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94499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880065412.X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蓄电模块具备层叠有双极电极的电极层叠体和树脂制的密封体。双极电极包含:电极板;正极,其设置在电极板的一面;以及负极,其设置在电极板的另一面。密封体以包围双极电极的缘部的方式设置在电极层叠体的侧面。密封体具有第1树脂部和第2树脂部。第1树脂部熔接于双极电极的缘部。第2树脂部沿着侧面从外侧包围第1树脂部。第1树脂部的成型收缩率小于第2树脂部的成型收缩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939683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080067479.0
申请日:2010-05-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2 , G01R31/3662 , H01M10/48 , H01M10/54 , H02J7/0021 , Y02E60/12 , Y02W30/84
Abstract: 二次电池(10)在多个电池单元受约束构件约束的状态下使用。在二次电池由于所述约束构件的去除而解体后,在受约束构件再次约束而被再次使用时,内部电阻测定部(150)基于再次约束后所检测到的电池数据来测定二次电池的内部电阻。评价部(190)至少针对内部电阻测定再次约束后的测定值,并基于该测定值来评价再次使用的二次电池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792175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080065225.5
申请日:2010-10-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11/18 , G01R31/3662 , H01G11/14 , H01M10/425 , H01M10/486 , Y02E60/13
Abstract: 计算适于推定蓄电元件的内部状态的格子点(基准点)的温度。包括:使用安装于蓄电元件的外表面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和热传导方程式,计算蓄电元件的内部的基准点的温度的步骤;和使用计算出的基准点的温度推定蓄电元件的内部状态的步骤。基准点是设于蓄电元件的内部的多个格子点中的、示出与蓄电元件的内部电阻对应的温度的格子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44169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0980134084.5
申请日:2009-08-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 G01R31/3651 , G01R31/3662 , H01M10/48 , H01M10/486
Abstract: 电池状态推定部(110)按照电池模型公式按每个运算周期推定二次电池内部状态,根据推定结果来推定充电率(SOC)和电池电流。参数推定部(130)获取由传感器测量得到的电池电流(Ib)、以及由电池状态推定部(110)推定得到的充电率(SOC)和电池电流(Ite)。参数推定部(130)以使得实际电流的累计值与推定电流的累计值的误差(推定误差)相对于充电率(SOC)的变化率变得最小的方式推定容量劣化参数。容量劣化参数的推定结果通过电池状态推定部(110)反映给电池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1641606A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880009508.0
申请日:2008-03-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中央研究所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75 , G01R31/3624 , G01R31/3662 , G01R31/3679
Abstract: 电池状态估计单元(110)根据电池模型方程式在每个运算周期估计二次电池的内部状态,并基于估计结果计算SOC。参数特性对照图(120)存储了基于在初始状态下(在新的状态下)对电池模型方程式中的参数扩散系数(D s )和DC电阻(R a )执行的实际测量的结果的特性对照图。参数变化率估计单元(130)使用由传感器测量的电池数据(Tb、Vb和Ib)以及与当前电池状态对应并从参数特性对照图(120)读取的DC电阻的新状态参数值(R an ),通过基于电池模型方程式的参数识别来估计由当前DC电阻(R a )相对于新状态参数值(R an )的比率表示的DC电阻变化率(gr)。
-
公开(公告)号:CN111819723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1880090812.6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G11/10 , H01G11/82 , H01M50/183 , H01M50/50
Abstract: 一种蓄电装置,具备蓄电模块、以及夹持蓄电模块的一对导电板。蓄电模块具有电极层叠体、以及密封电极层叠体的密封体。电极层叠体包含层叠的多个双极电极和一对终端电极。一对终端电极配置于电极层叠体的层叠端,包含电极板和活性物质层。活性物质层设置于电极板的朝向电极层叠体的内侧的面。密封体具有设置于终端电极的缘部的一对树脂部。一对导电板中的至少一个导电板配置为在电极层叠体的层叠方向上与终端电极相对,并且在从层叠方向观看时与一对树脂部中的对应的树脂部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1321933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110032154.9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芳贺伸烈
IPC: G01R31/367 , G01R31/392 , B60L58/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数据未充分积攒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对电池的劣化进行判断的电池劣化判断系统、电池劣化判断方法以及存储有电池劣化判断程序的非临时性存储介质。一种电池劣化判断系统,包括:取得部,其取得电池的状态量;第一导出部,其基于取得部已取得的状态量和预先确定的第一计算模型,导出电池的第一劣化概率;可靠度导出部,其基于取得部已取得的状态量的数量,导出与第一计算模型不同的第二计算模型的可靠度;第二导出部,其基于取得部已取得的状态量和第二计算模型,导出电池的第二劣化概率;判断部,其基于第一劣化概率和第二劣化概率中的至少任一者以及可靠度,对电池的劣化进行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258579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1980054461.8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28 , H01G11/78 , H01G11/80 , H01M50/103 , H01M50/184 , H01M50/186 , H01M50/188
Abstract: 一种蓄电模块(4),具备:电极层叠体(11),其构成为包含多个双极电极(14)的层叠体、以及配置在该层叠体的层叠方向(D)的一端侧的负极终端电极(18);密封体(12),其以包围电极层叠体(11)的侧面(11a)的方式设置,将在相邻的电极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V)密封;以及电解液,其容纳于内部空间(V),包含碱性溶液,负极终端电极(18)的金属板(15)的两面是与密封体(12)结合的,具有由密封体(12)与负极终端电极(18)的(56)对比文件WO 2018123503 A1,2018.07.05US 2003054244 A1,2003.03.20CN 101657930 A,2010.02.24CN 101401249 A,2009.04.01CN 101743653 A,2010.06.16CN 104662710 A,2015.05.27CN 105914037 A,2016.08.31CN 1499664 A,2004.05.26JP 2010015783 A,2010.01.21JP 2012204040 A,2012.10.22JP 2018101599 A,2018.06.28JP 2018106976 A,2018.07.05JP 2018125142 A,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CN10942813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810958861.9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48
Abstract: 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的劣化状态推定方法及二次电池系统。蓄电池的劣化状态推定方法包括S102~S110的步骤。S102是在数据取得期间多次取得蓄电池的电压及电流的步骤。S104是算出数据取得期间内的电流变化幅度、温度变化幅度及SOC变化幅度的步骤。S106是根据平均温度取得容许电流变化幅度、容许温度变化幅度及容许SOC变化幅度的步骤。S110是在所有的变化幅度低于容许变化幅度的情况下通过进行电压及电流的傅里叶变换来算出每个频段的阻抗成分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3081212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180038850.5
申请日:2011-05-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87 , G01R31/392 , H01M10/0525 , H01M10/42 , H01M10/48 , H01M10/54 , H01M2010/4292 , H01M2220/20 , Y02E60/12 , Y02E60/122 , Y02T10/7011 , Y02W30/84
Abstract: MPU通过基于表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开路电压相对于容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开路电压特性的劣化诊断,取得正极容量维持率(k1)、负极容量维持率(k2)以及电池的偏移容量(ΔQs)(S100)。MPU基于预定的磨损劣化映射,根据正极容量维持率(k1)以及负极容量维持率(k2)来推定因磨损劣化导致的偏移容量(ΔQs(W))(S110),并且将偏移容量(ΔQs)分离成因磨损劣化导致的偏移容量(ΔQs(W))和因锂析出导致的偏移容量(ΔQs(Li))(S120)。MPU至少基于因锂析出导致的偏移容量(ΔQs(Li)),判定作为劣化判定对象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能否再使用以及/或者再循环(S20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