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8275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54140.7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印刷柔性导电浆料及其导电线路与制备方法。具体地,可印刷柔性导电浆料由复合导电颗粒和聚有机硅氧烷制成;其中,所述复合导电颗粒的质量百分数为40%~85%。所述复合导电颗粒为非金属内核表面镀有金属表层的、直径不高于20μm的颗粒。本发明利用镀银导电颗粒替代传统的纯金属导电颗粒或碳系导电填料,具有高电导率、低密度及低成本特性,在聚有机硅氧烷柔性聚合物中不易沉降,可制备高导电性的柔性导电浆料,且能够通过丝网印刷等传统印刷方式进行柔性导电线路的简便制作。本发明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制作简便易行,适用于柔性印刷电路、柔性显示屏、柔性可穿戴电子、电子皮肤等新兴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710890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241438.4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 H01G11/32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B1/02 , H01B1/026 , H01B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纳米线/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铜纳米线和石墨烯分散于去离子水,得到混合分散液;所述石墨烯的平均片层厚度为0.5~5nm;(2)将步骤(1)所得混合分散液过滤,再将滤饼干燥,得到铜纳米线/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高效,实验流程方便快捷,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普适性高。既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将氧化石墨烯进行还原的方法,不需要氧化石墨烯进行还原,也避免了使用粘结剂对复合材料导电性的限制,本发明制备出的铜纳米线/石墨烯复合材料电导率达5×103S/m以上,同时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在室温下放置60天后电导率仍能保持初始电导率的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772741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65671.X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 H01G11/24 , B22F9/24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G11/32 , H01G11/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包覆铜纳米线的三维结构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和Cu(NO3)2溶液混合得到混合分散液;加入乙二胺溶液,再加入NaOH、KOH等强碱性溶液中的一种并持续搅拌后加入还原剂并超声15~30min,再置于60~90℃水浴条件下反应25~50min,得到红棕色产物,离心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红棕色粉末,再配置成10~30mg/mL的溶液,加入10~20mg/mL的海藻酸钠溶液,聚乙烯醇溶液,壳聚糖溶液和明胶溶液中的至少一种,均匀混合置于?5~?20℃下冷冻2?5h,再冷冻干燥2~5d,得到石墨烯包覆铜纳米线的三维结构气凝胶。还涉及石墨烯包覆铜纳米线的三维结构气凝胶及应用。上述材料不易氧化、具有较好的压缩回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6852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611237468.8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G01L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两个外接电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具有弹性的衬底,至少一个衬底的接触面上有凸起结构,接触面为两个衬底相对的一面,衬底为导电体,每个衬底连接一个外接电极,凸起结构的表面覆盖有导电层。从而,既利用了弹性导电衬底本身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形变而导致电阻发生变化的压阻效应,又利用了衬底在压力作用下其凸起结构表面的导电层接触面积改变而导致接触电阻发生变化的效应,通过二者的协同作用极大的扩大了压力检测范围,并且相对现有技术中在两个衬底之间夹设电路层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电层在凸起结构形变时其接触面积变化更大,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65315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41454.3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石墨烯包覆铜纳米线的复合弹性体,包括多孔材料和石墨烯包覆金属纳米线;所述石墨烯包覆金属纳米线生长于所述多孔材料的骨架上;所述多孔材料为可回弹的多孔材料。本发明中含有石墨烯包覆金属纳米线的弹性体在受到按压和释放后能在2秒内回弹并恢复原来的形状,首次按压和释放后其电阻变化率小于2%,100次按压和释放后仍能回弹至原来的形状,电阻变化率电阻小于10%。
-
公开(公告)号:CN10562313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54701.X
申请日:2016-03-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3/04 , C08K7/06 , C08K2201/001 , C08K2201/011 , C08L25/06 , C08L3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由一维结构的导电纳米线、二维结构的石墨烯及球形聚合物基体组成,结合了一维导电纳米线材料与二维石墨烯的优势,通过二维石墨烯与聚合物基体复合后再与具有优异电性能的高长径比一维导电纳米线进行复合,从而提高了导电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均匀性,增加了聚合物复合材料中导电填料之间的接触机会,利用一维导电纳米线与二维石墨烯的协同作用,构建了高效的导电通路网络,提高了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06269946U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21457364.3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G01L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两个外接电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具有弹性的衬底,至少一个衬底的接触面上有凸起结构,接触面为两个衬底相对的一面,衬底为导电体,每个衬底连接一个外接电极,凸起结构的表面覆盖有导电层。从而,既利用了弹性导电衬底本身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形变而导致电阻发生变化的压阻效应,又利用了衬底在压力作用下其凸起结构表面的导电层接触面积改变而导致接触电阻发生变化的效应,通过二者的协同作用极大的扩大了压力检测范围,并且相对现有技术中在两个衬底之间夹设电路层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导电层在凸起结构形变时其接触面积变化更大,因此进一步提高了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6210665U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20831308.5
申请日:2016-08-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H01H13/704 , H01H13/79 , H01H13/8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印刷技术的压力敏感型电开关,所述压力敏感型电开关包括:下基底层;导电层,设置于下基底层表面,包括第一导电条和第二导电条;绝缘条,设置于下基底层表面,绝缘条的厚度大于第一导电条和第二导电条的厚度;上基底层;第三导电条,设置于上基底层表面;受压条件下,第三导电条与导电层接触。所述压力敏感型电开关的结构简单,可通过不同的印刷技术实现低成本大规模制作,并对印刷阵列的线宽与线距进行精细化设计与制作,进而调整压力敏感电开关的压力灵敏度与体积大小;适用范围广,既可制作常规硬质压力敏感型电开关,又可制备柔性压力敏感型电开关,适用于柔性电子、可穿戴电子等新兴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06132280U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21105036.7
申请日:2016-10-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G01L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压力传感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电极结构,每一电极结构包括柔性衬底以及设置在柔性衬底上的导电层,两个电极结构的导电层相互朝向地抵触连接;其中,柔性衬底包括衬底本体及设置于衬底本体上的多个凸结构,导电层覆设在柔性衬底的具有多个凸结构的表面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利用位于其内部的由柔性材料形成的多个凸结构在受到压力作用时容易变形的特点,实现了两个相对的电极结构中的导电层在接触时接触面积的变化而引起的电阻的变化、调节和控制,进而实现了压力传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