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64808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511034156.2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包括:燃气机组,蒸汽循环回路,空气预热器,燃料预热器,经过凝结水加热器加热的部分给水分别进入空气预热器和燃料预热器,空气预热器对进入燃气轮机的空气预热,使空气温度升高;燃料预热器对进入燃气轮机的燃料预热,使燃料温度升高,升温后的空气和燃料进入燃气轮机燃烧做功,升温后的空气和燃料燃烧更稳定,并且燃气轮机的排气温度更高,此时增加蒸汽循环回路的给水流量,使其与燃气轮机排放的更高温度的烟气换热得到更大的蒸汽量,使更大流量的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做功。
-
公开(公告)号:CN105627341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10169586.3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烟气换热器的除尘器后烟气系统,包括与除尘器出口连通的双列引风机,与双列引风机连通的烟气换热器,与烟气换热器连通的脱硫吸收塔,以及与烟气换热器连通的烟囱,且双列引风机、烟气换热器、脱硫吸收塔及烟囱均设置于同一直线上;脱硫吸收塔和烟囱并排竖直设置,而双列引风机和烟气换热器设置于烟囱和脱硫吸收塔之间;烟气换热器设置于双列引风机上方,且烟气换热器包括与脱硫吸收塔一端连通的进气换热器部分、与脱硫吸收塔另一端连通的出气换热器部分,且进气换热器部分与出气换热器部分设置为一体。本发明提出的配烟气换热器的除尘器后烟气系统,有效利用空间节约用地,减小烟道阻力和烟道材料消耗量,提高电厂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484816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511034899.X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包括:燃气轮机、蒸汽循环回路,所述蒸汽循环回路上设有余热锅炉、蒸汽轮机、以及凝汽器,所述蒸汽轮机上设有抽汽口;吸收式热泵,所述吸收式热泵具有相配合的第一换热通道、第二换热通道、以及驱动热源通道;预热换热器,所述预热换热器具有相配合的第三换热通道、以及第四换热通道;蒸汽轮机中的部分水蒸气从抽汽口进入驱动热源通道内作为吸收式热泵的驱动力,使循环工质在第二换热通道内被升温,并且冷却水在第一换热通道内降温;升温后的循环工质加热流经第四换热通道的空气或燃料,使进入燃气轮机的空气或燃料温度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832936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234410.7
申请日:2015-05-0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单列引风机的除尘器后的设备布置结构及烟气系统,该配单列引风机的除尘器后的设备布置结构包括依次通过烟道连接的单列引风机、脱硫吸收塔、烟囱,且所述单列引风机、脱硫吸收塔、烟囱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脱硫吸收塔和所述烟囱均竖直设置,所述单列引风机横向设置于所述脱硫吸收塔外侧,且所述单列引风机出口背对所述脱硫吸收塔,出口烟道缓转后正对脱硫吸收塔入口连接。将除尘器后的各设备呈“一”字形的空间联合布置,使各设备之间布置更紧凑,减小了占地面积、减小了连接烟道的长度即节省了烟道材料,合理布置了除尘器后各设备,有效利用了除尘器后的立体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62734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69586.3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63 , F23J15/00 , F23J13/04 , F23J15/02 , F23J15/06 , F23J221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烟气换热器的除尘器后烟气系统,包括与除尘器出口连通的双列引风机,与双列引风机连通的烟气换热器,与烟气换热器连通的脱硫吸收塔,以及与烟气换热器连通的烟囱,且双列引风机、烟气换热器、脱硫吸收塔及烟囱均设置于同一直线上;脱硫吸收塔和烟囱并排竖直设置,而双列引风机和烟气换热器设置于烟囱和脱硫吸收塔之间;烟气换热器设置于双列引风机上方,且烟气换热器包括与脱硫吸收塔一端连通的进气换热器部分、与脱硫吸收塔另一端连通的出气换热器部分,且进气换热器部分与出气换热器部分设置为一体。