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19575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80047393.5
申请日:2013-12-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车辆下部结构(S1)包含多个机轮减阻罩主体部(32,40)和导引部(44)。机轮减阻罩主体部(32,40)在车轮(12)的车辆前侧沿车辆纵向(L)并排设置,所述多个机轮减阻罩主体部从车辆(10)的地板下面(18)朝向车辆下侧突出,并且沿车辆宽度方向(W)延伸。导引部(44)构成在从车辆后侧起的第二排和后续排中的至少一个中的所述机轮减阻罩主体部(32,4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部区域,所述导引部朝向所述车辆后侧且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W)向外倾斜以导引行驶风(F1),并且所述导引部具有与邻近所述车辆后侧的所述机轮减阻罩主体部(4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端相比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W)更向外布置的车辆宽度方向外端。
-
公开(公告)号:CN104703827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480002594.8
申请日:2014-06-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树脂制的检修插头盖体(50)的顶部(60)向车辆上下方向下侧(地板面板(14)侧)凸起,并在所述顶部(60)的上表面(60A)上形成有槽状的凹部(62)。此外,顶部(60)的上表面(60A)上的凹部(62)为槽状,并且槽方向(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两端部被开放。
-
公开(公告)号:CN107791806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265055.9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具备:收纳部,其被形成在车辆的后部,并具有对备用轮胎进行收纳的底壁;充电器,其被配置在所述收纳部的底壁上,并对供向蓄电池的充电电力进行控制;支承部件,其以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而被设置于所述收纳部的底壁上,并且以将所述充电器固定了的状态而对所述充电器进行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05705380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480060504.0
申请日:2014-09-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72 , B60R13/043 , B62D21/03 , B62D25/2036
Abstract: 车辆下部结构(S1)具有:底罩(10),其固定至车身(13)的下部,并且覆盖车身(13)的底表面侧;车门槛(14),其在车身(13)的下部在车辆横向上的两侧沿车辆纵向延伸;以及车门槛装饰条(12),其固定至车身(13)的下部,并且布置在底罩(10)的车辆横向外侧,并且从车门槛(14)的车辆横向外侧向车辆下侧设置。在底罩(10)的车辆横向外侧的端部(10B)和在车门槛装饰条(12)的车辆横向内侧的端部(12B)至少沿车辆竖直方向彼此叠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619575B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380047393.5
申请日:2013-12-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车辆下部结构(S1)包含多个机轮减阻罩主体部(32,40)和导引部(44)。机轮减阻罩主体部(32,40)在车轮(12)的车辆前侧沿车辆纵向(L)并排设置,所述多个机轮减阻罩主体部从车辆(10)的地板下面(18)朝向车辆下侧突出,并且沿车辆宽度方向(W)延伸。导引部(44)构成在从车辆后侧起的第二排和后续排中的至少一个中的所述机轮减阻罩主体部(32,4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部区域,所述导引部朝向所述车辆后侧且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W)向外倾斜以导引行驶风(F1),并且所述导引部具有与邻近所述车辆后侧的所述机轮减阻罩主体部(4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端相比沿所述车辆宽度方向(W)更向外布置的车辆宽度方向外端。
-
公开(公告)号:CN10570538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80060504.0
申请日:2014-09-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72 , B60R13/043 , B62D21/03 , B62D25/2036 , B60R3/002 , B60R13/04 , B60R2013/046 , B62D25/20
Abstract: 车辆下部结构(S1)具有:底罩(10),其固定至车身(13)的下部,并且覆盖车身(13)的底表面侧;车门槛(14),其在车身(13)的下部在车辆横向上的两侧沿车辆纵向延伸;以及车门槛装饰条(12),其固定至车身(13)的下部,并且布置在底罩(10)的车辆横向外侧,并且从车门槛(14)的车辆横向外侧向车辆下侧设置。在底罩(10)的车辆横向外侧的端部(10B)和在车门槛装饰条(12)的车辆横向内侧的端部(12B)至少沿车辆竖直方向彼此叠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695632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080060744.2
申请日:2010-12-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伊藤敬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023 , B60K11/04 , B60K11/08 , B60R19/18 , B60R19/48 , B60R2019/18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险杠组件,即使导流肋板在主体部上一体地形成,所述保险杠组件也能够抑制在主体部的各个部位上所得到的朝向碰撞体的反力的不均。保险杠组件(10)具备:主体部(16),其位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保险杠罩(12)和热交换器(14)之间,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多个纵肋板(18),其分别在主体部(16)的下表面上一体地形成,并朝向车辆下侧延伸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相互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而排列;导流肋板(20),其在主体部(16)的上表面上一体地形成且朝向车辆上侧延伸,并将来自车辆前方的冷却空气引导至热交换器(14),并且,所述导流肋板(20)的前端(20A)相对于多个纵肋板(18)的前端(18A)在车辆宽度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错开。
-
公开(公告)号:CN102695632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080060744.2
申请日:2010-12-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伊藤敬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023 , B60K11/04 , B60K11/08 , B60R19/18 , B60R19/48 , B60R2019/18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险杠组件,即使导流肋板在主体部上一体地形成,所述保险杠组件也能够抑制在主体部的各个部位上所得到的朝向碰撞体的反力的不均。保险杠组件(10)具备:主体部(16),其位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保险杠罩(12)和热交换器(14)之间,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多个纵肋板(18),其分别在主体部(16)的下表面上一体地形成,并朝向车辆下侧延伸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相互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而排列;导流肋板(20),其在主体部(16)的上表面上一体地形成且朝向车辆上侧延伸,并将来自车辆前方的冷却空气引导至热交换器(14),并且,所述导流肋板(20)的前端(20A)相对于多个纵肋板(18)的前端(18A)在车辆宽度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错开。
-
公开(公告)号:CN206297513U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621129072.7
申请日:2016-10-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电池安装结构。该结构包括,具有从外侧壁下缘部突出的凸缘部的电池盒;具有与电池盒的底面形状对应的底板、和在底板的一个拐角两侧形成的托盘抵接部的托盘;及具有L字形的主体部、和分别在内侧侧缘、外侧侧缘上形成的侧壁部、卡箍抵接部的卡箍,托盘抵接部对面侧的外周部上形成有抵接侧壁,电池盒置放在托盘的底板上且托盘的抵接侧壁抵接电池盒的凸缘部,卡箍配置在电池盒的拐角外侧的托盘底板上将凸缘部保持在托盘与卡箍之间,卡箍的侧壁部与电池盒的凸缘部上表面抵接;卡箍抵接部与托盘抵接部抵接;主体部叠合在托盘底板上并由螺栓紧固在底板上。基于该结构,能用未固定在车身结构件上的卡箍将电池盒安装在托盘上。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