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93004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365014.9
申请日:2013-08-20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33 , B60R21/2342 , B60R2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3 , B60R21/23138 , B60R21/2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气囊的内部由分隔件分隔成上游膨胀部和下游膨胀部,通过供给气体使上游膨胀部膨胀,由来自上游膨胀部的气体流入使下游膨胀部膨胀。分隔件包括宽部,在该宽部处,伴随气囊约束乘员所施加的外力变为最大。在分隔件中,在宽部之外的部分处形成狭缝。在气囊膨胀时,狭缝导致气体从上游膨胀部流入下游膨胀部。与气囊约束乘员之前的气体流率相比,在约束乘员期间,外力使狭缝打开,以增大气体从上游膨胀部进入下游膨胀部的流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507746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253571.1
申请日:2013-06-24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63 , B60R21/2171 , C06D5/00
Abstract: 一种气体发生器,包括充气器和保持架。保持架包括局部罩住充气器的保持部。充气器具有定位凸部,用于确定相对于保持架的位置。保持架包括接合基部和舌片。在充气器的轴线方向上,舌片从在保持部周向与接合基部分开的位置延伸而出。接合基部和舌片各具有接合部。上述接合部彼此面对以在其间形成接合空间,安装凸部进入该接合空间中。接合空间具有入口,入口的宽度小于定位凸部的尺寸。当充气器造成定位凸部使入口的宽度增大时,舌片绕舌片基端弹性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3241210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048505.0
申请日:2013-02-06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07 , B60R21/26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0 , B60R21/23138 , B60R2021/23146 , B60R2021/2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气囊装置,其具有膨胀部,由膨胀气体使膨胀部于车辆座椅侧面展开并膨胀。由包括阀的分隔件将膨胀部分成上游段和下游段,该阀具有开口和一对阀体元件。在气体供给刚开始时,阀体元件保持处于互相接触以关闭该阀。当上游段约束乘员时,由乘员向分隔件施加力,这导致分隔件挠曲,并且使阀体元件彼此分开以打开该阀。上游段具有肩部保护部,其在包括肩部后端部和中部的乘员身体区域的侧面展开并膨胀。
-
公开(公告)号:CN103693004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310365014.9
申请日:2013-08-20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33 , B60R21/2342 , B60R2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3 , B60R21/23138 , B60R21/2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装置。气囊的内部由分隔件分隔成上游膨胀部和下游膨胀部,通过供给气体使上游膨胀部膨胀,由来自上游膨胀部的气体流入使下游膨胀部膨胀。分隔件包括宽部,在该宽部处,伴随气囊约束乘员所施加的外力变为最大。在分隔件中,在宽部之外的部分处形成狭缝。在气囊膨胀时,狭缝导致气体从上游膨胀部流入下游膨胀部。与气囊约束乘员之前的气体流率相比,在约束乘员期间,外力使狭缝打开,以增大气体从上游膨胀部进入下游膨胀部的流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507746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253571.1
申请日:2013-06-24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63 , B60R21/2171 , C06D5/00
Abstract: 一种气体发生器,包括充气器和保持架。保持架包括局部罩住充气器的保持部。充气器具有定位凸部,用于确定相对于保持架的位置。保持架包括接合基部和舌片。在充气器的轴线方向上,舌片从在保持部周向与接合基部分开的位置延伸而出。接合基部和舌片各具有接合部。上述接合部彼此面对以在其间形成接合空间,安装凸部进入该接合空间中。接合空间具有入口,入口的宽度小于定位凸部的尺寸。当充气器造成定位凸部使入口的宽度增大时,舌片绕舌片基端弹性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2371961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110210767.3
申请日:2011-07-26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07 , B60R21/231 , B60R21/2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138 , B60R21/207 , B60R21/233 , B60R21/2346 , B60R21/239 , B60R21/276 , B60R2021/0051 , B60R2021/23146 , B60R2021/2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囊装置,其利用膨胀用气体膨胀的气囊的膨胀部,由分隔部件分隔为上游侧膨胀部及下游侧膨胀部。分隔部件在伴随膨胀部的膨胀而以平面状张紧时形成下述长条状,即,沿长边方向的长度长于沿与该长边方向正交的短边方向的长度。在向膨胀部供给膨胀用气体期间的初期关闭,在该供给期间内打开的调压阀,被设置在分隔部件上,且具有沿短边方向延伸的狭缝状的内开口部、以及设置在内开口部周围而彼此接近/分离的一对阀体部。
