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9163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129492.X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01 , G06F18/214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户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单位的企业规模信息,以及单位中所有用户的工作话务信息;通过强分类器根据工作话务信息提取所有用户的话务特征信息,并根据企业规模信息和话务特征信息确定所有用户中的目标待验证用户;通过弱分类器根据目标待验证用户的目标话务信息对目标待验证用户进行筛选,获得目标用户。本发明通过强分类器根据企业规模信息和单位所有用户的话务特征信息确定待验证用户,并通过弱分类器根据待验证用户的话务信息进行用户筛选,获得目标用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银行内部的高净值客户识别模型难以全面识别高净值客户,查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76550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808582.5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F40/289 , G06F40/284 , G06F40/211 , G06F40/12 , G06F40/30 , G06F18/241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组织架构的确定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企业关联的企业信息,确定所述目标企业的行业领域;基于所述行业领域对应的层级结构特点,对所述目标企业关联的每个分支企业对应的企业信息,进行中文分词与词性标注分析,得到分支企业名称的分词和词性;基于所述分词和所述词性进行依存句法分析,得到分支企业名称和各分支企业之间的上下层级关系;基于所述分支企业名称和所述上下层级关系,生成所述目标企业的组织架构。降低企业组织架构的分析成本,提高企业组织架构的分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5553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79197.X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6/33 , G06F16/35 , G06F16/332 , G06F40/216 , G06F40/186 , G06F16/338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Q5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投诉工单智能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投诉工单;确认所述投诉工单的场景类型;加载要素提取模型,对所述投诉工单进行内容要素提取,获取所述投诉工单的要素信息;根据所述投诉工单的场景类型和所述投诉工单的要素信息,生成回复文本。通过建立场景推理模型和要素提取模型,自动化生成了对投诉工单的回复文本。本发明实现了对投诉工单的智能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投诉工单处理方式依赖人工操作的技术问题。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操作简单、准确率更高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80137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267000.2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W64/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户常驻地挖掘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用户上报的MME信令数据集中任一MME信令数据的标识信息,从采集到的各高精度位置数据中,获取与标识信息相匹配的各目标高精度位置数据;当各目标高精度位置数据的标准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根据各目标高精度位置数据的出现频次,从各目标高精度位置数据中确定MME信令数据的目标位置;根据用户在各目标位置中的驻留时长,确定用户的至少一个常驻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常驻地挖掘方法能够更精准地确定用户的常驻地。
-
公开(公告)号:CN115048568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252256.1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6/9535 , G06F16/9536 , G06F40/30 , G06Q5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用户套餐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样本信息;根据所述特征信息构建用户连接矩阵和用户度矩阵;对所述描述信息进行主题提取,得到对应的主题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主题特征信息和所述特征信息,计算用户相似度矩阵;根据所述用户连接矩阵、所述用户度矩阵以及所述用户相似度矩阵,计算第二权重矩阵;根据所述特征信息构建用户套餐模型,并基于所述用户相似度矩阵、所述第二权重矩阵以及所述用户套餐模型,对目标用户进行套餐推荐。本发明可实现通信用户套餐的精准推荐,可有效地提升套餐推荐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184207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387169.7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确定通信用户常驻社区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MME信令获得通信用户的常驻基站扇区;根据通信用户的常驻基站扇区和社区内无线宽带用户的常驻基站扇区,获得无线宽带用户的常驻基站扇区与社区的对应关系;基于无线宽带用户的常驻基站扇区与社区的对应关系,以及通信用户的常驻基站扇区,确定通信用户常驻社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通信用户常驻社区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稳定输出用户与用户常驻社区之间的对应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8184207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711387169.7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确定通信用户常驻社区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MME信令获得通信用户的常驻基站扇区;根据通信用户的常驻基站扇区和社区内无线宽带用户的常驻基站扇区,获得无线宽带用户的常驻基站扇区与社区的对应关系;基于无线宽带用户的常驻基站扇区与社区的对应关系,以及通信用户的常驻基站扇区,确定通信用户常驻社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通信用户常驻社区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稳定输出用户与用户常驻社区之间的对应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880454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1524450.6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散热系统、基带处理单元BBU、流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BBU,所述BBU设置于室内,所述BBU设置有散热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BBU的业务量与所述散热系统的散热能力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基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所述BBU的业务量的历史经验值;基于所述历史经验值和所述BBU的业务量的当前预测值,控制流体的流速。
-
公开(公告)号:CN11880423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180628.8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休眠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基站满足休眠条件时,发送休眠通知消息给所有终端,在接收到至少一个第一终端发送的反馈消息时,获取所述反馈消息中携带的业务处理方式;其中,所述业务处理方式包括释放连接操作或切换连接操作;然后对所述第一终端执行释放连接操作或切换连接操作,在所有终端均完成对应的业务处理方式时,进入休眠状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基站休眠前与终端进行信令交互,确定终端的业务处理方式,不需要将全部终端切换连接到另一基站,减少开销,以及不会延长基站进入休眠的时间,以及能够保证基站及时进入休眠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880410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009593.1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W28/16 , H04W72/12 , H04W72/56 , H04W72/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状态驱动的通信资源调度方法、系统及网络设备,该调度方法包括:网络设备获取不同业务类型下的能耗值;网络设备与配电网实时交互新能源消纳信息,新能源消纳信息至少包括新能源电量和新能源电量的持续时间;网络设备基于不同业务类型的能耗值,为不同类型的通信业务分配不同的通信资源,以使得当前新能源电量被最大化消耗。基于上述调度方法,可以在有效地满足各种业务的需求的前提下,确保新能源电量被最大化消耗,从而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优化整个网络的资源分配,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有助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另外,通过最大化利用新能源,还可以降低网络的运行成本,从而提高网络的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