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结构的多层硅-碳复合电极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11667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99790.X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心结构的多层硅-碳复合电极材料制备方法,通过有机硅水解在镁表面沉积二氧化硅、镁和氯化铝低温热还原、原位生长MOF材料、高温碳化、再有机硅水解沉积二氧化硅、再镁和氯化铝低温热还原、再原位生长MOF材料、再高温碳化,获得空心结构的多层硅-碳复合电极材料。硅-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层数为2~5;硅与碳的摩尔比为(0.2~5):1,且每层硅与碳的摩尔比是不一样的,且硅与碳的摩尔比从最里层到最外层逐渐减小。该硅-碳复合电极材料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性能,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氮硼掺杂碳纤维及复合电极制备的浆料稳定剂

    公开(公告)号:CN110890547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211793.0

    申请日:2019-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氮硼掺杂碳纤维及复合电极制备的浆料稳定剂,具体采用高极性有机化合物与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并分散粘结剂。高极性有机化合物为酰胺和亚砜的一种或二种,酰胺为二甲基乙酰胺、二乙基甲酰胺、二乙基乙酰胺、甲基乙基甲酰胺、甲基乙基乙酰胺的一种或二种;亚砜为二甲基亚砜、二乙基亚砜、甲基乙基亚砜的一种或二种;高极性有机化合物与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体积比的0.03-3。本发明浆料稳定剂用于氮硼掺杂碳纤维、氮硼掺杂碳纤维/硫化钼、氮硼掺杂碳纤维/硫化锌、氮硼掺杂碳纤维/硫化铁、氮硼掺杂碳纤维/硫化锰电极的制备;极大提升了电极材料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使其在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硅基制氢体系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09338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011114479.3

    申请日:2020-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基制氢体系的制备方法,以硅粉、还原金属和铋盐机械球磨、热处理,再与铵盐混合,获得制氢体系;还原金属为锂、钾、钠、钙、钡和镁的两种或多种;且必含有镁金属;铋盐为BiCl3,BiF3,BiBr3,BiOCl,BiOF,BiOBr的一种或两种;铵盐为NH4F,NH4Cl,NH4Br,(NH4)2CO3,NH4HCO3的一种或两种;还原金属与硅的摩尔比为0.01‑2,且其它还原金属与镁的摩尔比为0.03‑0.3;铋盐与硅的摩尔比为0.01‑0.15,铵盐与硅的摩尔比为0.01‑0.2;该制氢材料与水反应,氢气产率高,可用于微型燃料电池便携式氢源。

    一种连续制氢系统及固体燃料

    公开(公告)号:CN112429702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410144.6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制氢系统及固体燃料;通过设计水储罐、固液分离桶、固液分离膜、液泵、阀门、储水罐和不锈钢管,实现液体燃料在固液反应器和固态硼氢化物储罐之间的持续反应与更换,并实现固态燃料与水的在线补充,保证了制氢系统的连续运行;固体燃料为硼氢化物与硅合金;硅合金为硅、高还原性金属和高催化活性金属的三元及以上合金,高还原性金属为锂、钾、钠和钙的一种;高催化活性金属为镍、钴、钯、铁、钨的一种或两种;本专利设计的制氢系统及固体燃料,可稳定输出氢气,可为便携式燃料电池提供氢源。

    一种硅基制氢体系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09338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114479.3

    申请日:2020-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基制氢体系的制备方法,以硅粉、还原金属和铋盐机械球磨、热处理,再与铵盐混合,获得制氢体系;还原金属为锂、钾、钠、钙、钡和镁的两种或多种;且必含有镁金属;铋盐为BiCl3,BiF3,BiBr3,BiOCl,BiOF,BiOBr的一种或两种;铵盐为NH4F,NH4Cl,NH4Br,(NH4)2CO3,NH4HCO3的一种或两种;还原金属与硅的摩尔比为0.01‑2,且其它还原金属与镁的摩尔比为0.03‑0.3;铋盐与硅的摩尔比为0.01‑0.15,铵盐与硅的摩尔比为0.01‑0.2;该制氢材料与水反应,氢气产率高,可用于微型燃料电池便携式氢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