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70123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80074594.8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Abstract: 就算在短路解除突起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再使两壳体顺利地嵌合。短路解除突起(35)具有支承部(36)和一对板状绝缘部(37)。支承部(36)在两壳体(10、30)的嵌合状态下将构成短路端子(22)的一对弹性接触片(24)分隔。一对板状绝缘部(37)彼此从支承部(36)向相反方向突出,在两壳体(10、30)的嵌合状态下,一对板状绝缘部(37)介入一对弹性接触片(24)与成对的阴端子零件(12)之间而将两阴端子零件(12)的短路解除。在支承部(36)和板状绝缘部(37)形成有第1矫正部(41)、第2矫正部(42)以及第3矫正部(43),第1矫正部(41)、第2矫正部(42)以及第3矫正部(43)通过与第1壳体(10)抵接而使短路解除突起(35)向与短路端子(22)接近的方向移位。
-
公开(公告)号:CN101192729B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0710194087.0
申请日:2007-11-30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3/64 , H01R13/6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72 , H01R13/4361 , H01R13/639 , H01R13/64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忘记连接探测构件的移动操作。连接器具有连接器外壳(10)和滑块(40)(连接探测构件),该连接器外壳在从后面受到推动力之后将与配合连接器外壳(70)连接,该滑块将可在等待位置和连接位置之间相对移动地安装到连接器外壳(10)中。该滑块(40)包括操作板(41),该操作板在位于连接器外壳(10)的后端表面后面的位置处完全覆盖连接器外壳(10)的后端表面。如果向前推动该操作板(41),则进行两个连接器外壳(10,70)的连接操作,并且滑块(40)从等待位置移动到连接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237600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110084095.6
申请日:2011-03-30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nventor: 菊池孝洋
IPC: H01R13/40 , H01R13/502 , H01R4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06 , H01R13/424 , H01R13/4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其目的是避免端子接头的振动。开口(K)形成在连接器壳体(1)的一个侧表面中,从而暴露内部的空腔(5)。保持部(8)形成在空腔(5)中,从而通过与阴性端子接头(7)接合,而防止从开口(K)上方容纳的阴性端子接头(7)向后露出。盖部件(2)包括盖部(15),其沿着开口(K)的平面方向从连接器壳体(1)的后侧滑动。当开口(K)由盖部(15)封闭时,盖部(15)的变薄部分(36)在锁定壁(19)下方滑动,从而防止盖部(15)向上露出。此外,连接器壳体(1)的锁定臂(28)与盖部件(2)的锁定边缘接合,由此将盖部件(2)安装在连接器壳体(1)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212104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710305307.2
申请日:2007-12-26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3/64 , H01R13/641 , H01R13/7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7032 , H01R13/6272 , H01R13/641 , H01R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部件数量。可动构件36位于防止故障位置,一对功能端子25由短接端子50短接,除非两个外壳10、20正确连接,然而,当两个外壳10、20基本正确连接时,可动构件36移动至检测连接位置,并且优选地基本在短接端子50脱离这对功能端子25的同时,该短接端子50短接这对检测端子14。由于短接端子50公共地用于短接用于防止故障等的这对功能端子25,并且用于短接用于检测两个外壳10、20的连接状态的这对检测端子14,故可减少部件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99902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80070857.8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3/631 , H01R13/639 , H01R13/641
