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5527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145291.8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固化耦合的水基钻井固废资源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固废破碎、筛分后,打垄,加入处理药剂,搅拌、压实、养护,养护后将固废送至指定检测单位分析化验,达到I类一般工业固废标准后,外运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处置。该方法工艺流程短,氧化和固化环节可拆分可耦合,对不同污染特性的固废来说处理工艺可自由组合,处理成本低,实现了企业“产废—治废—用废”的闭合回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37465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110677949.5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辉 , 荆少东 , 庞会中 , 刘海丽 , 李清方 , 李毅 , 张新军 , 桂召龙 , 张建 , 徐辉 , 于惠娟 , 张婕 , 张舒漫 , 陆胤军 , 黄少伟 , 郭长会 , 周航兵 , 孟祥峰 , 闫丹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氧化碳闭式循环的干热岩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地下的岩层取热子系统和地上的热能发电子系统,岩层取热子系统用于在单井中采用双管循环工艺使CO2从岩层中取出热量并携带到地面,地上热能发电子系统用于对携带热量的CO2膨胀机做功,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本发明拟通过干热岩单井闭式循环、热管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实现干热岩高效取热;优化超临界CO2动力循环系统流程,借鉴补气增焓原理强化余热能回收能力,开发CO2分流再热、分级做功技术,通过复叠式动力循环来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增强了循环系统对于大温差热源的适应性、弱化大流量场合的设备放大适应性问题和并强化空间紧凑性,为干热岩热功转化发电提供一种高效的动力循环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471361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60773.5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污染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老化原油污染土壤的处理方法。本发明首先对原油污染土壤进行破碎处理,减小原油污染土壤的颗粒粒径,然后加入改性剂进行改性,提高土壤颗粒表面的润湿性,降低土壤颗粒结合强度,然后采用剪切方式进一步破碎土壤颗粒,使土壤颗粒与原油吸附结合的污染表面充分暴露,利于清洗试剂和土壤颗粒接触,提高洗油效果;清洗试剂由不同作用效果的助剂构成,而且依次使用不同清洗试剂的清洗方式使各种助剂充分发挥作用,溶解出土壤中的原油;最后加入吸附球,聚结吸附洗涤出的原油,避免原油与土壤的二次吸附,强化原油从土壤中的分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37465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77949.5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辉 , 荆少东 , 庞会中 , 刘海丽 , 李清方 , 李毅 , 张新军 , 桂召龙 , 张建 , 徐辉 , 于惠娟 , 张婕 , 张舒漫 , 陆胤军 , 黄少伟 , 郭长会 , 周航兵 , 孟祥峰 , 闫丹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氧化碳闭式循环的干热岩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地下的岩层取热子系统和地上的热能发电子系统,岩层取热子系统用于在单井中采用双管循环工艺使CO2从岩层中取出热量并携带到地面,地上热能发电子系统用于对携带热量的CO2膨胀机做功,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本发明拟通过干热岩单井闭式循环、热管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实现干热岩高效取热;优化超临界CO2动力循环系统流程,借鉴补气增焓原理强化余热能回收能力,开发CO2分流再热、分级做功技术,通过复叠式动力循环来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增强了循环系统对于大温差热源的适应性、弱化大流量场合的设备放大适应性问题和并强化空间紧凑性,为干热岩热功转化发电提供一种高效的动力循环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374358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640101.0