本发明提出的配烟气换热器的除尘器后烟气系统,有效利用空间节约用地,减小烟道阻力和烟道材料消耗量,提高电厂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484816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1034899.X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包括:燃气轮机、蒸汽循环回路,所述蒸汽循环回路上设有余热锅炉、蒸汽轮机、以及凝汽器,所述蒸汽轮机上设有抽汽口;吸收式热泵,所述吸收式热泵具有相配合的第一换热通道、第二换热通道、以及驱动热源通道;预热换热器,所述预热换热器具有相配合的第三换热通道、以及第四换热通道;蒸汽轮机中的部分水蒸气从抽汽口进入驱动热源通道内作为吸收式热泵的驱动力,使循环工质在第二换热通道内被升温,并且冷却水在第一换热通道内降温;升温后的循环工质加热流经第四换热通道的空气或燃料,使进入燃气轮机的空气或燃料温度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484815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1034821.8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燃气蒸汽联合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包括:燃气机组,所述燃气机组包括燃气轮机;蒸汽循环回路,所述蒸汽循环回路上设有余热锅炉、蒸汽轮机,所述余热锅炉内设有余热烟道;预热循环回路,所述预热循环回路上设有余热换热器和预热换热器;其中,所述余热烟道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烟气出口对接,所述余热换热器安装于所述余热烟道内;所述预热换热器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空气进口对接,或者,所述预热换热器与所述燃气轮机的燃料进口对接。预热循环工质在预热循环回路中循环,对进入燃气轮机的燃料或空气进行加热,使燃料或空气温度升高,使更大流量的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做功,提高整个燃气蒸汽联合系统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04266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69162.7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压式小汽机驱动引风机的宽负荷供热节能系统,包括主汽轮机、背压式小汽轮机、引风机、锅炉再热器、除氧器和低压加热器,主汽轮机中的高压汽缸的排汽端连接锅炉再热器的进汽端,锅炉再热器的出汽端之一连接中压汽缸的进汽端,构成再热回路;锅炉再热器的出汽端之二连接背压式小汽轮机的进汽端,构成供热回路;背压式小汽轮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引风机的驱动输入端,构成引风机驱动回路;中压汽缸的排汽口之一通过回热抽汽管道连接除氧器的进汽端,中压汽缸的排汽口之二通过抽汽管道连接低压加热器的进汽端,构成回热回路;在低压加热器、冷凝水管道、除氧器和中压汽缸的各连接管路与供热管网之间形成供热回路的抽汽补汽结构。本发明不但提高了供热运行经济性,还具有较高运行调节灵活性及较好供热经济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244215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167904.9
申请日:2013-05-08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能量转换效率的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高压压缩空气通过复合降压装置降压变为中压驱动气流,中压驱动气流驱动透平膨胀机做功后变为低压乏气;流经复合降压装置中的高压压缩空气对低压乏气进行卷吸,并与其混合形成中压驱动气流对透平膨胀机做功。本发明提升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能量转换效率的方法及装置环保节能,能有效提高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能量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79765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315085.7
申请日:2015-06-1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六出口双列后烟风系统联合布置结构,包括六个除尘器出口、引风机结构、脱硫吸收塔、湿式电除尘结构和烟囱,引风机结构为由二台引风机构成的双列引风机结构,每台引风机的进风口连通三个除尘器出口,所述二台引风机通过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连接脱硫吸收塔的进风口;湿式电除尘结构由四个湿式电除尘器构成,脱硫吸收塔的四个出风口各连接一个湿式电除尘器的进风口,四个湿式电除尘器的出风口通过汇流管连接烟囱的进风口;引风机结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和六个除尘器出口设置在脱硫吸收塔与烟囱之间,引风机结构和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位于六个除尘器出口的下方,湿式电除尘结构位于六个除尘器出口的上方,本发明具有占地面积小、降低初投资成本等有益效果,同时还具有高效运行、节能等功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