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37445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0910221909.9
申请日:2009-11-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D25/0638 , F16F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28 , F16D25/0638 , F16D25/10 , F16D2048/0212 , Y10T403/5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波状弹簧保持结构和摩擦接合装置。波状弹簧保持结构包括:波状弹簧(90),波状弹簧(90)包括沿波状弹簧(90)的周向交替形成的峰部(91)和谷部(92),和第一间隙(93);被提供为可绕一轴线转动的圆形部件(50b);以及呈圆弧形状的卡环(10),卡环(10)包括第二间隙(12),其中,卡环(10)限制圆形部件(50b)沿轴线方向的移动。波状弹簧(90)和卡环(10)与圆形部件(50b)共用轴线。波状弹簧(90)和卡环(10)可相对于彼此转动。波状弹簧(90)设置和保持在圆形部件(50b)与卡环(10)之间,以使峰部(91)突向圆形部件(50b)而谷部(92)突向卡环(10)。第一间隙(93)形成在峰部(91)中的一个峰部上。
-
公开(公告)号:CN100478576C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610141868.9
申请日:2006-10-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5/12 , F16D13/52 , F16D13/683 , F16D13/70 , F16D25/0638 , F16D2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摩擦接合装置,该摩擦接合装置包括第一摩擦接合单元(42),与第一摩擦接合单元轴向隔开布置的第二摩擦接合单元(44),以及一个壳体(40),该壳体用于以不可相对壳体周向转动但可相对壳体轴向移动的方式支承所述第一摩擦接合单元和所述第二摩擦接合单元。将一个挡环(51)配合于壳体,并使该挡环位于第一摩擦接合单元与第二摩擦接合单元之间,挡环抵靠最近的第一摩擦板和/或最近的第二摩擦板,以阻止第一摩擦接合装置和/或第二摩擦接合装置的接近移动。在挡环远离壳体的部分形成有凹处,该凹处用于在第一摩擦接合单元和第二摩擦接合单元相互接近时允许挡环沿其厚度减小方向弹性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0414132C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610110136.3
申请日:2006-08-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D25/06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5/10 , F16H3/663 , F16H2200/0052 , F16H2200/2007 , F16H2200/2023 , F16H2200/2043
Abstract: 由多个件构成的第二离合器活塞(50),包括圆柱形的圆筒件(50a);安装在该圆筒件(50a)的一个端部中的盘形形状的底板件(50b);以及卡环(76),该第二离合器活塞(50)具有设置在该圆筒件(50a)的内圆周表面上的多个定位凸起(78)。通过将该盘形形状的底板件(50b)紧靠在这些定位凸起(78)的端表面(79)上,该底板件(50b)能安装在该圆筒件(50a)的一个端部中而不需要在其上设置缺口,当应用该摩擦施加装置时,能够保持抵抗在圆筒件(50a)中产生的拉力的耐久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