申请日:2013-12-04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山东赛瑞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一种增强型地热系统开发试验装置,包括二氧化碳钢瓶、二氧化碳超临界输送装置、模拟干热岩反应器、二氧化碳透平机、高压变频柱塞泵、PLC数据采集系统,二氧化碳钢瓶的二氧化碳经过二氧化碳流量调节阀和压力调节阀进入二氧化碳超临界输送装置增至高压进入模拟干热岩反应器进行升温,升温后的高温高压二氧化碳CO2流进入二氧化碳透平机,二氧化碳透平机带动发电机或动力机器进行能量转化;二氧化碳透平机出来的较低品位的二氧化碳进入换热器,经过热交换之后的二氧化碳被高压变频柱塞泵送回模拟干热岩反应器进行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695921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650307.1
申请日:2013-12-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采油废水制备高干度蒸汽用于蒸汽驱油的系统,其预热器将稠油产出水升温后,将其排入该汽水分离器的出水管,循环泵将稠油产出水泵入到蒸发器中,该蒸发器将稠油产出水加热形成气液混合相,气液混合相进入汽水分离器内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后的浓水进入到该汽水分离器的出水管,分离后的蒸汽部分进入到蒸汽压缩机,提高蒸汽的温度,并将加热后的蒸汽传送到该蒸发器,以作为热源进入该蒸发器加热使稠油产出水蒸发,蒸汽自身冷却为产出淡水,该注汽锅炉系统将产出淡水加热形成高干度蒸汽。该系统预处理要求宽松、不产生二次污染、成本低,可充分利用注汽锅炉系统排出的高温排污水所含的潜热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89377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24819.4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C02F11/00 , C02F11/06 , C02F11/127 , C02F11/131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及其应用、油田罐底污泥处理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污泥处理系统为集成系统,占地面积较小,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污泥处理系统处理污泥时能够实现就地脱水处理,降低了污泥处理设施建设投资成本。利用微波处理装置进行加热能够降低含油污泥粘度和乳化强度,从而提高含油污泥脱水效果;同时超声装置产生的机械振荡能够使污泥颗粒表层吸附不稳定的原油脱附,超声波产生的空化气泡急速压缩溃灭时产生大量能量,可促进污泥内层吸附稳定的原油脱附;在微波和超声波共同作用下提高了含油污泥的破乳分离效果,降低含油污泥的含油率,提高脱水效果,进而提高除水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4690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20564.4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酸化油的密闭短流程处理方法,属于酸化油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在高频聚结装置中对酸化油进行处理,处理过程全程为密闭状态,前端采用站内污水和酸化油采出液充分混合后进入处理装置,更有利于预分离污水,进一步实现更优的电场激化破乳脱水效果;处理过程中无需沉降分离罐,大幅缩短了处理时间,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能耗,混合来液进入高频聚结装置处理后,出口即可达标,处理效率高,无需进一步大罐化学沉降,可在3小时内使酸化油快速处理达标(处理后酸化油中的含水率低于2%)。因而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大幅缩短处理时间,且简化了流程,除去了沉降罐,能耗低,能够使酸化油采出液快速实现分离达标。
-
公开(公告)号:CN109331610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1811243424.5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捕集废气中CO2的相变吸收剂。所述捕集废气中CO2的相变吸收剂由醇胺类吸收剂、胺类吸收剂、纳米颗粒、缓蚀剂、抗氧化剂、消泡剂以及水组成,且在所述捕集废气中CO2的相变吸收剂中醇胺类吸收剂、胺类吸收剂、纳米颗粒、缓蚀剂、抗氧化剂、消泡剂、水的质量比为(15%~20%):(5%~10%):(0.01%~0.1%):(0.01%~0.2%):(0.01%~0.2%):(0.01%~0.1%):(70%~80%)。所述捕集废气中CO2的相变吸收剂能增大CO2的吸收容量、提高CO2的捕集率、降低对设备的腐蚀速率、提高自身稳定性、降低再生温度、降低再生能耗、提高降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948138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510208235.4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酸化液的在线检测和处理方法及系统,通过在采油工作井口与输油管线之间设置能对采出液是否含有酸化液进行检测和处理的系统,当检测到采出液中含有酸化液,将自动导入采出液管道,并调节适量的酸化处理剂与之混合反应,将消除酸化液的采出液返回输油管线,从而能有效避免酸化液进入集输系统而导致酸化油形成的事故,尤其适用于例如海上采油平台,正常生产过程无需值守,通过自动化的实时检测和处理系统,更提升了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