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3260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66073.8

    申请日:2023-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废弃矿山地热再利用领域,其包括矿山热井相连接的储水巷,其内具有一分隔板且其通过该分隔板将其分割为上下两个独立的腔室,在位于其下腔室中布设有一定位环,且在该定位环中布设有一用于对下腔室加热的定位环。本发明的废弃矿山地热利用装置及使用方法,通过布设的热能转换构件,当加热加热管时,使得加热管及位于下腔室中的地热气体膨胀以使得下腔室中的压强大于上腔室中的压强,使得下腔室的气体顶升滑块,以使得滑杆上升推动顶柱内的液压油上升以推动齿板上升且带动齿轮旋转,以带动发电机进行单次的发电。

    一种双源震动波一体化融合的CT反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0041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26418.8

    申请日:2023-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源震动波一体化融合的CT反演方法,采用主动源与被动源相互融合的方式,通过布设少量的人工震源获取该主动源数据,然后再获取微震监测系统监测采集的被动源数据,两者融合进行联合反演,从而得出反演结果;由于结合被动源的数据,因此反演时仅需布设少量的人工震源,故其反演时所需停工的范围较小;同时由于主动震源的加入,所需被动源数据大大减少,在保障反演精度的前提下,同时能缩短被动源CT的反演周期,从而无需每次等待较长的时间进行反演。故本发明在保证反演精度的前提下,既能减少人工震源的布设数量及其反演时需要停工的范围,而且能大大缩短被动源每次反演时所需的反演周期,便于对危险区域进行长期监测。

    一种基于微震时空分布的离散裂隙网络表征及风险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97517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0726500.8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震时空分布的离散裂隙网络表征及风险预测方法,步骤1)将微震数据库按照时间窗W等间距划分得到Wk;步骤2)选择各时间窗微震数据库Wk中任意三个微震事件构成潜在裂隙面;步骤3)绘制立体图并进行网格划分;步骤4)计算网格区域的概率密度Sg(q);步骤5)找到其最大值max{Sg(q)}对应优势裂隙面的倾向方位角与倾角;步骤6)绘制潜在裂隙面概率密度云图;步骤7)以每个时间窗的结束时刻、倾向方位角以及倾向方位角对应的最大概率密度值绘制时序云图;步骤8)在裂隙面时序云图上绘制优势裂隙面的倾角和倾向方位角的时序散点图。研究采动岩体裂隙网络的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基于微震监测信号确定冲击地点围岩运动参数极值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6853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87791.7

    申请日:2022-05-27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震监测信号确定冲击地点围岩运动参数极值的方法,首先人工标记P波初至到时,计算震源位置和发震时刻;进而标记所有有效通道S波波形,计算震源拐角频率,确定震源时间函数及震源破裂半径;对震源至测站距离大于5倍震源破裂半径的远场测站,标记P波初至之后的首个位移峰值,形成P波首波位移峰值序列;利用震源时间函数、P波首波位移峰值序列、矩张量之间物理关系式中的远场P波线性部分,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反演求解矩张量;给定冲击地压显现地点坐标,依据确定的物理关系式正演计算出冲击地点围岩运动参数极值,根据该参数极值进而确定矿震对巷道围岩的力学影响,为研究矿震致灾效应和指导巷道支护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一种用于数值模拟的等效载荷施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1126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83721.8

    申请日:2022-12-27

    Abstract: 一种用于数值模拟的等效载荷施加方法,通过对建立的数值模型进行模型网格划分,并获得模型顶部网格的数量及各网格尺寸,提取模型顶部各网格中心点的坐标;然后采集位于模型顶部上方的相应地表的高程数据并将其进行网格数据化,得到地表网格,通过设置地表网格的几何参数,实现地表网格与模型顶部网格节点的一一对应,得到模型顶部各网格与其上方地表之间的地层厚度,并通过公式计算出模型顶部各网格上覆岩层产生的自重应力,最后将求解的自重应力等效施加至模型顶部各相应的网格上。本发明实现了对模型顶部的精细化非均匀的等效载荷施加,充分体现了起伏地表对于模型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强。

    一种震动波CT反演震源数据的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790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78132.6

    申请日:2022-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震动波CT反演震源数据的筛选方法,先微震监测系统计算出主动源及被动源各自定位坐标,然后分别根据不同标准确定主动源及被动源各自定位坐标的定位误差,接着确定定位误差的等级分类标准,对各个主动源及被动源定位误差进行分类,完成初次震源数据筛选过程;将初级筛选后的震源数据根据各自所处位置的冲击危险性等级,分别被赋予不同的权重值,最后将震源数据及其对应的等级分类、台网信息及到时信息和各个震源数据的权重值均输入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设定相应参数运行模型,完成二次震源数据筛选过程,最终获得参与反演的最优震源组合数据,从而降低数据对结果的干扰,提升数据的利用率及结果准确性,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