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模型更新混合试验的消能阻尼器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2413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546295.6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更新混合试验的消能阻尼器检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阻尼器检测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以主体结构中的一个阻尼器作为试验子结构进行物理加载,剩余部分作为数值子结构进行数值计算,利用试验子结构的实测数据开展参数识别,获得阻尼器的本构参数;同时将识别出的本构参数用于在线更新主体结构中其他阻尼器的数值模型,试验与数值结合获得全结构的动力响应,直到试验子结构的参数收敛为止,收敛参数即为拟检测阻尼器的本构参数值。本发明能够获得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加载路径下的阻尼器力学性能,识别出任意合理加载路径下阻尼器的本构参数。同时可以只以其中一个阻尼器作为试件,评估多个阻尼器对结构的减振效果。

    确定建筑物的特征参数的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08105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475241.6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确定建筑物的特征参数的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包括:建立用于指示建筑物的特征参数与响应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初始有限元模型,其中特征参数包括建筑物的弹性模量、密度和刚度,并且响应参数包括所述建筑物的响应频率;建立特征参数的第一特征参数样本集,并利用初始有限元模型,根据第一特征参数样本集确定响应参数的第一响应参数样本集;建立用于指示特征参数与响应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的第一响应面模型,并根据特征参数与响应参数之间的关联性,对第一响应面模型进行修正,得到第二响应面模型;根据第一特征参数样本集和第一响应参数样本集,确定第二响应面模型的参数;测量目标建筑物的响应参数;以及利用第二响应面模型,根据所测量的响应参数确定建筑物的特征参数。

    一种超冗余并联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9780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538921.X

    申请日:2021-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冗余并联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建立超冗余并联系统的运动学模型;所述超冗余并联系统包括运动平台和作动器;所述作动器的数量多于所述运动平台的自由度数量,且分布于所述运动平台的不同方向,并与所述运动平台活动连接;将每个所述作动器的长度测量值输入所述运动学模型,求解得到运动平台的实际位姿和雅克比矩阵;利用PIL控制器将实际位姿与所述运动平台的六角自由度期望位姿之间的差值转化为对所述运动平台的控制量;将控制量经雅克比矩阵映射后输入相应的作动器,驱动所述运动平台产生六自由度运动。本发明能够解决超冗余并联机构在运动过程中运动耦合和内力纷争对系统位姿控制精度的影响。

    一种适用不同水深荷载条件的整环盾构管片加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9835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067720.X

    申请日:2024-08-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盾构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不同水深荷载条件的整环盾构管片加载系统,包括T型加载梁、环箍钢绞线加载系统、作动器加载系统和支撑框架;多个T型加载梁均匀布设在整环管片外圆周上,T型加载梁包括支撑梁和梯形梁,梯形梁为横截面为梯形的棱柱、底面平行于整环管片轴线,梯形梁一端固定在与之垂直的支撑梁中部,梯形梁通过环箍钢绞线加载系统固定在整环管片上;支撑框架固定在地面上,整环管片轴线平行于地面通过作动器加载系统固定在支撑框架内,环箍钢绞线加载系统提供可调节大小的环箍力,作动器加载系统提供可调节大小的径向力。本发明对竖直整环盾构管片实现不同水深荷载条件的加载,准确反映盾构管片实际受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