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外锚头钢绞线保护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89049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563894.X

    申请日:2015-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索外锚头钢绞线保护装置,包括钢绞线、钢垫板和锚具,钢绞线包括位于岩体内的内钢绞线和伸出锚具外侧的外锚头钢绞线,外锚头钢绞线四周套设有端部设置有法兰的圆柱形保护罩,法兰通过螺栓连接在钢垫板上,保护罩顶壁上设置有第一排气管和第一进油口,保护罩上部设置有补给油箱,补给油箱底壁上设置有出油口,补给油箱通过补给油箱支撑架固定于钢垫板上,补给油箱顶壁上设置有第二排气管和第二进油口,第一进油口和出油口通过指示管相连。本发明公开了这种锚索外锚头钢绞线保护装置的安装方法。本发明简单实用、高效经济、能保证外锚头钢绞线始终侵入油体内,并且能让巡视人员直观判断保护罩内油位。

    无盖重固结灌浆中的基岩裂隙涂刷封闭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46513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58955.X

    申请日:2012-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盖重固结灌浆中的基岩裂隙涂刷封闭法,首先待灌浆的基础岩体平整度达到设计要求,清理除去岩体裂隙内杂质;然后保持岩体表面湿润1~2h后,对岩体裂隙涂刷水泥基防水材料;达到水泥基防水材料的终凝时间后,进行涂层外观效果检查,并针对出现空鼓或裂缝处,重新涂刷水泥基防水材料;完成后,进行压水检查,标记存在渗水、冒水的岩体裂隙,并在该岩体裂隙处重复涂刷水泥基防水材料,直至压水检查岩体裂隙不漏水为止。采用本发明方法,不仅克服现有混凝土封闭、喷射薄层结构封闭、凿槽嵌缝封闭以及裸岩无封闭几种裂隙处理方式的缺陷,达到较好的固结灌浆效果,且具有施工简便、快捷、干扰小、经济、安全可靠的特点。

    一种评价特高陡边坡稳定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6114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52905.8

    申请日:2024-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特高陡边坡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岩体单轴抗压强度值;S2:获取岩芯质量RQD值、节理间距、节理条件、地下水条件的参数指标;S3:计算得到条件综合评分#imgabs0#;S4:获取正常条件下相应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值;S5:随机选取边坡上任意第i点作为监测点,计算监测点的坡高#imgabs1#;S6:根据监测点的坡高#imgabs2#,计算得到坡高放大系数#imgabs3#;S7:获取监测点的水平位移#imgabs4#;S8:测算边坡上第i点的风险值#imgabs5#;S9:根据风险值#imgabs6#对边坡上第i点的稳定性进行评价;S10:循环对边坡上所有监测点进行风险评价。本发明的评价特高陡边坡稳定性的方法基于监测点的位移,可对任意点的稳定性及危险状态进行评价,安全评价更为全面。

    深水灌浆钻孔精准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1003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424430.X

    申请日:2024-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灌浆钻孔精准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各灌浆孔施工时的钻孔开孔理论位置A(x,y,z);获取施工当日的水库运行水位值z1,依据x1=x,y1=y,获取A点的水面映射位置B(x1,y1,z1);将B点位置放样至水上漂浮平台,实现水面映射位置B的定位;将细绳拴在金属试块上,在水面映射位置B投入金属试块,对钻孔开孔理论位置A进行垂直追踪,获得初步钻孔开孔实际位置C(x2,y2,z2);获取B与C之间的精确距离h3;根据函数f1()={x1=x;y1=y;z1=z+h1}获取A点到B点的距离h1,再根据函数f2()={#imgabs0#},获取允许误差包络线到B点的距离h2;比较h2与h3大小关系。本发明能够实现开孔位置的精准定位。

    一种利用管道型岩溶地下水发电系统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7789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1810526213.6

    申请日:2018-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岩溶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管道型岩溶地下水发电系统及设计方法。一种利用管道型岩溶地下水发电系统,包括岩溶管道,通过在岩溶管道的最低发育点旁设有集水井和沉砂池,集水井通过发电泄水通道与岩溶管道的最低发育点连通,沉砂池通过排沙通道与岩溶管道的最低发育点连通,对岩溶管道内的泥沙和水实现分流,可以预防岩溶管道中的泥沙淤堵;发电泄水通道上设有发电机组,岩溶管道的最低发育点上方设有与山体下方的天然河道连通的溢流通道,溢流通道上设有排水控制闸阀,通过发电机组将水能转化为电能,且发电水头和流量可以调节控制,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得到保障;系统布置简单,具备较好的运行与检修条件。

    一种基于降雨强度的岩土质边坡开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2294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910400582.5

    申请日:2019-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降雨强度的岩土质边坡开挖方法,它包括如下三个步骤;①、建立降雨强度评价指标模型;②、建立边坡分区模型;③、降雨强度评价指标模型与边坡分区模型关联,确定边坡开挖次序;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在没有对降雨强度科学预测前提下,在对土质边坡施工时,若发生大强度降雨,坡面将受到强烈冲刷,甚至形成冲刷深沟,严重影响边坡安全。被雨水冲刷带走的坡面流土沿着天然冲沟最终汇入下游河道,对下游河水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缺点,具有从根本上避免了大雨强天气对土质边坡和岩土质层边坡结合部位的影响,提高了边坡稳定性、减少了坡面流土对下游河道的污染的优点。

    一种集成“引-堵-导”多功能临时生态放水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2374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58489.7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集成“引‑堵‑导”多功能临时生态放水装置及方法,位于导流隧洞(5)内,所述的导流隧洞(5)前端设置有导流隧洞闸门(4),末端设置有封堵体(6);它包括沿水流流向依次布置有引水装置(1)、堵水装置(2)和导水装置(3);所述的引水装置(1)由闸门预留孔(1.1)、第一段钢管(1.2)和第一闸阀(1.3)组成;两个所述的闸门预留孔(1.1)位于同一高度且位于导流隧洞闸门(4)上,所述的闸门预留孔(1.1)上设置有第一钢管(1.2),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一预埋钢管导水方式,下游河道生态断流时间长的缺点,具有将下游河道生态断流时间由10天降低至1‑2天,有效降低因生态断流对下游河道的影响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