的轴向距离LR满足式(2)。矫正部处的通孔的直径为D2且恒定,长度为LB,而且满足式(3),0.7≤D2/D1<0.97 (1);20≤LR/((D3-D2)/2)≤115 (2);0.3≤LB/D2≤10 (3)。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