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5620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11468681.6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R23/02 , G01R23/16 , G01R23/165 , G01R25/00 ,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为时频结合的含噪信号参数估计新算法,涉及信号处理领域,特别是含噪幅值恒定正弦信号的参数估计算法,适用对象为含噪幅值恒定正弦信号的参数估计,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为降低噪声的影响、提高信号频率的计算分辨率,对采样信号补零一倍,并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对补零后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线性预测参数初始值;然后,利用正弦信号的线性预测性质构造预测矩阵,并通过降噪滤波器进一步减少噪声的影响;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矩阵,得到精确的矩阵参数,从而得到信号频率、幅值和初相位估计值。本发明结合了频域法和时域法的优势,实现简单、思路创新,提高了信号参数估计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04914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32037.4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K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温度测量系统进行全系统宽低温综合校准的设备,校准温度范围77K到323K,采用制冷机制冷和加热器加热综合控温方式,隔热校准腔采用三层结构,中层外层真空隔热,内层作为校准温度源,放置传感器安装铜座,通过充氦实现温度场快速均匀。在校准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带线缆穿过密封座后,置于校准腔内的传感器安装铜座内,然后对导线实行密封,中外层抽真空隔热,内层充氦。准备就绪后,在测控机柜控制下,自动按照校准流程实施制冷机和加热器校准腔温度控制,达到校准目标温度值后,温度测量系统采集校准温度点的电流或电压值。按流程所有校准点完成后进行校准曲线拟合,得到温度测量系统测量范围内的校准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1304914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31756.4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K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温度测量系统进行全系统宽低温综合校准设备的隔热腔,该方案采用制冷机制冷和加热器加热综合控温方式,隔热校准腔采用三层结构,中层外层真空隔热,内层作为校准温度源,放置传感器安装铜座,通过充氦实现温度场快速均匀。在校准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带线缆穿过密封座后,置于校准腔内的传感器安装铜座内,然后对导线实行密封,中外层抽真空隔热,内层充氦。准备就绪后,在测控机柜控制下,按照校准流程实施制冷机和加热器校准腔温度控制,达到校准目标温度值后,温度测量系统采集校准温度点的电流或电压值。按流程所有校准点完成后进行校准曲线拟合,得到温度测量系统测量范围内的校准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1304914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0331756.4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 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1K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温度测量系统进行全系统宽低温综合校准设备的隔热腔,该方案采用制冷机制冷和加热器加热综合控温方式,隔热校准腔采用三层结构,中层外层真空隔热,内层作为校准温度源,放置传感器安装铜座,通过充氦实现温度场快速均匀。在校准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带线缆穿过密封座后,置于校准腔内的传感器安装铜座内,然后对导线实行密封,中外层抽真空隔热,内层充氦。准备就绪后,在测控机柜控制下,按照校准流程实施制冷机和加热器校准腔温度控制,达到校准目标温度值后,温度测量系统采集校准温度点的电流或电压值。按流程所有校准点完成后进行校准曲线拟合,得到温度测量系统测量范围内的校准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11673922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1030733.5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6Q10/063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洞数据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误差传播的风洞试验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包括根据具体的风洞试验,获取风洞试验开始前的准备数据,按照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对所述准备数据进行分析,并评估风洞试验中准备数据的不确定度;本发明以风洞试验数据的不确定度评估,可以对试验获得的每个数据质量作出完善的、科学的评估,通过评估分析找出改进数据质量的方法与措施,达到改进试验质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06760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310243219.3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用平板自动化校准系统,涉及风洞试验自动化领域,包括:任务管理单元,用于管理风洞试验组合平板校准任务;生成单元,生成待校准风洞试验组合平板的参数信息;布线单元,用于生成布线方案;绘制单元,用于绘制测量线和测量点;测量单元,用于读取测量线上每个测量点的读数,获得所有测量点的测量数据;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每个测量点的测量数据,计算每个测量点到理想平面的距离值,获得测量点到理想平面的距离最大值和距离最小值;以及用于基于所述距离最大值和所述距离最小值计算获得待校准风洞试验组合平板的平面度误差,本系统能够实现风洞用平板自动化校准。
-
公开(公告)号:CN11606760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243219.3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用平板自动化校准系统,涉及风洞试验自动化领域,包括:任务管理单元,用于管理风洞试验组合平板校准任务;生成单元,生成待校准风洞试验组合平板的参数信息;布线单元,用于生成布线方案;绘制单元,用于绘制测量线和测量点;测量单元,用于读取测量线上每个测量点的读数,获得所有测量点的测量数据;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每个测量点的测量数据,计算每个测量点到理想平面的距离值,获得测量点到理想平面的距离最大值和距离最小值;以及用于基于所述距离最大值和所述距离最小值计算获得待校准风洞试验组合平板的平面度误差,本系统能够实现风洞用平板自动化校准。
-
公开(公告)号:CN11475520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71629.3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光纤分布式湿度传感器及定位检测的方法,该方案包括有光发送器、前端光接收器、后端光接收器、一号光纤、二号光纤、POF光纤和光纤耦合器;所述光发送器通过一号光纤与光纤耦合器连接;所述前端光接收器通过二号光纤与光纤耦合器连接;所述后端光接收器通过POF光纤与光纤耦合器连接。该方案中采用将聚酰亚胺涂层设置在POF光纤芯层上,实现了分布式的传感,满足了在复杂空间结构中任意布置检测点位的需求,同时利用测量系统实现对各个检测点位的湿度测量和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475520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671629.3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光纤分布式湿度传感器及定位检测的方法,该方案包括有光发送器、前端光接收器、后端光接收器、一号光纤、二号光纤、POF光纤和光纤耦合器;所述光发送器通过一号光纤与光纤耦合器连接;所述前端光接收器通过二号光纤与光纤耦合器连接;所述后端光接收器通过POF光纤与光纤耦合器连接。该方案中采用将聚酰亚胺涂层设置在POF光纤芯层上,实现了分布式的传感,满足了在复杂空间结构中任意布置检测点位的需求,同时利用测量系统实现对各个检测点位的湿度测量和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3049145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0332037.4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设备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所
IPC: G01K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温度测量系统进行全系统宽低温综合校准的设备,校准温度范围77K到323K,采用制冷机制冷和加热器加热综合控温方式,隔热校准腔采用三层结构,中层外层真空隔热,内层作为校准温度源,放置传感器安装铜座,通过充氦实现温度场快速均匀。在校准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带线缆穿过密封座后,置于校准腔内的传感器安装铜座内,然后对导线实行密封,中外层抽真空隔热,内层充氦。准备就绪后,在测控机柜控制下,自动按照校准流程实施制冷机和加热器校准腔温度控制,达到校准目标温度值后,温度测量系统采集校准温度点的电流或电压值。按流程所有校准点完成后进行校准曲线拟合,得到温度测量系统测量范围内的校准曲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