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TO玻璃基底的细胞培养芯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148324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710045997.2

    申请日:2007-0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ITO玻璃基底的细胞培养芯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以ITO玻璃为基质材料;在ITO玻璃未溅射ITO薄膜的一侧甩涂AZ4620光刻胶,曝光、显影;将PDMS单体、固化剂混合,浇注在ITO薄膜一侧,加热固化;将ITO玻璃置于腐蚀液中,刻蚀;剥离ITO薄膜上的PDMS;制备PDMS薄膜;PDMS薄膜和已刻蚀微管道的ITO玻璃在氧等离子体作用下键合得到细胞培养芯片;再在ITO玻璃未键合PDMS薄膜的一侧连入外部温度控制系统。该芯片克服PDMS芯片的疏水性问题和玻璃材质芯片的加工工艺复杂问题,并且便于直接控制芯片温度,可应用于细胞迁移、细胞分化、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研究。

    一种高通量器官芯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91629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210357675.6

    申请日:2022-04-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通量器官芯片及其应用。芯片包括:多个培养模块;单个培养模块包括:第一培养层、第二培养层、多孔隔膜层和电极层;第一培养层为开放式培养层;第二培养层为封闭式培养层;第一培养层设置有细胞培养孔和至少两个流体孔;细胞培养孔和流体孔相邻设置;第二培养层设置有细胞培养流道;细胞培养流道与流体孔相连通;多孔隔膜层设置于细胞培养流道和细胞培养孔之间;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培养层远离所述第一培养层的一侧。本申请的器官芯片便于实施自动化操作;也可通过将可插入式电极棒浸入细胞培养孔,然后和电极层分别与电化学工作站相连,进而能够进行屏障结构跨膜电阻测量,为生理病理模型研究和药物评价提供有效的实验数据。

    一种柔性微阵列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0074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818598.0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柔性微阵列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柔性微阵列电极包括金属导电层、包覆于金属导电层外部的第一柔性封装层和第二柔性封装层;还包括设于金属导电层的多个电极位点,各所述电极点位的一面暴露于所述第二柔性封装层外,用于接收或者传输电生理信号。其中,所述金属导电层的输出端口外接信号输入或者输出设备。本发明的柔性传感器有利于和皮肤、柔软的细胞或组织或(类)器官形成三维随形的紧密电学耦合,具有一定的伸缩能力,是一种无创、非植入性的柔性微阵列电极,能够提高微阵列电极的电生理检测灵敏度,实现在体或者离体测量。

    一种检测芯片及检测方法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76889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110089765.7

    申请日:2021-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芯片及检测方法,该检测芯片包括气道层、弹性膜层、流体层及底层。本发明的检测芯片集成了样品前处理和PCR核酸扩增功能,可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等的检测,其中,芯片借助外部气压控制芯片中的微阀开合,活塞驱动微流道中的液体流动,外设加热设备可实现与芯片相连的PCR管的加热。该芯片能够实现病原微生物检测所需的所有功能,包括:细胞裂解、裂解溶液和PCRmix混合、混合液平均分配到与芯片相连的多个PCR管中、PCR扩增、荧光检测器实时记录PCR过程。一体化、自动化的操作流程使用方便、避免操作人员感染、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可望加速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在医院得到广泛使用。

    高压液体浸入式数字PCR方法、数字PCR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1969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1030850.5

    申请日:2019-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液体浸入式数字PCR方法、数字PCR芯片及其制备方法,该数字PCR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经过进样处理的数字PCR芯片浸入高压反应室的液体中;S2.排空高压反应室内的空气,对排空空气后的高压反应室增压;S3.将增压后的高压反应室放到PCR仪上进行PCR反应;S4.对PCR反应后的高压反应室冷却;S5.将冷却后的高压反应室降压;S6.将高压反应室中的数字PCR芯片取出,对数字PCR芯片进行荧光信号分析。本发明芯片进样不依赖泵、阀等复杂设备,也不需要使用高粘度热聚合分离油,进样完成后芯片不需要密封,操作简单;芯片厚度小,导热快,反应迅速;芯片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

    一种高通量器官芯片及其应用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9162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357675.6

    申请日:2022-04-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通量器官芯片及其应用。芯片包括:多个培养模块;单个培养模块包括:第一培养层、第二培养层、多孔隔膜层和电极层;第一培养层为开放式培养层;第二培养层为封闭式培养层;第一培养层设置有细胞培养孔和至少两个流体孔;细胞培养孔和流体孔相邻设置;第二培养层设置有细胞培养流道;细胞培养流道与流体孔相连通;多孔隔膜层设置于细胞培养流道和细胞培养孔之间;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培养层远离所述第一培养层的一侧。本申请的器官芯片便于实施自动化操作;也可通过将可插入式电极棒浸入细胞培养孔,然后和电极层分别与电化学工作站相连,进而能够进行屏障结构跨膜电阻测量,为生理病理模型研究和药物评价提供有效的实验数据。

    一种数字PCR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73969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027439.1

    申请日:2018-0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PCR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方法。该数字PCR芯片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玻璃支撑层、密封层、反应层、空腔层以及防水层,其中,所述反应层与密封层通过键合在反应层与密封层之间形成主流道和通过主流道间隔开的多个独立的PCR反应腔室,所述空腔层与反应层通过键合在空腔层与反应层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反应层、空腔层以及防水层还具有依次贯穿的进样口和出样口,所述空腔层和防水层具有依次贯穿的空腔层入口和空腔层出口;其中,所述密封层、反应层和空腔层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制成,所述防水层由聚对二甲苯制成。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的、速度快的、通量高的、自动化程度高的、造价低廉的数字PCR芯片。

    一种微流体浓度梯度细胞培养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165161A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200710044320.7

    申请日:2007-07-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体浓度梯度细胞培养芯片,包括二个进样口、三层蜿蜒管道及形成五条线性浓度梯度分布的树状结构、五个细胞培养通道和一个出样口;所述的形成浓度梯度的树状结构直接与细胞培养通道相连接,细胞培养通道中存在“坝状凹槽”结构,二个进样口对称位于水平连接管道的上方。本发明的微流体浓度梯度细胞培养芯片的制备采用软刻蚀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以SU-8 2000光刻胶制备模具,聚二甲基硅氧烷注塑成型;(2)经氧等离子体处理后与玻璃基片键合制作完成微流体浓度梯度细胞培养芯片。本发明的细胞培养芯片可用于细胞药物筛选和细胞毒理实验。

    一种可拔插、通量化的多器官互连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1600438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43414.1

    申请日:2023-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拔插、通量化的多器官互连芯片,包括盖板、多种器官培养小室、多器官互连芯片基体以及贴合于多器官互连芯片基体底部的高透光性封底膜;所述的多器官互连芯片基体上设置有若干小室插入孔,培养液灌流的进出口和连通各器官的微管道,以及两连或者四连或者六连的腔室;所述的小室插入孔内安装有多种器官培养小室,可以嵌入多器官互连芯片基体中;所述的盖板安装在多器官互连芯片基体上部内用于防止污染。本发明可以实现多器官互连,灌流培养,具有制作简单,易批量化生产,兼容性强,可兼容多种器官培养,可进行显微观察,与多种商用检测设备兼容,兼容自动化装置,按照一定程序进行小室拔插,满足现代药物研发工业自动化操作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