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05448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37088.X

    申请日:2020-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所述方法以碳酸二酯和二羟基化合物为原料,在含氮有机化合物或含氮有机化合物和纤维素的复合物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反应,缩聚生成聚碳酸酯;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上述催化剂,其具有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不影响聚碳酸酯的品质的优势,且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聚碳酸酯的分子量大,玻璃化转变温度高。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原料选择范围广,催化剂用量少,反应条件温和,且反应过程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产物不含有毒物质,是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低成本聚碳酸酯制备工艺。

    一种复配催化剂及其在制备生物基聚碳酸酯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724255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112682.4

    申请日:2019-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配催化剂及其在制备生物基聚碳酸酯中的应用,所述复配催化剂包括卤化物和有机盐类催化剂,所述卤化物包括碱金属卤化物、金属卤化物和碱土金属卤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所述有机盐类催化剂包括有机碱金属催化剂或有机碱土金属催化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该复配催化剂中所述卤化物和有机盐类催化剂相互协同发挥催化作用,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并且催化剂稳定性高,提高所催化反应的催化选择性,提高产品收率,将该复配催化剂用于生物基聚碳酸酯的制备,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反应时间缩短,产物收率提高,并且能够制备得到更高分子量的生物基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5685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1

    申请号:CN202211456886.1

    申请日:2022-11-2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聚碳酸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结构单元,其中第一结构单元的骨架呈扭曲非共平面结构,且在第一结构单元的骨架中引入了杂原子。该聚碳酸酯兼具高折射率、高阿贝数、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而且聚碳酸酯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能赋予聚碳酸酯柔韧性和良好的成型加工性,同时还能减少聚碳酸酯中的残余应力,以降低聚碳酸酯的双折射现象;另外,第一结构单元中的吸水官能团(例如酯键)的数量较少,降低了聚碳酸酯的吸水率。

    一种高分子量高柔韧性生物基聚碳酸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3865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49454.3

    申请日:2020-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分子量高柔韧性生物基聚碳酸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在氮气氛围下,以碳酸二酯、1,4:3,6-二脱水己六醇和二羟基化合物为原料,加入催化剂,通过酯交换和缩聚两个阶段得到高分子量高柔韧性聚碳酸酯共聚物。所得聚碳酸酯共聚物数均分子量为2.5×104~12.1×104g/mol,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0~200℃,5%热失重温度在330℃以上,同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可以有效地用于多种用途。本发明的聚碳酸酯共聚物与均聚碳酸酯相比,分子量、聚合度、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等均有明显改善,同时合成过程绿色环保,不含光气等剧毒原料产品。

    一种制备聚碳酸酯的终缩聚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028020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26141.X

    申请日:2019-06-18

    Abstract: 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聚碳酸酯的终缩聚反应器,包括卧式圆柱筒体、进料口、出料口和真空口,所述卧式圆柱筒体内设有驱动轴,卧式圆柱筒体内从进料口到出料口依次设有低粘区、中粘区和高粘区,所述驱动轴上安装有圆盘桨叶、网框式桨叶和螺带环式桨叶,所述圆盘桨叶位于低粘区,网框式桨叶位于中粘区,螺带环式桨叶位于高粘区。本发明设置有不同类型桨叶,适应了不同区域的物料性质变化,有利于改善反应效果;高粘区的螺带环桨叶可改变高粘PC停留时间,防止副反应发生,提高产品质量。该新型反应器使用组合式桨叶,能形成轴向膜和一定角度的径向膜,并能对筒体末端的高粘度PC有一定推动力,能有效控制其停留时间,防止过热副反应发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