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39841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74197.9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大鹏 , 陈金华 , 张成俊 , 王凤超 , 周晓红 , 夏光 , 张春燕 , 杨同仕 , 何振 , 岳彩新 , 潘先峰 , 黄嵩 , 翟清翠 , 崔珍珍 , 吴竞 , 孙晨 , 赵晓莉 , 方国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粘度流体的磁性液环管道输送装置及方法,该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管,其一端设置有进液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液口,用于输送高粘度流体,其中所述进液口用于向所述输送管通入磁性液体;连接管,插接在所述输送管靠近所述进液口的一端,用于向输送管通入高粘度流体,位于所述输送管内的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与所述输送管的内壁间隔设置以形成流通腔,所述磁性液体穿过流通腔与高粘度流体接触;磁力组件,包覆在所述输送管的外壁,用于产生磁力以使输送管内的磁性液体附着在输送管内壁形成磁性液环并包覆高粘度流体。本发明增加了输送过程中磁性液环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适用于高粘度流体的长距离输送。
-
公开(公告)号:CN11523107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54581.7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5B65/00 , B65B35/44 , B65B57/20 , B65B57/14 , B65B37/18 , B65B5/10 , B65B35/36 , B65B35/40 , B65B31/04 , B65B51/08 , B07C5/16 , B07C5/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工业炸药智能包装系统,进料输送带,用于药卷的输送;分料输送带,用于接收进料输送带输送的药卷,所述分料输送带设置有若干出料口;若干一次整理组件,每一个一次整理组件均与一个分料输送带的出料口连接以接收输送的药卷,所述一次整理组件用于对药卷初步整形;二次整理组件,用于接收一次整理组件输送的药卷并对初步整形的药卷进行二次整形以提高后续药卷计数的精确度,所述二次整理组件末端设置有用于对药卷计数的光电传感器;集料组件,用于收集经二次整理组件输送的规定量的药卷;还包括机械手、中包裹包机、封箱组件。本发明实现了不同直径药卷的包装方式的集成,极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78062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0449382.1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目立体测量药高装置,包括顶杆取放机构、进模推头机构、出料输送机构、进料输送机构、模具定位夹紧机构、雷管以及模具,所述雷管底端竖直安放在模具内,所述雷管顶端插接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取放机下方安装有模具定位夹紧机构,所述出料输送机构与进料输送机构平行设置在模具定位夹紧机构底部两侧,所述进料输送机构侧方设置有用于推动模具的进模推头机构。本发明的拍照系统,解决了双目测量系统在雷管生产线上使用的自动化问题,同时采用精度高的自动装夹系统,实现了雷管的准确定位,同时独立的装夹定位系统,可以有效的降低周围振动对拍照环节的影响,测药高环节的生产效率提高可以提高雷管生产的整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55173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612166.9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F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大型不规则容器的容积标定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充气组件,与待测容器连通,用于向待测容器充入标准气体;检测组件,与待测容器连通,用于检测混合均匀后待测容器中标准气体的浓度;所述包括标准气瓶,所述标准气瓶通过管道与所述待测容器连通,且沿标准气瓶至待测容器的管道上依次设置有减压阀、定量装置和第三阀门。本发明可用于自带循环系统且在允许范围内容积不限的各类大型容器,尤其适用于管路连接复杂,工作压力受限且容积过大(5‑20m3)的异形容器的标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43326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85754.5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雷管感度现场混装炸药有毒气体测试方法,方法步骤如下:S1:现场混装炸药的起爆:将现场混装炸药放入爆炸箱内并通过起爆药进行起爆,并开启循环风机使爆炸箱内的气体循环4‑6min,打开箱体外壁管路阀门,待压力稳定后爆炸前后压差值、爆破后爆炸箱内部温湿度、测试时环境的大气压值;S2:取样;S3:一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含量的测定;S4:有毒气体总量的计算。