Abstract: 一种杆式连接器(10),能与具备对方侧检测端子(53)的对方侧连接器(50)嵌合,杆式连接器(10)具备:壳体(20);杆(40),能在嵌合开始位置与嵌合完成位置之间转动地安装于壳体(20);以及检测端子(30),保持于壳体(20),通过与对方侧检测端子(53)接触而形成检测电路,壳体(20)具备与检测端子(30)对置且能挠曲变形的挠曲片(23),杆(40)具备第1按压部(44)及第2按压部(45),第1按压部(44)及第2按压部(45)通过将挠曲片(23)朝向检测端子(30)按压,从而使检测端子(30)与对方侧检测端子(53)分离,在杆(40)从嵌合开始位置朝向嵌合完成位置转动的过程中,第1按压部(44)比第2按压部(45)先开始按压挠曲片(23),当杆(40)到达嵌合完成位置时,则第2按压部(45)对挠曲片(23)的按压被解除,检测端子(30)与对方侧检测端子(53)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0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893308.7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3/639 , H01R13/629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连接器结构体,在使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较浅地嵌合的情况下,抑制杆从初始位置朝向完成位置转动。连接器结构体具备第1连接器和与第1连接器嵌合的第2连接器,第1连接器具备壳体和能在初始位置与完成位置之间转动地安装于壳体的杆,壳体具备锁定接受部,杆具备锁定片,锁定片卡止于锁定接受部而将杆保持在初始位置,锁定片能弹性变形,第2连接器具备解除部,在第1连接器和第2连接器开始嵌合时,解除部与锁定片滑接而解除锁定片和锁定接受部的卡止,当解除部和锁定片滑接时,杆受到朝向与从初始位置朝向完成位置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463896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580026692.X
申请日:2015-05-07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nventor: 菊池孝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202 , H01R13/641 , H01R13/743
Abstract: 在连接器壳体(10)的外周设置有检测片(27),并且包覆有弹性的索环(60)。当处于连接器壳体(10)不完全地插入到面板(50)的安装孔(51)的状态时,检测片(27)与面板(50)发生干扰而向外侧突出,索环(60)被该突出部(31)按压而向外侧鼓出。当连接器壳体(10)正确地插入到面板(50)的安装孔(51)中时,检测片(27)弹性地复原,解除检测片(27)对索环(60)的按压状态,以使索环的鼓出状态消失。
-
公开(公告)号:CN102610976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110455400.8
申请日:2011-12-30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nventor: 菊池孝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31/085 , H01R13/08 , H01R13/428 , H01R4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合连接器、汇流排及其组装方法,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突片与阴性端子接头由于错位而接触。接合连接器设置有:连接器壳体(1),连接器壳体包括多个空腔(3),阴性端子接头(2)能够插入到空腔中;以及安装在连接器壳体中的汇流排(5),汇流排包括多个突片(6),突片连接至相应的阴性端子接头,并且适于使阴性端子接头相互短接。汇流排包括用于将汇流排安装在连接器壳体中的基部,突片形成为以悬臂方式从基部(15)突出,并且基部包括用于允许突片在与突片的纵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位的弹性支腿(17)。如果采用该构造,突片可通过弹性支腿的移位而移位。因此,能够吸收突片与阴性端子接头之间的错位。
-
公开(公告)号:CN102610976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10455400.8
申请日:2011-12-30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nventor: 菊池孝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31/085 , H01R13/08 , H01R13/428 , H01R4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合连接器、汇流排及其组装方法,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突片与阴性端子接头由于错位而接触。接合连接器设置有:连接器壳体(1),连接器壳体包括多个空腔(3),阴性端子接头(2)能够插入到空腔中;以及安装在连接器壳体中的汇流排(5),汇流排包括多个突片(6),突片连接至相应的阴性端子接头,并且适于使阴性端子接头相互短接。汇流排包括用于将汇流排安装在连接器壳体中的基部,突片形成为以悬臂方式从基部(15)突出,并且基部包括用于允许突片在与突片的纵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位的弹性支腿(17)。如果采用该构造,突片可通过弹性支腿的移位而移位。因此,能够吸收突片与阴性端子接头之间的错位。
-
公开(公告)号:CN101212104A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710305307.2
申请日:2007-12-26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PC: H01R13/64 , H01R13/641 , H01R13/7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7032 , H01R13/6272 , H01R13/641 , H01R2201/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部件数量。可动构件36位于防止故障位置,一对功能端子25由短接端子50短接,除非两个外壳10、20正确连接,然而,当两个外壳10、20基本正确连接时,可动构件36移动至检测连接位置,并且优选地基本在短接端子50脱离这对功能端子25的同时,该短接端子50短接这对检测端子14。由于短接端子50公共地用于短接用于防止故障等的这对功能端子25,并且用于短接用于检测两个外壳10、20的连接状态的这对检测端子14,故可减少部件数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