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4856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235902.9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 , G06F18/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接对建筑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估计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待估计的建筑工程的系统边界,对所述建筑工程进行功能拆分;获取并处理各个建筑工程子模块的能源消耗、排放的污染物数据;将各个建筑工程子模块对应的数据集进行分类,再对各个类别中的各个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对生成的特征向量进行标准化处理,为标准化处理后的特征向量分配权重;构建转换因子;基于全部标准化处理后的特征向量及所述转换因子,确定所述建筑工程的影响值;基于所述影响值,确定所述建筑工程的间接影响。本方法对建筑工程进行单元拆解,评估结果更为准确,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应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397804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1538921.X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天津福云天翼科技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冗余并联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建立超冗余并联系统的运动学模型;所述超冗余并联系统包括运动平台和作动器;所述作动器的数量多于所述运动平台的自由度数量,且分布于所述运动平台的不同方向,并与所述运动平台活动连接;将每个所述作动器的长度测量值输入所述运动学模型,求解得到运动平台的实际位姿和雅克比矩阵;利用PIL控制器将实际位姿与所述运动平台的六角自由度期望位姿之间的差值转化为对所述运动平台的控制量;将控制量经雅克比矩阵映射后输入相应的作动器,驱动所述运动平台产生六自由度运动。本发明能够解决超冗余并联机构在运动过程中运动耦合和内力纷争对系统位姿控制精度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303122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1097658.0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试验系统的微摩擦静压盘,该微摩擦静压盘安装在试验系统的加载平台上,并能够随着加载平台在滑动平板上水平运动,微摩擦静压盘包括:第一转动体、第二转动体和静压盘体;第一转动体安装在液压缸的活塞杆内,液压缸能够转动,液压缸与加载平台相连接,第二转动体设置在第一转动体的下方,第二转动体与第一转动体的接触面为球面,第一转动体能沿着接触面移动,以形成球铰结构;第二转动体的底部设置有静压盘体,静压盘体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平板,且静压盘体与滑动平板之间留有间隙;当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时,活塞杆能够向静压盘提供竖直向下的作用力,使静压盘体与滑动平板相接触。本发明的静压盘效率高,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380245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936732.1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19/00 , E01D19/12 , E01D21/00 , B28B13/02 , E01D101/28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砼组合梁结构及建造方法,其中结构包括钢桁架和混凝土层;钢桁架包括多个纵向型材、多个横向型材、多个立型材和多个水平型材,多个间隔分布的纵向型材通过多个横向型材连接,多个立型材连接为一体;混凝土层包括混凝土本体和压型钢板或模板,压型钢板或模板固定在水平型材的下方;混凝土本体浇注在压型钢板或模板上以包裹水平型材。对较大跨径的结构,通过在钢桁架上增加预应力,提高结构跨径。本发明结构简单,整体结构稳固,充分利用不同材料受拉和受压性能,同时通过建造方法能够减轻结构自重,节省支模工序和模板,缩短施工周期,同时可以减小用钢量,增加稳定性和整体性,并便于后期的检查、检测及维修加固。
-
公开(公告)号:CN11379107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926047.0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无人机桥梁裂缝巡检系统及方法,定位模块用于获取无人机的位置信息,惯性导航模块用于获取无人机的状态信息,雷达模块用于获取障碍物信息,信息融合模块与定位模块、惯性导航模块和雷达模块连接,用于融合接收到的信息,中控模块接收融合信息,生成避障和路径规划策略;裂缝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裂缝信息并发送至边缘计算模块,边缘计算模块对裂缝信息进行处理、计算和分析,将分析结果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发送至终端。通过边缘计算模块、裂缝信息获取模块,实现裂缝智能采集检测,实现裂缝的实时识别和裂缝宽度长度信息的定量分析和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30312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097658.0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试验系统的微摩擦静压盘,该微摩擦静压盘安装在试验系统的加载平台上,并能够随着加载平台在滑动平板上水平运动,微摩擦静压盘包括:第一转动体、第二转动体和静压盘体;第一转动体安装在液压缸的活塞杆内,液压缸能够转动,液压缸与加载平台相连接,第二转动体设置在第一转动体的下方,第二转动体与第一转动体的接触面为球面,第一转动体能沿着接触面移动,以形成球铰结构;第二转动体的底部设置有静压盘体,静压盘体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平板,且静压盘体与滑动平板之间留有间隙;当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时,活塞杆能够向静压盘提供竖直向下的作用力,使静压盘体与滑动平板相接触。本发明的静压盘效率高,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1228491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097659.5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万吨级多功能试验系统,包括顶梁、立柱、基座、反力支座、移动横梁、锁紧机构、提升机构、加载平台、以及液压和电控系统;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滑动平板,滑动平板上安装有加载平台,移动横梁位于加载平台的上方,反力支座固定连接在基座上,立柱固定设置在基座上,顶梁设置在立柱的顶部;其中,顶梁上设置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和移动横梁相连接,锁紧机构固定在移动横梁上,移动横梁在未锁紧状态下能够在提升机构的驱动下沿着立柱进行轴向升降移动,移动横梁在锁紧状态下与立柱紧固在一起,并与立柱、顶梁、基座形成内力自平衡的加载框架结构;加载平台能够在滑动平板上运动,移动横梁和加载平台之间固定连接有被测试件。
-
公开(公告)号:CN222349977U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20843925.1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试验检测(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转动摩擦复合阻尼器,包括:弯曲型金属阻尼器、转动摩擦型阻尼器、上连接钢板、下连接钢板及侧连接钢板;两个侧连接钢板固定在下连接钢板上;两个以上弯曲型金属阻尼器呈对称布置、位于两个侧连接钢板之间,且每个弯曲型金属阻尼器的下端均固定在下连接钢板上,上端通过上连接钢板固连为一体;两个以上转动摩擦型阻尼器分别对称位于弯曲型金属阻尼器组成的整体结构的两侧;每个转动摩擦型阻尼器的一端通过销轴A与两个弯曲型金属阻尼器的上端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B与对应的一个侧连接钢板连接。该阻尼器安装简单快捷,可实现小震、中震、大震作用下的对结构响应的控制作用,提供足够的阻尼力,并大大减小占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222649108U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20843927.0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试验检测(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碟簧自复位金属与摩擦复合耗能支撑,属于建筑结构消能减震技术领域,叠簧自复位系统设置于内槽钢与外槽钢形成的凹槽中,摩擦耗能系统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端部连接件以及第二端部连接件固接;金属屈服耗能系统包括包括一块耗能钢板,耗能钢板设置于耗能间隔中;第一端部连接件和第二端部连接件相向或背向运动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与摩擦片发生摩擦,叠簧自复位系统中的蝶簧被压缩,耗能钢板被压缩或被拉伸。解决了传统金属阻尼器耗能形式单一的难题,实现了分阶段高效耗能,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地震动强度抗震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21168396U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22802620.4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试验检测(北京)有限公司
IPC: E04C5/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丝扣单筒接头,包括连接螺杆、连接螺套;连接螺杆一端与钢筋Ⅰ螺纹连接,另一端与连接螺套通过梯形螺纹连接;连接螺套一端与连接螺杆通过梯形螺纹连接,另一端与钢筋Ⅱ螺纹连接;朝向连接螺杆钢筋连接端的梯形螺纹上设有锁紧槽,接头与钢筋Ⅰ、钢筋Ⅱ连接锁紧时,锁紧槽部分外露。本实用新型实现钢筋间连接锁紧,能够消除因钢筋对接不同轴带来的错位现象导致锁紧困难、锁紧不牢固、滑丝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