本发明改变传统的50L爆炸弹筒真空引爆的方法,针对无雷管感度现场混装炸药有毒气体进行测试,采用15m3大型爆炸测试装置,常压条件下引爆,更贴近于实际爆破作业现场爆破的条件,且本发明主要针对大药量现场混装炸药,最大试验药量达460gTNT当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23615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19457.6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大鹏 , 李勇 , 陈金华 , 吴志超 , 张春燕 , 何振 , 张成俊 , 吴竞 , 崔珍珍 , 岳彩新 , 翟清翠 , 黄嵩 , 周晓红 , 蔺照东 , 李娟娟 , 杨磊 , 王晓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转向阀的孔内增压器,包括钻杆壳体和套设在所述钻杆壳体内的增压器壳体,所述钻杆壳体与所述增压器壳体之间开有高压护壁泥浆通道和低压排出泥浆通道,所述增压器壳体内套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活塞体,所述活塞体分别通过管道与高压护壁泥浆通道和低压排出泥浆通道连通,通过高压护壁泥浆通道中的泥浆驱动活塞体沿增压器壳体的中心轴轴向位移,还包括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用于控制活塞体位移时使其沿中心轴转动以切换活塞体与高压护壁泥浆通道和低压排出泥浆通道连通的通道,实现活塞体运动方向的转变,所述活塞体下端还固定设置有高压活塞。本发明通过转向机构实现活塞体的自动换向,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339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36608.5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煤矿井下液压支架耐腐蚀活塞杆水下爆炸复合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先在活塞杆基材外依次均匀设置支撑材料,然后同轴设置耐腐蚀金属管材覆层,再密封活塞杆基材和耐腐蚀金属管材两端,预留抽真空口,抽真空,得到活塞杆基材和耐腐蚀金属管材中间间隙真空环境;(2)再在耐腐蚀金属管材外同轴设置炸药铺设管材,预留设定间距在炸药铺设管材内壁放置炸药和雷管;(3)将装置置于爆炸水槽内固定、注水、引爆炸药,即得耐腐蚀活塞杆。本申请采用水下爆炸复合技术将耐腐蚀金属管材复合在活塞干基材上,显著提高了覆层和基层的结合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显著降低了爆炸过程中焊接界面的氧化程度,保证了焊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236156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419457.6
申请日:2021-04-19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大鹏 , 李勇 , 陈金华 , 吴志超 , 张春燕 , 何振 , 张成俊 , 吴竞 , 崔珍珍 , 岳彩新 , 翟清翠 , 黄嵩 , 周晓红 , 蔺照东 , 李娟娟 , 杨磊 , 王晓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转向阀的孔内增压器,包括钻杆壳体和套设在所述钻杆壳体内的增压器壳体,所述钻杆壳体与所述增压器壳体之间开有高压护壁泥浆通道和低压排出泥浆通道,所述增压器壳体内套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活塞体,所述活塞体分别通过管道与高压护壁泥浆通道和低压排出泥浆通道连通,通过高压护壁泥浆通道中的泥浆驱动活塞体沿增压器壳体的中心轴轴向位移,还包括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用于控制活塞体位移时使其沿中心轴转动以切换活塞体与高压护壁泥浆通道和低压排出泥浆通道连通的通道,实现活塞体运动方向的转变,所述活塞体下端还固定设置有高压活塞。本发明通过转向机构实现活塞体的自动换向,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138958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98990.2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3K2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下双面金属复合板爆炸焊接方法,方法步骤如下:S1:在基板两侧均放置若干均匀分布的内支撑,然后再将两复板分别置于内支撑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并使复板和基板之间形成局部真空,得到爆炸复合金属材料组件;S2:将装配后的金属复合板放置在水槽内的底座上,并通过支脚对下端设置有用于盛放炸药的药框的支撑板进行固定,并通过插接在药框内的起爆雷管的起爆引线进行起爆以实现爆炸复合金属材料组件的焊接。本发明实现了基板两侧与复板的同步复合,节约了金属复合板的加工时间,且制备的金属复合板具有更高的结合强度和更低的阻抗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77910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26228.0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淮北爆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雷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无线透地通信抗静电干扰方法及系统,包括抗静电干扰无线电子雷管,所述抗静电干扰无线电子雷管包括无线通信模块、第一抗静电干扰模块、第二控制器、基础电子雷管;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抗静电干扰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抗静电干扰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基础电子雷管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接收由无线通信模块经过第一抗静电干扰模块处理后的起爆信号;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起爆信号,对基础电子雷管的起爆进行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