-
公开(公告)号:CN103241211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048509.9
申请日:2013-02-06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07 , B60R2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3 , B60R21/23138 , B60R21/239 , B60R2021/23146 , B60R2021/23324
Abstract: 气囊(40)在连通道(75)中包括止回阀(80),连通道(75)使腰部保护膨胀部(52)与肩部保护膨胀部(53)互相连接。止回阀(80)限制膨胀气体从腰部保护膨胀部(52)向肩部保护膨胀部(53)流出。在肩部保护膨胀部(53)和胸部保护膨胀部(54)之间的分隔件(60)中设置压力调节阀(95),该压力调节阀具有内开口(96)和一对阀体元件(98)。在由肩部保护膨胀部(53)约束乘员之前,使阀体元件(98)因受到肩部保护膨胀部(53)中膨胀气体的推动而互相接触,从而限制膨胀气体在内开口(96)处流动。当由肩部保护膨胀部(53)约束乘员时,随着这种约束产生的外力使阀体元件(98)挠曲并且彼此分离,从而允许膨胀气体在内开口(96)处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746341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910252460.2
申请日:2009-12-09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17 , B60R21/2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138 , B60R2021/260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囊装置,该气囊装置包括止回阀(60)。止回阀(60)由一对阀体部(61)形成。借助于流出侧结合部(41),使靠近上膨胀部(EU)的阀体部(61)的端部与连通壁(51)结合。各阀体部(61)包括可挠部(64),其位于流出侧结合部(41)附近、且在流出侧结合部(41)与下膨胀部(EL)之间。借助于第一边缘结合部(67),使阀体部(61)的前缘与连通壁(51)结合。第一边缘结合部(67)也作为壁结合部(63),使连通壁(51)互相结合。借助于沿膨胀气体的流动方向延伸的第二边缘结合部(68),使阀体部(61)的后端互相结合。辅助结合部(69)位于第一边缘结合部(67)和第二边缘结合部(68)之间,且在第二边缘结合部(68)附近。辅助结合部(69)使阀体部(61)互相结合。辅助结合部(69)还作为刚性部(65),其比可挠部(64)更难以挠曲。刚性部(65)沿膨胀气体的流动方向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1746341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252460.2
申请日:2009-12-09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PC: B60R21/217 , B60R21/2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138 , B60R2021/260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囊装置,该气囊装置包括止回阀(60)。止回阀(60)由一对阀体部(61)形成。借助于流出侧结合部(41),使靠近上膨胀部(EU)的阀体部(61)的端部与连通壁(51)结合。各阀体部(61)包括可挠部(64),其位于流出侧结合部(41)附近、且在流出侧结合部(41)与下膨胀部(EL)之间。借助于第一边缘结合部(67),使阀体部(61)的前缘与连通壁(51)结合。第一边缘结合部(67)也作为壁结合部(63),使连通壁(51)互相结合。借助于沿膨胀气体的流动方向延伸的第二边缘结合部(68),使阀体部(61)的后端互相结合。辅助结合部(69)位于第一边缘结合部(67)和第二边缘结合部(68)之间,且在第二边缘结合部(68)附近。辅助结合部(69)使阀体部(61)互相结合。辅助结合部(69)还作为刚性部(65),其比可挠部(64)更难以挠曲。刚性部(65)沿膨胀气体的流动方向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1580049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910140709.0
申请日:2009-05-11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Inventor: 本田健作
IPC: B60R21/231 , B60R21/2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346 , B60R21/217 , B60R21/23138 , B60R21/239 , B60R2021/23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气囊装置,包括气囊(30)和结合在气囊(30)中的充气器组件(20)。气囊(30)由第一充气部(31)和第二充气部(42)形成。第二充气部(42)上部中的插入部(49),置于第一充气部(31)的容置部(38)的下部中。在交迭的插入部(49)和容置部(38)之间形成排气道57,用于将第一充气部(31)中的充气气体G排到气囊(30)外部。在这种状态下,使第一充气部(31)和第二充气部(42)彼此相连接。当第一充气部(31)没有约束乘员时,各充气部(31、42)中的充气气体(G)促使插入部(49)紧密接触容置部(38),使得排气道(57)关闭。当第一充气部(31)约束乘员(P)时,借助由于约束所致的第一充气部(31)的内压升高,使部分插入部(49)与容置部(38)分离,使得排气道(57)打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