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34089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11088186.6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担量活性物质电极的方法,该方法在电极浆料制备过程中加入造孔剂,电极浆料经涂覆设备刮涂在铝箔集流体上,形成电极-集流体一体化电极,其在干燥过程中,造孔剂受热分解,以气体形式挥发,使得电极结构呈蓬松态,出现大量孔洞结构。由此方法制备的具有蓬松多孔结构的高担量电极,可以有效促进钠离子在电极中的扩散传质,尤其是强化高倍率下钠离子在电极中的扩散。通过电池性能测试,由本发明采用造孔剂制备高担量活性物质电极组装的钠离子电池性能获得大幅度提升,尤其在高倍率下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984180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711213837.4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氟磷酸钒钠与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正极材料的组成为Na3V2(PO4)2F3碳复合物,Na3V2(PO4)2F3碳复合物是使用低温绿色的溶剂热一步制备出来的,在溶剂热合成Na3V2(PO4)2F3的过程中加入碳源,通过碳源的原位碳化,在Na3V2(PO4)2F3表面形成碳层,得到Na3V2(PO4)2F3碳复合物。与一般的溶剂热法相比,通过引入碳源,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在Na3V2(PO4)2F3表面形成碳层,有效地提高了Na3V2(PO4)2F3的导电性,并使得颗粒减小,从而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所制备的Na3V2(PO4)2F3碳复合物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表现出接近理论比容量的放电比容量和优异的倍率性能,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快速充放电的设备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06709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911287579.3
申请日:2019-1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50/403 , H01M50/411 , H01M50/417 , H01M10/056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多孔弹性隔膜及其制备和应用,相比于目前使用的凝胶电解质弹性隔膜,该三维多孔固体隔膜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和更高的弹性,在反复的伸缩之后不会出现破损,阻止了内部短路的发生;相比凝胶态电解液,膜内填充的液态电解液具有更高的离子传导率,组装的电池倍率性能更加优异;同时,该方法制备过程简单,能耗低,适合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106312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811250700.0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4/139 , H01M4/36 ,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用相转化制备的高担量自支撑厚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工艺制得的电极有如下优点:1)无需集流体、粘结剂和额外的导电碳,极大地提升了电极的整体能量密度;2)该电极厚度为300~3000μm,担量在8~55mg cm‑2,这种厚电极能提升整个储能设备中活性材料占比,提高整个储能设备的能量密度;3)相比薄电极,在达到相同能量储存容量下,高担量厚电极的制备步骤更少,生产成本更低;4)该电极具有连通两个电极表面的微米级指状孔和分散于整个电极的百纳米级孔,这些孔保证该电极即使在一个高的担量下也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该方法将推进高担量自支撑厚电极的工业化应用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134089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611088186.6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担量活性物质电极的方法,该方法在电极浆料制备过程中加入造孔剂,电极浆料经涂覆设备刮涂在铝箔集流体上,形成电极‑集流体一体化电极,其在干燥过程中,造孔剂受热分解,以气体形式挥发,使得电极结构呈蓬松态,出现大量孔洞结构。由此方法制备的具有蓬松多孔结构的高担量电极,可以有效促进钠离子在电极中的扩散传质,尤其是强化高倍率下钠离子在电极中的扩散。通过电池性能测试,由本发明采用造孔剂制备高担量活性物质电极组装的钠离子电池性能获得大幅度提升,尤其在高倍率下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8134081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611088160.1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4/58 , H01M10/054 , C01B25/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金属掺杂的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稀土金属掺杂正极材料的组成为Na3V2‑xMx(PO4)2F3;所制备的Na3V2‑xMx(PO4)2F3材料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表现出高的放电比容量、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55565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711090291.8
申请日:2017-1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渡金属掺杂的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制备及其在钠离子电池领域中的应用,所述正极材料的组成为Na3V2-xMx(PO4)2F3/C,0.001≤x≤0.5,M为过渡金属。本发明的Na3V2-xMx(PO4)2F3/C与没有掺杂的Na3V2(PO4)2F3/C相比,带隙更小,电子更容易从价带激发到导带,并且掺杂会形成局部缺陷,使电导率得到提升;同时,掺杂的过渡金属离子在Na3V2(PO4)2F3中起支柱的作用,较大离子半径的过渡元素掺杂后,Na+的扩散通道变大,Na在晶体中的脱嵌速度变大,提高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使材料在长期的充放电过程中不出现结构扭曲、变形、坍塌,提高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所制备的Na3V2-xMx(PO4)2F3/C材料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表现出接近理论比容量的放电比容量、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13408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11088209.3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4/58 , H01M10/054 , C01B25/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C01B25/4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钒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钒源并结合传统湿相球磨法制备的磷酸钒钠相纯度高,由其组装的钠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实际比容量。这种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放大和批量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134082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11088179.6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4/58 , H01M10/0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用磷酸钒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利用价廉的原材料合成具有层状形貌、结晶度高的中间相为模板,控制终产物纳米尺度层状形貌磷酸钒钠的形成。这种制备方法原材料成本低廉,制备过程简单易行,由中间相作为模板剂合成的磷酸钒钠呈纳米片状堆积的花状结构,用作正极应用于钠离子电池中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循环稳定性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8134081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11088160.1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4/58 , H01M10/054 , C01B25/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金属掺杂的钠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稀土金属掺杂正极材料的组成为Na3V2-xMx(PO4)2F3;所制备的Na3V2-xMx(PO4)2F3材料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表现出高的放电比容量、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