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7449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377725.4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1B32/324 , C01B32/348 , C02F1/1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碱活化多孔碳化木屑堆积床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太阳能淡化海水方面的应用,收集木屑,经过筛选,称取一定质量的木屑,将其放入模具中冷压成型得到多孔木屑堆积床;然后将多孔木屑堆积床放入石英管式炉中进行真空烧结,将烧结后的木屑堆积床放置于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中浸泡5~15min,洗涤、干燥后,再置于管式炉中进行真空碳化,即得。本发明利用加工木材产生的木屑废弃物,并基于木屑制备光热转换材料,具有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可规模化生产等优点,并且通过碱活化处理之后,多孔木屑堆积床有极强的亲水能力,可以快速输运水分到蒸发表面,保证高效的太阳能海水淡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59962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38947.9
申请日:2018-05-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吸收太阳能的温差发电装置,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组件包括上绝缘导热板Ⅰ、半导体热电器件、下绝缘导热板Ⅱ,三者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碳纳米颗粒薄膜附着在上绝缘导热板Ⅰ的上表面,冷却系统附着在下绝缘导热板Ⅱ的下表面,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组件的周围设有绝热层。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当太阳作为热源射到碳纳米颗粒薄膜上时,由于其粗糙微表面和不同粒径的碳纳米颗粒,太阳光几乎全部被碳纳米颗粒薄膜吸收,散热器在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组件的下表面快速散失热量形成冷端。基于塞贝克效应的半导体温差发电片在其冷、热两端形成温度差后,就会产生温差电动势,稳定输出电能,而且投入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且产电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2551625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380230.7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2F1/1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基太阳能海水淡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是:将木材沿着生长方向横向切割;然后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15‑25min,再放入稀硫酸溶液中浸泡10‑30min;取出后再将木材样品浸泡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时间为30‑60min,然后置于60‑80℃条件下加热1‑2h;加热结束后取出木材样品,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干燥,即可得到一种表面沉积有黑色二氧化锰的木基太阳能海水淡化材料。本发明以沿生长方向横向切割的木材为原材料,具有重量轻、亲水性好、成本低等优点;同时,还具有天然的水运输送通道,光热转换效率高,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实现高效海水淡化,可以直接应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及市场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284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270565.1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中高温纳米复合金属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将粒径为50nm纳米铜粉和粒径为74μm普通锡粉放入超声分散机中分散50~70min;再放入球磨机中混合均匀得到铜锡混合颗粒;纳米铜粉与普通锡粉之间的质量比为1:(1~9);采用冷压法以100~500MPa的压强将铜锡混合颗粒压制成型,得铜锡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初品;将铜锡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初品放入管式炉中烧结,烧结温度为250~300℃,保温30~40min,再自然冷却到室温,最终得到中高温铜锡复合相变蓄热材料。该方法能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所制备的材料可具有高蓄热密度、高热导率、优异防漏性以及优异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18572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10025530.7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路热管用梯度孔径多孔铜吸液芯及其制备方法,步骤是:取适量氯化钠颗粒或无水碳酸钠颗粒,研磨后过筛,得到粒径为50‑150μm的造孔剂,干燥备用;分别将粒径为1‑10μm的电解铜粉与造孔剂按体积比2:8‑4:6混合,以无水乙醇为球磨介质,一起放入行星式球磨机中进行球磨混合,得到铜粉与不同粒径造孔剂的混合物C1‑C4;将一定质量的混合物C1‑C4按造孔剂粒径从小到大、从下至上依次铺放在不锈钢模具中,冷压成型,得到压片;再放入管式炉中进行真空烧结,最后洗净内部造孔剂,得到梯度孔径多孔铜吸液芯。