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519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13805.X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批量优化石墨烯负载过渡金属原子催化剂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S1:利用文件获取模块获取石墨烯负载过渡金属原子催化剂结构的cif文件,得到Cif‑input文件夹;S2:根据结构优化计算生成相应的输入文件;S3:利用文件生成模块将cif文件转化为POSCAR文件,并获取批量石墨烯负载过渡金属原子催化剂的输入文件;S4:利用自动提交模块循环遍历相应目录下所有子文件夹,提交输入文件。本发明利用文件获取模块实现了石墨烯基底构型模型的自动搭建和碳原子替换,解决了手动搭建模型速度慢、效率较低的问题,利用自动提交模块实现输入文件的自动提交,批量搭建模型并提交计算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73921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70929.1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及离子液体调控单分散氮气微气泡形成和运动过程的方法,涉及微气泡制备及微流体特性分析的技术领域,用以解决气体‑离子液体系统在微尺度上难以可控制备流动稳定的单分散氮气微气泡的技术问题。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基台,基台上设有注射管和收集管,注射管的出口为圆锥形尖端,圆锥形尖端水平插入收集管中,注射管和收集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连接管套设在注射管和收集管上,连接管的内径大于注射管和收集管的外径。通过改变离子液体种类和离子液体流量调控微流控芯片中氮气微气泡的形成和运动过程。该微流控芯片物化性能稳定,制备简单,成本低。生成的微气泡尺寸均匀、生成频率可控、流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281228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003421.X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8G6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液体催化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所述方法为碳酸二酯和二羟基化合物在酰胺类离子液体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熔融聚合反应生成聚碳酸酯;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以含酰胺基的化合物为阴离子,四烷基磷为阳离子获得具有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和热稳定性佳的酰胺类离子液体催化剂,并且催化得到了分子量大、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的聚碳酸酯。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结构可设计,反应速率较快;反应过程不需要溶剂,不使用剧毒光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反应得到的产物无催化剂残留,不含有毒物质,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低成本聚碳酸酯制备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527515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21688.2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3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浆料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P123为结构导向剂,有机硅为硅源,有机碳为碳源,采用溶胶‑水热法得到凝胶状二氧化硅/碳前驱体,通过高温热处理,得到棒状硅氧基碳负极活性材料。以P123为结构导向剂制备二氧化硅的过程中,引入碳源,得到同时具有碳包覆和碳还原二氧化硅的硅氧材料,简化工艺流程;通过碳源的选择,不仅解决在酸性条件下水热时,碳源易部分碳化问题,而且提高材料的表面结合力和界面兼容性;通过煅烧温度的控制,得到具有硅价态梯度分布的SiOx/C负极材料,形成缓和的应力梯度,完整有力的碳包覆和平缓的Si价态梯度,促进局部应力释放,确保稳定的SEI膜和增强的锂离子动力学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196951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81577.8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66 , H01M4/80 , H01M10/42 , H01M4/58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正极预钠复合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用以实现补钠的安全、可控。本发明中正极预钠复合集流体包括多孔集流体、填充于多孔集流体的多孔中的正极预钠填充层、以及位于集流体表面的导电碳层;其中,正极预钠填充层包括正极预钠添加剂(Na2C2O4、Na2C6O6、Na4C6O6、NaN3、Na2S、Na2CO3和Na3P的至少一种)。该预钠添加剂为解离电位较高、高温受热产气的有机或无机钠盐,当其应用于钠离子电池中,可根据实际需求,实时可控补钠,提高电池首效、能量密度,同时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及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888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42253.9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龙子湖新能源实验室 ,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IPC: B01J19/00 , C07D317/36 , B01J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通量微通道梯级转化制备碳酸酯的工艺方法,所述工艺方法包括:原料CO2和环氧化物,由一段鼓泡塔反应器底部进料在离子液体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反应出料经过分离,未反应完全的含反应物环氧化物与CO2的液相进入二段深化微通道反应器内进一步发生反应,从而实现环状碳酸酯的梯级转化以及高效合成。本发明所提供的连续生产环状碳酸酯工艺流程合理,大幅度缩小了反应器体积,缩短了反应停留时间,实现了过程强化,简化了工艺过程,是一种高效可行的环状碳酸酯连续合成工艺,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9463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366088.X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8F226/06 , C08F220/20 , G03F7/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聚合物的光刻胶组合物,该聚合物包括如下所示的第一结构单元和第二结构单元;其中,R1为氢或甲基,R2为包含1~12个碳原子的烷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用于制备光刻胶,可使所得光刻胶具有较佳的显影能力。第一结构单元:#imgabs0#第二结构单元:#imgabs1#
-
公开(公告)号:CN11763735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660671.5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调控电极表面的亲疏离子性协同提升离子液体超级电容器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的技术。包括一电极及一离子液体电解液层,其中,进一步包括一界面修饰层位于所述电极与离子液体电解液层之间,通过提升界面修饰层与离子液体的疏离子性,可同时提升离子液体超级电容器电荷储存能力和充放电功率密度,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26381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661553.6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C217/50 , C07C53/126 , C07C51/41 , C07C213/08 , B01D11/00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温度和CO2的双重刺激响应的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将聚醚胺和长链脂肪酸以摩尔比1:2混合,升温至50℃~90℃,反应0.5‑12h;得反应物;将所述反应物真空干燥,获得所述对温度和CO2双重响应的离子液体。本发明的聚醚胺脂肪酸类双子型离子液体能够与水混合形成具有可逆的低临界温度溶解相行为的双液体系,此外该混合体系通过交替通入和除去CO2能够实现体系在均相和异相之间的可逆转换。温度和CO2对该离子液体‑水体系具有协同作用,二者共同刺激体系时可提高体系相变的灵敏度。本发明制备的离子液体在催化分离和刺激响应材料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25855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670674.7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限域离子液体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二维纳片分散在溶剂中,得到二维纳米片分散液;通过真空抽滤方法将所述二维纳米片分散液抽滤在多孔基底上,制得二维纳米片组装膜;将离子液体溶液滴涂在所述二维纳米片组装膜表面,静置后在旋涂仪上进行旋涂,烘干,制得所述超薄限域离子液体复合膜。该方法可以精准调控限域离子液体复合膜的层间距与宏观膜厚,实现限域离子液体膜体系的精准制备,在气体分离等化学化工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