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外接插座以及印制板插座

    公开(公告)号:CN11290965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252135.7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连接器、外接插座以及印制板插座,该连接器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接触部件的外接插座和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接触件的印制板插座,所述印制板插座的至少两个面上设有能够使第一接触部件插入第二接触部件的夹持腔内的劈槽,且至少两个相邻面上的劈槽连通,使得印制板插座能够从至少三个方向实现与固定在面板上的外接插座插合连接,外接插座尾部能够穿过面板与固定在印制板下方或上方或右侧的印制板插座插合连接。本发明可以先装配外接插座后装配印制板插座,也可以先装配印制板插座后装配外接插座。外接插座和印制板插座可以实现正向插合、旋转180°反向插合。外接插座与印制板插座在倾斜时候也可以实现正向插合、旋转180°反向插合。

    一种接触件
    15.
    发明公开
    一种接触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2563790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27809.1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件,接触件包括接触件主体,接触件主体包括至少一对弹臂,同对的两弹臂相对布置并用于相对摆动,各弹臂的后端固定相连以导电连通;各弹臂的相对外侧均具有用于与适配接触件接触的接触区域;接触件还包括设于相对布置的两弹臂之间的传力件,传力件用于在其中一个弹臂受力朝内摆动时将作用力传递至相对的另一个弹臂上,以使相对的两个弹臂同向摆动。通过在两弹臂之间设置传力件,能够接触件与适配接触件相互偏离时,其中一个弹臂受力较大时通过传力件将作用力传递到另一个弹臂上,使得两个弹臂能够发生同步摆动,保证两弹臂均与适配接触件进行接触,降低电阻,防止出现温升过高的情况,有效保护接触件。

    连接器及其防尘盖组件、防尘盖和防丢连接件

    公开(公告)号:CN105161906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510545478.7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及其防尘盖组件、防尘盖和防丢连接件,防尘盖包括封堵段,封堵段后端设置有朝后延伸的连接柱,连接柱包括连接柱小径段、连接柱大径段和连接于连接柱小径段与连接柱大径段之间的连接柱台阶面,连接柱小径段、连接柱大径段前后设置,连接柱大径段后端设置有用于与相应连接头上连接孔的连接孔小径段过盈顶推配合以使所述连接柱大径段经连接孔小径段由前至后进入连接孔大径段中的连接柱顶推部,连接柱台阶面用于与连接孔台阶面挡止配合而防止连接柱大径段由后至前的由所述连接孔大径段中脱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实现连接头与防尘盖连接时需借助特殊工具且可能会将防尘盖铆裂的问题。

    连接器的尾部附件及其防脱件

    公开(公告)号:CN104932059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510285808.3

    申请日:2015-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的尾部附件及其防脱件,尾部附件包括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套筒及用于旋装于套筒上的挤紧螺母,套筒的后端防脱装配有防脱件,防脱件包括与所述挤紧螺母转动配合的防脱件本体,挤紧螺母的内周面上或外周面上设有螺母限位凸台,防脱件本体包括用于伸入所述挤紧螺母的内孔中或者布置于挤紧螺母外围的螺母配合段,螺母配合段上设置有位于所述螺母限位凸台后侧的用于与所述螺母限位凸台限位配合以限制挤紧螺母朝后移动极限的防脱件限位凸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防止挤紧螺母由套筒上脱离后丢失的防脱件及使用该防脱件的尾部附件。

    一种屏蔽连接器、插头及插座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0962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252141.2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屏蔽连接器、插头及插座,该屏蔽连接器包括前端对插的插头和插座,其中插头和插座均具有外壳体,插座外壳体内装配有通过尾部的插座屏蔽接地簧与设备面板接触导通的导电套筒,插头外壳体内装配有供导电套筒插入的导电内壳体,在连接器插合时,该导电内壳体通过其内壁上的插头屏蔽接地簧实现与导电套筒的导通。本发明通过在插头端增设导电内壳体、插座端增设导电套筒,并通过插头屏蔽接地簧实现插头和插座端屏蔽的导通,通过导电套筒尾部的插座屏蔽接地簧实现与设备面板的导通,从而实现了整个屏蔽链路的导通,满足外壳体不导电的屏蔽连接器屏蔽导通需求。具有结构简单、装配容易、且连接可靠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