本发明所制备的多孔铜吸液芯强度较高,密度小,孔道分布均匀,毛细抽吸力大,导热系数较低,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并具有良好的换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28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70565.1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中高温纳米复合金属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将粒径为50nm纳米铜粉和粒径为74μm普通锡粉放入超声分散机中分散50~70min;再放入球磨机中混合均匀得到铜锡混合颗粒;纳米铜粉与普通锡粉之间的质量比为1:(1~9);采用冷压法以100~500MPa的压强将铜锡混合颗粒压制成型,得铜锡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初品;将铜锡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初品放入管式炉中烧结,烧结温度为250~300℃,保温30~40min,再自然冷却到室温,最终得到中高温铜锡复合相变蓄热材料。该方法能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所制备的材料可具有高蓄热密度、高热导率、优异防漏性以及优异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189346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10025538.3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路热管用多孔铜‑木质纤维/聚苯乙烯双层复合毛细芯及其制备方法,取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研磨后过筛,得到粒径为50‑75μm的造孔剂,干燥备用;将聚苯乙烯、木质纤维与造孔剂混合压片,通过烧结、洗涤得到多孔木质纤维/聚苯乙烯复合材料毛细芯;将电解铜粉与造孔剂混合压片,通过烧结、洗涤得到多孔铜‑木质纤维/聚苯乙烯双层复合毛细芯;再将两者叠加复合,其中多孔铜芯靠近环路热管蒸发端,多孔复合材料毛细芯靠近环路热管补偿室。本发明将双层复合毛细芯应用于环路热管中,既可以强化内部的传热传质,又可以在径向上形成递变热阻,进而减小背向漏热,有效降低环路热管运行温度,稳定相变界面,从而提高环路热管的运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185725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025530.7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路热管用梯度孔径多孔铜吸液芯及其制备方法,步骤是:取适量氯化钠颗粒或无水碳酸钠颗粒,研磨后过筛,得到粒径为50-150μm的造孔剂,干燥备用;分别将粒径为1-10μm的电解铜粉与造孔剂按体积比2:8-4:6混合,以无水乙醇为球磨介质,一起放入行星式球磨机中进行球磨混合,得到铜粉与不同粒径造孔剂的混合物C1-C4;将一定质量的混合物C1-C4按造孔剂粒径从小到大、从下至上依次铺放在不锈钢模具中,冷压成型,得到压片;再放入管式炉中进行真空烧结,最后洗净内部造孔剂,得到梯度孔径多孔铜吸液芯。本发明所制备的多孔铜吸液芯强度较高,密度小,孔道分布均匀,毛细抽吸力大,导热系数较低,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并具有良好的换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599622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0438947.9
申请日:2018-05-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太阳能的温差发电装置,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组件包括上绝缘导热板Ⅰ、半导体热电器件、下绝缘导热板Ⅱ,三者由上至下依次布置,碳纳米颗粒薄膜附着在上绝缘导热板Ⅰ的上表面,冷却系统附着在下绝缘导热板Ⅱ的下表面,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组件的周围设有绝热层。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当太阳作为热源射到碳纳米颗粒薄膜上时,由于其粗糙微表面和不同粒径的碳纳米颗粒,太阳光几乎全部被碳纳米颗粒薄膜吸收,散热器在半导体温差发电片组件的下表面快速散失热量形成冷端。基于塞贝克效应的半导体温差发电片在其冷、热两端形成温度差后,就会产生温差电动势,稳定输出电能,而且投入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且产电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483092B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811514864.X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23K35/40
Abstract: 一种基于铜纳米颗粒的高导热导电高连接性能焊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室温下,将铜纳米颗粒与冰醋酸混合后放入超声分散机中,铜纳米颗粒与冰醋酸的质量体积比为375~625g/L,超声分散后离心分离出铜纳米颗粒;无水乙醇清洗,铜纳米颗粒与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500~800g/L,重复清洗6~8次后放入离心机中分离出铜纳米颗粒;干燥后压制成型得到铜纳米颗粒的焊接材料;焊接材料放入管式炉中进行烧结25~35min,烧结温度为30~200℃,管式炉炉内的温升速率8~12℃/min。本发明可提高铜纳米颗粒焊接材料的导热系数、导电性能和连接性能,可低温烧结,在铜颗粒表面形成醋酸铜包覆层,抗氧化性能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